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机制全面向市场转轨,90%的影片都来自民间投资的今天,我们又一次来讨论电影的属性问题,也许是具有讽刺意味的。80年代到90年代,我们由被动到主动、从引进到模仿地拍了那么多商业片,“观赏性”、“经济效益”越来越频繁地成为从领导讲话到导演阐述中的常用词,一个个艺术片的探索者被评论划归了好莱坞,一拨拨文化人在投资和发行的讨价还价中练成了生意人,我们甚至还有过一位主张娱乐片主体论的最高电影首长……难道,还需要再从头论证电影是一种商品吗? 十二年前,我为《电影艺术》写过一篇《关于电影商品性的再认识》,对中国电影刚刚步入市场的处境作了一番描述,说“再认识”,是就我们跟整个电影世界的认识相比而言。针对长期以来避讳经济规律所潜在的危机,我写道,“如果体制改革再进一步向前发展、制片的盈亏直接影响到创作者的饭碗,我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时光荏苒,鼓吹不曾有一天停止,低谷却始终没能走出。一个数十亿元经营规模的文化工业体系,一个十二亿大众精神消费中举足轻重的传播媒体,一个泱泱古国民族艺术的当代象征,捉襟见肘到这副样子,自有超越电影本身的某些原因,而从圈内同仁到报刊传媒种种关心电影的议论,常使人想起当下上海滩最时髦的一句话:“掏浆糊”,此词极多义,糊涂、装傻、瞎对付、把水搅混、莫衷一是、顾左右而言它……皆可包容。但话是这么说,有浆糊可掏总比清水一潭有趣。应编者之邀请,本着“少谈些主义,多研究点问题”精神,以如下片断描述,权作参考。 电影作为商品的窘迫 时至今日,一部影片究竟是靠什么投入制作,又是怎样进入流通领域,从市场上把成本收回的?这些关于生存的基本事实,是研究电影不可绕开的前提。 先说投资。近三五年来,每年150部的故事片, 由制片厂自有资金或加上政府资助投入拍摄的仅仅十几部,再刨去40部左右港台合拍片,其余90至100部的制片成本都来自各种各样的民间投资。 如果细算资金的额度,则社会投资所占的比例还要来得更大(几部成本上七位数的影片全部出自民营公司之手)。在当前的经济体制下,资本的性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着对产品的制约,也许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至少有一点是清楚的:这些钱不会白白送上门来。以1995年为例,借用时下音乐界约定俗成的分类,145部影片中,严肃类作品为36部,占24%; 通俗类作品109部,占76%,正好1:3。而被我归之为严肃类的作品里,凡属民间投资的,也都具有明确的商业目标。在资金注入渠道多元化的背景下,由于市场定位和投资策略的不同,又促成了制片规模的多层次,一批高成本大制作不仅实现了创作人员的优化组合,而且打破多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从前期宣传到发行炒卖,做出许多带有鲜明商品特性的新闻。 投资格局的转型,作为电影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先声,本来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征兆。寻求投资回报率、面向大面积观众的作品成为主体,意味着这一传统媒介在文化消费市场中的重新定位,无论一二百万还是两三千万都要给老板赚回来的压力,促成了电影人从选题策划到拍摄制作前所未有的敬业精神。不幸的是,我们频频送出的秋波,老百姓居然还是不买帐,当中肯定出了什么岔子。 这就说到了发行。电影行业机制改革从发行开刀,无疑是抓到了牛鼻子的,但冷静一看,改了三年,实质性的变革只有两件局部意义的事情:一是取消了国产片发行的中影公司独家专卖,二是(由十部大片引进开始)初步实验了票房分帐发行方法。而作为流通主渠道,基本还是计划经济的省级地方垄断发行体系岿然不动,绝大多数影片由制片厂捆在一起卖给省市公司,真正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建立适销对路、自由竞争的产供销关系还遥遥无期。这个现状,使本来可能获得巨大票房收益的影片由于中间环节的流通阻隔而大大打了折扣,而那些观众根本不需要的作品却因为得不到市场的真实惩罚还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传媒曾经兴奋地议论过去年有几部国产片走俏影院的好消息,应该说带有相当成分的盲目乐观,所谓“三红一阳”(《红樱桃》、《红粉》、《红尘》、《阳光灿烂的日子》)的热门,首先仅限于京沪穗等几个大城市,同时又是几家民营公司独担风险地突破现行发行运作,采取全额承担宣传费用、票房分成加让利等国营厂家望尘莫及的行销方式的结果。据我所知,尽管这几部影片分别得到了国产片前所未及的回收,但由于发行规模的局限和宣传投入的超常,收支相抵也只是刚刚持平或仍有较大的亏空。同时,因为没有跟得上来的片子,城市影院和观众好不容易吊起来的一点胃口很快被噎了回去,“报春的燕子”行色匆匆,萧瑟秋风依旧。 人们又把这种窘境归咎于好莱坞大片的涌入。其实当初没有它们时国片的情形就跟现在差不多,而上述那些片子的红火又恰恰发生在引进之后;10部大片只是证明了中国电影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能,以人家的10部和我们的150部之比,假如国片的推出都像那样炒作, 至少不应该是现在这般寒酸。当然,制片的赖发行,发行又会把皮球踢回来——不好意思,你们的大作能跟人家相提并论吗? 这就是中国电影的怪圈:制片由于发行不畅而没有底气扩大生产,发行又因为片源不济而没有热情开拓市场,商品是商品了,未出娘胎就素质赢弱,进入流通更举步维艰。面对这个怪圈,单方面给制片输血或以行政指令控制发行行为的做法只会延续它的存在,急功近利地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将被历史证明是徒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