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电影大片“热”而电视剧“冷”,许多观众都有切身的感受。纵观1995年电视屏幕,堪称精品的力作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而虚假平庸、冗长拖沓、粗制滥造的劣作却仍然难于绝迹。电视剧创作质量的滑坡直接导致了观众收视率的跌落。往年比较优秀的电视剧收视率都在30%以上,像《北京人在纽约》收视率还曾达到过57.3%,可去年收视率超过30%的只有《三国演义》(31.4%)和《武则天》(30.6%)两部作品,仅占中央及北京两家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间电视剧播出总量的5%。而且,其他电视剧在收视指数上呈现出明显落差, 排在第三位的戏要比前两部相差七八个百分点。 观众对电视剧从热到冷固然不能排除引进海外大片的冲击,以及各种娱乐形式日益增多等客观因素,但电视剧自身质量与观众的期待值相去甚远,作品长而无味、缺少新意,编导“一窝峰”地翻炒“陈年旧史”,现实题材力作匮乏,却是观众对电视剧日趋冷落的关键所在。 回首1995年,曾引起不少观众颇多微词的“长剧风”,仍是电视剧的一大痼疾。去年中央台在第一套节目黄金时间共安排电视剧25部,北京电视台21部,其中10集以上的长篇连续剧分别为12部和14 部, 各占48%和66%。然而,长戏大戏在观众中的反响,并非像编导所期待的那样。《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尽管长达43集,《都市放牛》也长达40集,但由于节奏拖沓、人物性格缺乏个性以及情节上的似曾相识、拍摄上的模式化等缺憾,观众反应平平。与此相反,有些篇幅并不太长的电视剧却赢得众多观众的青睐。比如上下集电视剧《牛玉芹的树》,以真人真事为创作素材,故事真实、情节生动、人物质朴、表演自然,给观众以心灵的震撼;9集戏曲连续剧《孟丽君》和17 集连续剧《西部警察》虽然也有疏漏与不足,但以各自独具个性的人物形象和平实的艺术风格,为1995年近乎平淡的电视屏幕增添了几许亮丽。 值得关注的是有些编导似乎并不懂得“长与短”的辩证关系,陷入“贪大求长”的误区而难以自拔。不仅片面地认为“长戏”即“大作”,越长越“轰动”,而且误以为戏越长越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偏偏忽略了冗长乏味无异于作茧自缚,换来的唯有观众的不买帐。 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过多过滥,也是去年电视剧创作中的突出问题。除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三国演义》、《东方商人》和《武则天》外,北京电视台及北京有线电视台也相继安排了《新七侠五义》、《梁山奇情》、《戏说慈禧》、《碧血青天杨家将》、《京城镖局》、《白眉大侠》、《大内群英》、《绝代双雄》等,古装历史戏约占电视剧播出总量的28%。量多质低。特别是像《聊斋》系列剧之类的制作粗糙、改编拙劣的作品,在观众中引起不少非议,有的观众甚至不无义愤地直言:这种糟践历史和文学名著的戏早该枪毙! 从去年电视剧的生产来看,古装历史戏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也远远超过了历年。据初步统计,从中央到各地影视制作单位已经投产和即将开拍的戏已超过2000部集,占全国年产电视剧总量的29%。这其中作为“国家级”的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中心约占150余集,包括41 集的《水浒》、60集的《东周列国》、30集的古装武打戏《饮马流花河》和20集历史人物戏《弘一大师》等。在古装历史剧的拍摄中,“大动干戈”、“大施拳脚”并展开“大战”的,大多为一些地方影视制作公司。目前已经拍完待播的戏有40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30集的《唐太宗李世民》、25集的《叶赫那拉公主》、22集的《一马走江湖》、20集的《司马迁》和《孟姜女》、12集的《好汉秦琼》;正在拍摄的有20集连续剧《大唐歌伎》和《僧格林沁亲王》,各40集的《涿鹿大战》和《吕后》以及25集的《苏武牧羊》、50集的《曹操》、60集《隋唐演义》、136集的《大秦帝国》等,即将投拍的也有20集的《西施》、72 集的《孙子》等。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几乎没有一个朝代不曾涉猎。 与屏幕上热闹异常的历史戏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去年现实生活题材的创作存在明显欠缺。即使有些编导把镜头转向当今,也由于远离生活或胡侃乱编或反映生活简单肤浅而难令观众认同。从年初的《住别墅的女人》、《洋行里的中国小姐》到后来的《中方雇员》、《都市放牛》,故事几乎大同小异,人物纠葛也大多是商战加情战,或三角或四角地多边周旋,真正挖掘生活、反映时代,并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精品可谓凤毛麟角。 有观众把去年的电视剧简练地概括为“五多”和“五少”,即:数量多、历史题材多、城市题材多、长篇连续剧多、对生活理解肤浅的作品多;精品少、现实题材少、现实题材中反映工农业及少儿生活的少、中短篇电视剧少、思想内涵深刻的作品少。 1995年的电视剧在平平淡淡和观众的冷落中走过,留给编导及电视工作者的是沉甸甸的思索。今年则更不容乐观,随着加密卫星电视的开办和电影频道的增多,电视剧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与挑战,我们的编导只有投身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汲取营养,才能不断创作出反映生活、无愧于时代并深受观众欢迎的传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