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旅美学者陈犀禾先生的这篇文章对80年代两岸新电影运动的异同作了比较,其中关于成因及变化前景部分的观点尤有新意,这对人们展望下世纪的中国电影走向可能是一个有益的参考。 大陆电影和台湾电影本出一源。他们植根于同一文化传统(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和电影传统(1949年以前的上海电影传统)。1949年以后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到八十年代,大陆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开放,文化呈现一新的面貌;台湾亦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进入一新的境界,两地在电影中都有一个“新潮”。两个新潮都由年轻的新生代领头,都打破了各自传统的电影规范,而且很快都驰誉世界影坛。但是透过这些相同点,究其所呈现的影象和文化心理内涵,它们又是十分不同的。 “第五代”和其“逆文革情结” 大陆第五代导演创作的滥觞可追溯到1983年底、1984年初出现的《一个和八个》(张军钊)。紧接着,陈凯歌导演了《黄土地》(1984)。此片不但在大陆电影界引起强烈反响,亦在同年香港国际电影节上引起轰动,并很快吸引了国际影坛的注目。同年,吴子牛亦导演了《喋血黑谷》。次年,第五代的其他重要成员又推出了《猎场扎撒》(田壮壮)、《黑炮事件》(黄建新)、《绝响》(张泽鸣)、《女儿楼》(胡玫)等重要作品,第五代于是蔚为潮流。在以后几年内,第五代不断有新作品和新作者出现。第五代新浪潮的高峰是在八十年代中期。1988年以后,随着大陆电影工业向市场经济体制靠拢,娱乐片成为强势潮流。这种压力使得第五代的某些导演试图在个人创作追求和市场商业压力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最后的疯狂》(1987,周晓文)、《疯狂的代价》(1988,周晓文)、《顽主》(1988,米家山)、《摇滚青年》(1988,田壮壮)。第五代导演作为一个创作群体,其活动一直持续到今天,并不断有重要作品出现。如张艺谋的《红高粱》(1988)、《菊豆》(1990)、《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秋菊打官司》(1992)、《活着》(1993),大多制作于八十年代晚期和九十年代,另外还有《血色清晨》(1990, 李少红)、 《大磨坊》(1990,吴子牛)、《霸王别姬》(1992,陈凯歌)等。但从其所体现的文化特征,它可以被划分为“第五代”和“后第五代”两个范畴。电影学者倪震对此作了如下界定:“如果说第五代电影强调美学概念的表达,并且把故事架设于较为原始、自然的时空,那么‘后第五代’电影的时空是都市,它的主题则是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冲突。” 第五代导演在题材内容方面大多回避了直接的个人成长经验。它们或来自于历史,如《黄土地》、《一个和八个》、《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或来自于域外之城,如《猎场扎撒》、《盗马贼》;或来自于当代,如《黑炮事件》。而他们自身成长经验中重要的一段经历——文化大革命,在他们的作品中却是一个巨大的空白。 在表现风格上,第五代作品带有表现主义的色彩。他们有许多真实的场景,但这些场景在特定的构图、光影、色彩、剪辑和叙事中变得带有强烈的象征和隐喻意味。例如《黄土地》中的土地、河流和窑洞,《黑炮事件》中的会议室和挂钟,《红高粱》中的高粱地,《大红灯笼》中的深宅大院;在情节方面也是如此,如《黄土地》中的翠巧之死,《红高粱》中“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都是极富戏剧性和隐喻意味的。 其间,第五代创造了自己独特的“中国经验”。这种“中国经验”中充满了进步和落后、文明和野蛮、理性和疯狂、独立和盲从、科学和迷信、压迫和反抗、个体生命和社会传统、封建主义和反封建主义之间的激烈冲突。在这种冲突中,几乎总是消极的方面:落后、野蛮、盲从、疯狂、迷信、压迫、传统和封建主义占了上风;而无数的普通人,常常是最无辜的生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第五代的电影中,中国的现实常常过于痛苦而难以接受。事实上,第五代的影片是他们文革经验的表达。但是,它并不是对文革的事件和人物的直接表现,而是把文革经验(有意无意地)再现在历史的隐喻之中,并藉此表达对文化大革命一整套名为革命(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实为封建(迷信专制、摧残人权)的观念体系以及根据这一观念体系制造出来的神话体系的激烈批评。正如陈凯歌在谈到《黄土地》时所说的,他的影片是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重复延续这个文化的文化大革命。第五代电影所再现的文革经验对文革时所流行的观念和价值体系是一种逆向关系。对第五代电影的这种文化心理特征,我以“逆文革情结”名之。 台湾新电影和“本土意识” 台湾新电影始于1982年《光阴的故事》。该片以时代的演进为线索,包括四个独立的故事,分别由四个青年导演陶德辰、杨德昌、柯一正、张毅执导。四段故事虽然风格不同,但都摆脱了传统的电影模式,被称为“浊流中的清泉”。次年,又有由侯孝贤编剧、陈坤厚导演的《小毕的故事》推出,叫好又叫座,并赢得数项金马奖,影评誉之为新电影开创时期的代名词。随后,《儿子的大玩偶》(1983,侯孝贤,曾壮祥,万仁)、《看海的日子》(1983,黄春明编剧,王童导演)、《海滩上的一天》(1983,杨德昌)、《油麻菜籽》(1984,万仁)、《老莫的第二个春天》(1984,李佑宁)等片均获票房和评论肯定,新电影遂成潮流。在以后几年里,新电影的重要作品和作者不断出现。这些影片题材贴近现实,风格清新,迥然不同于传统的政教片和商业片,被认为是台湾八十年代以来电影创作中一个最重要的新现象。但是,由于新电影并不以商业卖点取胜,在电影市场竞争中始终面临巨大压力。1987年新年伊始,由五十多位作者(包括许多新电影的重要作者)具名的台湾电影宣言:“给另一种电影一个存在的空间”,即反映了这种情况。宣言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但并没有解决新电影所面临的问题。1987年以后,新电影势头渐弱,所以台湾不少电影作者和学者认为台湾新电影在1987年以后已经结束。事实上,1987年以后,一些新电影的重要作者仍在原来的方向上继续努力、并有重要作品出现。如侯孝贤的《悲情城市》(1989),王童的《香蕉天堂》(1989)。特别是《悲情城市》,根据台湾电影批评家焦雄屏的观点,“标示着台湾新电影的真正成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