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影片:呼唤生存空间 电影《悲情布鲁克》4 月底交由中影制协电影咨询服务中心做发行放映工作。制协公司看准《悲情布鲁克》是一部难得的国产精品影片,预计发行放映肯定不会遇到多大问题。事实证明,他们想的太简单了。原打算放映档期排在五月底,但在和各省市的发行放映公司接触时,发现档期几乎被进口大片和港片充斥,《悲情布鲁克》要排进去困难重重。发行人在猝不及防之余,大声呼吁“希望市场给国产精品影片多留一点空间”。他们提出,投资一千万,刚获过两次奖的《悲情布鲁克》境遇尚且如此,普通的国产电影命运可想而知,如果市场主要被大片和港片占领,那中国每年生产的150多部影片又到哪里去放映呢? 发行人还说,国产影片积压,导致从拍摄到映出的周期无限延长,无疑会影响投资商的热情,对优秀影片的导演也是个打击,这样下去,对中国电影来说只能是恶性循环。 北影厂出品的《黑骏马》制作完成距今已一年有半,其间在蒙特利尔电影节获了大奖,据说原定2月份映出,现在已被推到了10月份。 就是说,观众见到《黑骏马》时,它已是将近两年之前的作品。其实,《黑骏马》在国外已收回了成本,导演谢飞说,他们并不指望这部片子在国内能收回多少钱,只是希望国内的观众能够看到它,却迟迟排不进档期。 这种现象并不奇怪,有很多国产电影都是只闻其声,未谋其面,包括曾经获奖的影片。就拿这次大学生电影节期间展出的20部国产电影,其实都是1995年的作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已经公映。观众对此似乎已司空见惯。诸如《炎帝传奇》、《飞虎队》、《人约黄昏》等等,虽然耳熟能详,谋面却遥遥无期。 据介绍,北京市影片积压的现象不很严重,北京市电影公司积压的影片现有30多部,但省级公司国产影片的积压是非常严重的,去年各省公司积压的主要是被买断的影片。 长沙会议已经提出,国产影片的档期要占到三分之二的比例,但以北京市为例,1995年放映国产新片144部,只占影片总数的53.3%, 而且有些国产影片映期短,甚至只有一天。 国产电影在呼吁生存空间。 影院:市场规律无情 那发行公司、影院、观众对此又持怎样的态度呢?记者首先采访了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宣传部经理高军,他的说法与上述观点大相径庭。 高军说,优秀的国产影片影院是非常愿意演的,像去年的《红樱桃》、《阳光灿烂的日子》,观众和影院的热情比看大片要高,虽然国产片投资低于进口大片几十倍,但票房完全能与大片媲美。比如《红粉》投资280万, 《亡命天涯》投资5000 多万美元, 但在北京市同样取得了2000万的票房收入。这足以说明观众和影院对优秀国产影片的热情。 可惜的是,这只是非常个别的例子,一般的国产片院线都超不过一星期,有的只有一两天,因为最后几天几乎没人看。去年票房收入最差的一部电影是《你没有16岁》,演了10场,观众698人次, 票房收入仅533.3元。《小芳的故事》演了32场,观众1510 人, 票房收入3574.54元。究其原因,是这些影片的艺术性、观赏性太低,无人光顾。 电影市场化以来,公司和影院只能严格按市场规律办事,凭多年积累的经验预测影片的票房情况,一般说来,这种预测是比较准确的。说到《悲情布鲁克》,高军说影院和片方曾进行过热烈讨论,影院普遍不看好这部片子,它属于有特色的中档影片,可能很难有理想的票房。至于《黑骏马》是一部非市场电影,票房情况不容乐观,关键在于市场引导。 这样看来,国产影片积压、周期长,恰恰反映了市场规律,是符合竞争原则的,虽然这种原则可能是残酷无情的。 在大部分观众的眼里,电影就是一种娱乐性的商品,好看,觉得值,就会掏钱,相反则会备受冷落。而影院则要尊重观众的选择。 国产影片的积压形成了非良性的经济循环,影片不能及时跟观众见面,投资方收不回投资,必然会影响下一部影片的生产——如果他继续生产的话,但反过来这种外部经营环境的制约又会抑制劣质影片的生产,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要解决这个矛盾,关键在于需要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迅速提高国产影片的质量,这不是没有可能的,1995年已经出现了这种苗头。十大最上座国产片票房占北京市总票房收入的1/4强,达2400多万元, 而十大最差影片占上座率的6.1%,总收入25700元,占票房总收入的百万分之六,两极严重分化。国产片总体水平太低,导致观众对国产品信任度下降。所以重要的一点是制片方树立质量观。宽松和谐的外部体制和规范经营的市场机制是提高国产影片质量的关键,导演可以由市场来淘汰。市场是检验影片质量的第一准则。 今年以来,电影市场的总体票房在上升,但放映的影片增多了,映期缩短,所以具体到每一部影片,票房收入收缩了两到三成。本年度上映的国产片质量却明显不如去年,值得一提的仅有《兰陵王》、《天国逆子》(合拍片)、《红天鹅》,跟去年的国产大片明显差了几个档次,有的如果不进行宣传,还达不到现在这个水平。实际上,《兰陵王》、《红天鹅》市场运作的投入绝不亚于大片。但这两部片子在市场运作和影片质量上犯了本末倒置的大忌:如果质量不够,花多大力气运作都难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口碑不好,一切都难以挽救,比如《九香》,演了190多场,票房只有4万,可能连宣传费用都收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