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题材作品一向是畅销书的常客和收视率的保障。推理剧与推理小说有着不同。推理小说“与哥特式小说、犯罪小说以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间谍小说、警察小说、悬疑小说同属惊险神秘小说的范畴。它主要是具有惊人推理、判断智力的人物,根据一系列的线索,解破犯罪(多是凶杀)的疑案。”①推理题材电视剧②的界定比较宽泛,它是对悬疑、侦破、谍战等内容进行整合,以案件或事件为线索,以推理为手段,以人和社会为主要的表现对象,揭示出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多面,并体现着通俗性、娱乐性、商业性特色。 美国和日本是制作推理剧的两个重要阵地,但它们具有不同的创作思路:美剧重视题材多元,日剧重视故事精巧,殊途同归地推动了推理剧的发展。美剧制作者更注重拓展推理剧的外延,立足题材的宽广度,强化现实性与纪实性。而日剧制作者则对推理剧的内涵更为关注,从细化结构到思索人性,故事性与思想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大陆推理剧的起步比较晚,它脱胎于20世纪50年代风靡全国的“反特片”,③在90年代美日推理剧的冲击下,稳步发展。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港产推理剧对其影响更大,从构思、制作到推广,它的实战经验直接激活了大陆推理剧的僵硬手脚。 一、亮点:结构更新·题材开拓·技术革命 追随着国外推理剧的发展节奏,中国推理剧也力求在高收视的美好理想和低质量的逼仄现实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大陆推理剧首先在叙事结构上进行调整。单元系列剧取代单本长剧,大陆推理剧就以短襟打扮换下了曳地长袍。单元剧串接的珠链结构营造出扣人心弦的观赏效果,避免了单本剧的冗长拖沓造成的欣赏倦怠。以单集或者多集为一单元,既保证了每个故事的相对独立性,又弥补了观众因偶然性因素中断某部分收视,从而失去故事的逻辑性和完整性的遗憾。推理剧继而又把单元与单本统筹到了一起,拟合出“戏中戏”的结构,即单元案件是独立的,但各个单元之间有着潜在的微妙关联,它们都只充当一个大案件的组成部件,而这个大案,是贯穿全剧的隐形线索。日剧中屡屡引发收视高潮的《绅士刑警》,单个故事精彩,整个系列流畅。而港剧《刑事侦缉档案》系列的成功,更是网罗住了大批不同年龄层的推理剧“粉丝”。大陆陆续制作的推理剧《狄仁杰断案传奇》、《非常案件》、《情有千千劫》、《少年包青天》、《神探狄仁杰》、《案发现场》等,收复了部分已被港剧垄断的推理剧收视市场。 新题材,是大陆推理剧的改革目标。港产推理剧《鉴证实录(Ⅰ)》率先把目光投向了法证、法医领域。但真正在这一新题材大展拳脚的还是美国CBS电视网于2000年推出的电视剧《CSI》(《犯罪现场》)。这部系列剧强化了法证、法医在推理中的现实价值,关涉病毒、血型、齿痕、咬痕、DNA鉴定、犯罪心理等。事实上,在柯南道尔的小说中,福尔摩斯对脚印、烟灰等细节的勘查和分析,以及华生医生的协助,已经呈现了法证与法医辅助推理的雏形,但是《CSI》对这一素材进行了全面探索和深入开发,使其立刻成为推理剧的新亮点。《CSI》的成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模仿潮”,日剧适时推出了推理题材的《法医物语》,而港剧也敏锐捕捉到这一新动向,又相继制作了时装剧《鉴证实录》、《法证先锋》,古装剧《洗怨录》系列,均获得了极好的收视率。大陆电视剧制作者推出的《案发现场》和《大宋提刑官》,同样是以法证和法医为推理叙事中心的现代剧和古代剧。因其故事更易被大陆观众接受,也更贴近大陆现实生活,所以这两套剧集具有较高的收视率。 开风气之先的美剧,聚合《CSI》的高人气,又把创作视野投向了其他领域,如《数字追凶》巧妙地结合了数学原理与案件调查;而《Discovery》中的侦破实录,则再现了真实案件的推理过程,以其逼真的现实性和高度的纪实性吸引了世界观众。大陆推理剧也一直在寻求题材上的创新。《国家机密(Ⅰ)》的出现,将“国家安全”元素引入推理剧的创作,是一次谍战与推理的有机结合,这是之前的港剧中所未曾出现的。随后《誓言无声》、《国家机密(Ⅱ)》和《密战》都是对这一题材地进一步扩展。这些作品引发了市场的热切关注和观众持续好评。需要注意的是,近年又有一些新元素加盟推理剧,如盗墓题材,电视剧《觐天宝匣》就是以推理的手段探寻宝藏的秘密。但此类题材还需经历市场的多番考验。 新科技,掀起大陆推理剧的“技术革命”。无论是美剧,还是港剧,无一例外地把新技术作为衡量推理手法科技含量的新指标。新科技对于推理剧的作用在于,它既提供新手段又制造新证据。新手段,如DNA分析技术,即可从唾液、血液、毛发、骨骼中提取样本,之后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将DNA样本放大,以此数据分析被检验者的基因图谱。诺曼实验,又称为高空掷物模拟实验,需取与高空所掷出的物体同等重量的沙包,从与现场发现物体落地位置等距离的高度抛出,以此来测出所掷物的初始位置。容貌重组技术,是用石膏粉对头骨进行倒模,还原出死者容貌的特定点,再用黏土重塑,最终完成陶泥模型。这些新科技在推理剧的广泛应用给观众创造了神秘和新鲜。新鉴证手段的运用又连带着新证据的出现。由于鉴证技术的提高,植物也可验出DNA,而纤维、玻璃渣等微不足道的物件通过物理、化学手段的检验后,获得了成为新物证的可能。美剧《CSI》开创了“科技破案”的新理念,它在170多个国家热播,由此引发全球“鉴证”热潮。大陆的《案发现场》系列就是奉行科技推理的典型作品。应该说,目前大陆推理剧、港产推理剧和美国推理剧,在推理侦破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科技差距在不断缩小。 二、隐忧:原创滞后·定位偏颇·悬念单调 革新并没有能扭转国产推理剧的总体趋势。大陆推理剧掀起了一时的“注意力经济”,但占据的收视市场份额仍然很小。发展的最大掣肘体现为缺乏个性。原创性的缺席是困扰它的首要问题。港剧借鉴了美剧的科技与日剧的叙事,并融合进了香港电视的特色,重构了不可能犯罪、不在现场证明的经典故事,把警察、医生、律师糅合在一起,打造成一个推理团队。同时,港产推理剧往往善于触类旁通,同一新题材,在时装剧和古装剧两面推进。最典型的是《鉴证实录》和《洗冤录》、《一号皇庭》与《状王宋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