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20世纪初有声电影的出现,是对19世纪技术发明的综合利用,包括机械录音设备、有效的胶片传输装置、电灯、电动马达、电子管等。所有这些技术发明经过改进,被整合到有声电影的技术中,再经由商业化的过程成为有声电影最终的技术实现。因此,一直以来,电影史上对于电影无声和有声的界定总是理所当然地与声音的这些技术发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却忽略了声音作为与视觉同样的一种美学的追求,其实从未在电影的成长中缺席。 无声的影院从未存在过,电影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从来都是有声音的。电影的前身幻灯片、西洋镜等都是多媒体的表演形式,声音被用来补充和强化画面。并且,早在电影诞生之初,“在爱迪生的‘实验室’中,迪克逊①在发明‘电影视镜’的同时,就具有了声画同步的意识,他设计出了‘留声视镜’。”②因此,可以说声画同步的观念几乎与电影艺术同时诞生,同电影艺术的历史一样长,只是由于受到当时声音技术的限制而未得以实现。在整个默片时期,各种各样为电影配上声音的努力和尝试从未停止过,并且在技术的发展和美学上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了有声电影的雏形。另一方面,电影不仅从来就是有声的,应该说,这种有声的根源来自于一直以来这种媒介内在的对声音的需求。也就是说,默片时代的电影语言演进得并不完美,声音的出现是这种电影语言遭遇发展的瓶颈时所转向的必然。在默片时期电影家们的各种努力之中,我们完全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对于声音进入电影的强烈需求。电影先驱们在没有声音的时代对电影的表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恰恰相反,他们为了弥补声音的缺失,不得不带着破釜沉舟的精神运用了大量的表现手段。例如利用叠化,在耳朵的特写镜头上叠化一个妇女在走廊走过的镜头,或者在小伙子唱歌的镜头上叠化出歌曲的乐谱,以此来弥补没有声音的叙事。以及使用大量的特写镜头强调,如爱森斯坦在《十月》中强调了哥萨克人跳舞场面中的皮靴特写镜头,以及《拿破仑》中反复强调的大钟不同节奏摆动的特写,还有一些插入的快速蒙太奇等,都是在没有声音的情况下企图依靠视觉强调来激发声音形象的努力。这一切的努力无遗揭示了无声电影时期电影语言手段的不完美,并将声音进入电影的内在需求显露无疑。就像电影先驱们在有声电影的《宣言》中所承认的:“这一新技巧的发现,在电影史上不是一个巧合,而是无数的电影先驱者们在遇到一系列无望的难题之后找到的出路。”③ 有声电影的出现承载了电影语言的拓展、电影创作风格及美学叙事形式的演进等诸多使命。并且,对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渡时期电影声音艺术发展脉络的梳理,为我们重新审视一直以来由于晚进而被赋予一种“他者”形象的电影声音,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和眼光。 一、默片声音 早期的电影院,不仅仅放映电影,还有舞台表演、序曲演奏、幕间休息演奏等节目,在放映影片的时候,还有专人在银幕后面同步朗诵银幕上的台词,更为普遍的是一些解说员,站在银幕边上,对银幕上的事件加以评论和解释。1910年至1920年期间,影院里的现场伴奏的质量高低更是成为影院质量高低的直接体现,高质量的影院有规模更大的乐团和音色更为出众的管风琴。观众逐渐期待现场的演奏能与影像同步,制片厂为此还会专门制作和发行一些音乐曲谱配合它们所生产的重要影片,用新型的乐器组合和“自动的交响乐团”为剧院提供一套新的声音效果。尽管这些声音的表现形式最初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掩盖放映机及剧院现场的噪声,但是随着表演人员的专业化,解说(演说)和伴奏音乐成为了无声电影的声音表现形式。 另一方面,除了现场的声音表演(演奏),企图将声音搬上银幕的影院发声系统其实早在20世纪初就被安装在了欧美的上百家影院里。其中较具竞争力的如克罗诺风(Chronophone),由里昂.高蒙(Léon Gaumont)发明,1902年首次在法国摄影协会放映,这个系统是用一些电线将一台放映机与两台留声机联锁起来,一个转轮可以调整留声机与活动画面的同步状态。还有塞因风(Cinephone),约出现于1909年左右,是一种依靠将电影画面与还音的唱片速度同步来演绎的电影形式,以及众所周知的维他风等,这些各种各样的发声系统,早在默片初期就同时存在,只是由于当时技术的不成熟以及商业、经济等其他方面的因素,例如系统太昂贵、太笨重或是同步不能持久等等,而没有正式进入到当时电影表现的舞台中来。“30年代,影院才成为名副其实的放映电影的地方。声音标志着影院作为一个多媒体和现场表演场所的结束,让位于仅仅作为一种媒介的电影本身”。④ (一)19世纪末的声音艺术 如果将对电影声音的研究追溯到它在电影起源之前的前身,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两种重要的19世纪末的表演形式,应该说,当时的很多表演形式,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但是首先都是以娱乐形式的面貌出现在大众的面前。早期的电影,也同样是作为像戏剧、演唱、舞蹈、杂耍等同样的娱乐形式主要地出现在影院和巡回演出等表演场所中,因而在早期自身形式的发展上受到了很多来自这些表演形式的影响,其中对电影声音影响最为重要的两种形式就是当时的舞台音乐和演说。 19世纪晚期的舞台音乐主要包括戏剧、音乐剧还有一些滑稽歌舞杂剧等当中的音乐,最早的舞台音乐除了包括各类剧中所需要的音乐之外,还包括每场演出的序曲、退场的曲目、幕间休息插播的曲目等,当时音乐节目种类的繁多主要是出于经济方面的因素的考虑。但是,在最初的剧场音乐中,音乐并非是与剧情等内容切合的,而往往只是选择当时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曲目。随着舞台音乐的形式逐渐发展成熟,剧场的音乐家们开始逐渐按照剧中的内容、情绪等选择音乐,例如,他们会选择小调的曲目来表现具有高度悬疑气氛的时刻,弦乐也经常被用来表现紧张的时刻。同时,这些音乐也演变为既有专为这个剧目所写作的音乐,也有从一些已出版的曲目合集中所选取的音乐。此外,19世纪末的舞台声音中,已经不再仅是音乐,而是同时也出现了伴随表演的音效,虽然当时的音效主要仍是由钢琴和低音鼓这样的乐器来模拟的(也有由后台专人来现场演出的),并且人们也并未在观念上对这两类演出中的声音进行区分,但是,当时的创作者们寄希望于音效的出现来增强一种现实的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