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学者研判中国电影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走势,通常使用两个参照系,一是中国电影业的历史,即通过纵向比较进行定位;二是国外电影业,例如美国和韩国的电影业,这属于横向比较的策略。这是两个有效的参照系,通过比较可以较为清楚地揭示中国电影业所处的位置、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然而仅仅有这两个参照,中国电影业存在的问题还不能得到充分揭示,甚至有时候还会模糊一些问题。例如,总产量、银幕数、票房总额三个要素进行纵向地历史地比较,我们会得出中国电影欣欣向荣、一片大好的印象。同样的数据除以人口再进行横向比较,结论却又是相反的。再如,时常有人以美国平均五美元的票价批评国内的票价高,却忽略了双方观众总量、银幕总量以及电影收益方式(特别是版权收入)的差异。笔者认为,研究中国电影业的发展至少还存在另一种可资比较的参照系,那就是电影业的相邻行业,特别是国内的电视剧产业,对这两者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对电影业的发展提供新的解释和思路。 一、基于数据的基本分析 我们先来看两组基本数据。 1.生产量。据《2010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2009年中国内地共生产故事片456部,较上年增长了50部,生产动画片27部、纪录片19部、科教片52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生产电视电影110部。①而据国家广电总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2009年度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共计402部12910集,比2008年的502部14498集有了大幅度的缩减,这也是继连续多年的增长之后,回归理性的表现。从整片数量上看,二者不相上下,电影略高于电视剧。 2.上映量。2009年,全年成规模上映中外新片189部,其中国产新片140部。②笔者理解这一数据专指故事片,也就是说只有30.7%的新片得以与观众见面。电视剧未有精确统计,不过依据惯常的经验,应该有8000集得以面世,其中黄金档播出4000集左右,这一数据既来自业界的公布,也有国内二百余家电视频道的刚性需求支撑,也就是说2009年大约62%的电视剧有机会与观众见面,这个放映率显然要比电影好得多。 上述两组数据只能呈现该产业的繁荣程度,与该产业的成熟度无关。标志产业成熟的一看其经济效益,二看其社会效益。 3.盈利率。2009年全国城市电影票房是62.06亿元,其中国产片票房占其中的56.6%,即约35.13亿元,加上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27 .7亿元,去年国产片的票房总额达62.83亿元,③而“根据五六百万元的平均制作成本估计算,2009年电影制片行业总投资约为27亿元”,④看上去,票房大于投资,电影业总体是盈利的,其实不然,按照影院、院线、制片、发行四家分成的通常比例,制片方拿到手的也就是三四成票房,即20亿元左右,总体看中国电影业处于负盈利状态。更需要指出的是,这20亿元收入里只有那140部得以上映的影片有资格瓜分,接近70%的影片是颗粒无收的——除了一少部分运气好的影片可以由电影频道购买回收一点成本,当然很多影片本就是面子工程、政治工程,经济账是无需计算的。而即便在得以上映的140部影片中,也是赢者通吃,票房前20名的影片就攫取了25.935亿元,⑤即42%的票房。另一种统计方式是:2009年,17部即12%的市场主流大片瓜分了24.671亿元即39.7%的票房,72部,也即51.4%在主流院线发行的中小文艺商业片分得了6.2189亿元即10%的票房,34部即24.2%在区域市场发行的中小影片只得到了0.1705亿元即0.2%的票房,另有17部即12%的小成本主旋律影片得到了0.2641亿元即0.4%的票房。⑥进一步分析,即便按照制片方分得四成的高点计算,2009年,在票房排行前50位的影片中,制片方盈利的影片也只有9部,即《建国大业》(票房排名第1,下同)、《三枪拍案惊奇》(3)、《风声》(5)、《疯狂的赛车》(9)、《喜羊羊与灰太狼》(13)、《麦兜响当当》(15)、《倔强的萝卜》(26)、《午夜出租车》(46)、《完美新娘》(48),盈利率不足两成。⑦综上所述,中国电影业尽管整体呈现大发展的局面,但对制片企业来说,仍然是高风险的行业。 电视剧同样是个高风险的行业,一般来说只有进入电视台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才有盈利的可能,按照4000集计算,也就是三分之一的盈利率,这个数字还是高于电影业的。尤其是,电视剧的盈利面要比电影宽,据《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09》统计,2008年80个城市播出频道位于前十名的国产电视剧中提供投资数据的六部电视剧全都处于盈利状态,其中盈利最高的是排名第十的《雪在烧》,投资1200万元,仅电视发行权收入就达3000万元,投资回报率150%,最低的《士兵突击》,投资1200万元,电视发行权收入1440万元,投资回报率20%,其他如《李小龙传奇》、《闯关东》、《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蜗居》、《王贵与安娜》等我们熟知的电视剧也全部处于盈利状态。⑧与电影中的大片相比,电视剧由于单片投资总额小,大多在1000—5000万元之间,其盈利额也多在几百万到千万元,单位盈利额小,但风险也小。电影尤其是大片投资额度大,单片盈利额度大,但风险也高。这就是为什么,“华谊兄弟”这样的上市企业,2009年度在电影投资方面减少了2.03%,电视剧方面却增加了163.73%的投资,该公司2009年度电影及其衍生的收入下降了12.06%,电视剧方面的收入却增加了160.17%。⑨ 4.好评率。盈利率说明的是电影和电视剧两个行业的经济效益,但是作为文化产品,影视消费的独特性在于主要体现为满足观众精神需要而非实际功用,因此好评率是评价产业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尽管这一指标目前尚无专业的测评机构提供科学的测评模型,但是某些影迷网站的数据可以提供一定的参照,以2009年票房排名前20位的影片看,截止到2010年8月,目前国内较有影响的影迷网站电影时光网(MTIME),给出的平均分为6.185,仅仅过了及格线,属于“一般,不妨一看”的级别。其中得分最高的《风声》是8.0分,其次是《南京!南京!》和《疯狂的赛车》各7.4分,《窃听风云》7.3分,《十月围城》7.2分。倒数几名分别是《气喘吁吁》3.5分、《刺陵》3.6分、《三枪拍案惊奇》4.5分。⑩这些数据或许有些苛刻,但基本符合近些年来电影业中普遍存在的“叫座不叫好”的事实。 之所以会出现票房与口碑的矛盾,与电影先付费、一次性、短时间的观影方式有关,电影观众是先付费后入场,票房不能反映好评度。而电视剧的观看是一个在一定时间段内完成的过程,观众假如感觉一部电视剧不好,完全可以使用遥控器行使否决权,在一部戏的中间中止观看,从而在收视率上得到清晰的反映。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推断,凡是获得较高收视率的电视剧基本上都是观众满意度较高的作品,这就与盈利情况成正比了。在2009年的荧屏上,那些产生了全国影响的作品如《我的兄弟叫顺溜》、《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我是一棵小草》、《在那遥远的地方》、《蜗居》、《我的青春谁做主》、《解放》、《王贵与安娜》等同样也获得了较好的评价。因此仅就好评率这一点看,电视剧要胜过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