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笔三题——《宰相刘罗锅》观后随评 在经历了去年电视剧市场大萧条之后,《宰相刘罗锅》于今年初用“奉天承运”、“谢主龙恩”、“皇上圣明”等连珠妙语串起的故事情节一炮走红,得到舆论界的褒奖,实属应该。然而,有些报章对《宰》剧的褒扬甚过,竟然捧到“演绝了”的地步,实在令人不敢苟同,我以为,在总体肯定《宰》剧的同时,应该看到《宰》剧存有三大败笔。 败笔一——《宰》剧没有荒诞起来。 当初看完《戏说乾隆》心里就想,我们什么时候也能拍出一部观赏性很强的片子。 终于等到了《宰相刘罗锅》,初看不错——让皇帝老儿与刘罗锅为一个女人争风吃醋;让一只狗扮麒麟戏弄乾隆;还把堂堂宰相打入牢中…… 但是,看着看着遗憾就看出来了,“戏说”的成份在缓慢的节奏中越来越淡,乾隆时不时地又变成了威严的皇帝,大臣们也时不时地露出了诚惶诚恐的深沉。 或许我们真的不善于拍“戏说”的戏,或许我们在骨子里真的缺乏幽默感,或许我们在观念里对皇帝还存在某种敬畏心,所以,我们幽默不起来,荒诞不到位,诙谐不能始终,本来是一部荒诞戏,拍着拍着又滑向了“历史正剧”。 看得出,《宰》剧的编导们思想上还存在误区,对历史题材的敬畏心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是不是担心自己荒诞过了头,赶紧在片尾歌里向观众解释——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我想此一败笔的出现,就在于编导们在立意《宰》剧之初,在拍摄《宰》剧之中,在剪接《宰》剧之时,始终抱定回避现实的态度,但是现实是回避得了的吗?长期以来,我们的文艺作品承载了过多的政治雷霆,因而,才有了《三家村》、《海瑞罢官》等大悲剧,然而,现在是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党正在下大气力惩治腐败,对贪官、丑行的揭露理所应当,我想,如果之前弄通了这个问题,凭《宰》剧编导们表现出来的才华,《宰》剧也许还能拍得更精彩、更好看。 败笔二——虎头蛇尾 《宰》剧前紧后松,前面故事相叠,妙趣横生,后面以叙事为主,故事拖拉不抓人。不知道当初《宰》剧的编导们是怎么考虑的?难道非得写完刘罗锅与和珅的一生才算完?非得写出“正义”战胜“邪恶”才过瘾?其实,《宰》剧在片头就开宗明义——不是历史;有人说,《宰》剧是一部轻喜剧,既然这样,《宰》剧就可以不承担交待人物最终命运的任务,一集一个被演义了的、被诙谐了的、被荒诞了的故事就够了,就比如假麒麟戏乾隆、就比如假黄金换真黄金…如此这般以散文的形式结构《宰》剧,只要精心,每集都会出彩儿,都会令观众觉得故事饱满看不够,也就避免了《宰》剧因为要交待和珅之死、刘罗锅告老还乡,颐养天年,而导致的平淡。电视剧一旦拍到了要“交待”的份儿上,也就没得看了,因为,“交待”的故事没魂儿。 败笔三——演员与角色两张皮。 《宰》剧的演员阵容不可不谓强大,然而,40集看下来,除了李丁、邓婕的表演,其他人的演技不能完全尽如人意,张国立的表演受到了很大限制,乾隆不停地震怒、绷脸,把他在《顽主》里表现出的聪明劲儿化解得七零八落,李保田的表演太重雕琢,而王刚的表演脸谱化和做戏的痕迹倾向太浓。刻意的表现反而使演员与角色背离太远。 当《宰》剧在北京台、河北台播出的同时,北京有线三台正播香港电视连续剧《大时代》,郑少秋把一个专横、暴戾、讲歪理的混蛋演绎得十分逼真,让人看了恨得牙根痛,其他演员的表演也相当到位,观众一下子就被剧中人物的命运抓住了,再加上港片一贯的编故事的能力,不看下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两剧相比,我以为,我们的演员表演艺术水准绝对超过香港演员,但是,香港演员通过角色传达给观众的那份真感情又是我们的演员远没有达到的,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演员在创作这部戏中留下的遗憾。 传说的真实 有消息说,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走红后,很多人涌到书店去购买关于清朝历史的书,想看一看历史中的乾隆、刘墉、和珅是什么样子的。我猜想能买到那书的人一定会失望,因为已经有历史学家指出,《宰相刘罗锅》与史实是两码事、历史上的刘墉有些政绩,但决没有电视剧中的那些轶闻趣事,历史上的和珅是著名的大贪官,但也决不似电视剧中的那样庸碌无能,他毕竟是大学士嘛。但是如果编导要真的如史实那样来编写电视剧——那肯定没人看了。所以,《宰相刘罗锅》从一开始就在片头打上“不是历史”的字样。 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传说会比真实情况更有影响力。比如我们所了解的东汉末年历史,从《三国演义》中得到的远比从《三国志》中得到的多得多。我们大都对宋朝的对外关系史实比较了解,那是因为听了《杨家将》、看了《说岳》的结果。 大多数的艺术家在创作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时,都不敢离开民间的传说太远——不然观众不接受,说你“不真实”。这是历史学家们说起来都要叹气的事。但是有件事很怪,严格遵照史实拍出的戏,真的让人觉得格格不入,比如我们从前看过的许多历史题材片,那里面的古人说话让人觉得咬文嚼字很罗嗦费力,穿的宽袖长袍更是麻烦古怪。但是,按照传说排出的《宰相刘罗锅》,倒让人觉得挺真实,好像几百年前的清朝人就是那么生活的,特别是假乾隆到苏州街与那做“小炒肉”的女子厮混一场,竟有一大堆痴情女子每日如今天追星族般地苦苦地在那里守候,只为一睹乾隆风采,简直将清朝当时的民情风气描写得活灵活现,连街上行走的百姓穿的无领长衫都显得那么贴身合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