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报去年12月19日发表的《中国电影改革路在何方?》一文,引出了一场关于中国电影改革和发展的热烈讨论。在这场讨论中,广大电影工作者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发表意见,不仅坦陈了当前电影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新矛盾和新课题,而且提出了不少富有启发意义的思路。这些宝贵的意见,必将对我们电影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今天,本报再刊发《期待银幕辉煌的明天》一文,参与讨论。我们相信,只要遵循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贯彻江泽民同志努力抓好“三大件”创作的指示,坚持改革,开拓进取,中国电影一定能够再创辉煌。 1995年,中国电影制片业的改革有了重大突破:民营影视公司获准投资拍片的合法权利,在与国营制片厂合作时投资超过70%,即可联合署名出品影片。这对于投资比例已超过全国制片总投资四分之三的民间制片业来说,是很重要的政策保证。这一年,电影市场复苏,票房收入出现回升趋势。引进十部大片触发了观众的观影热情,国产片中的佼佼者也取得了可观的票房利润。这一年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了电影频道,以每天八部故事片的数量输送节目,极大地冲击了电影院线,继续改变着人们的电影消费方式。这一年,电影主管部门提出要强化精品意识,以全方位的优质化来指导创作。这一年,第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引来了大批外国电影家和制片人,希望在中国这个巨大的电影市场上,寻找合作机会,投资更多的项目和扩大赢利的前景…… 1995年的局面让人看到走出低谷的一种希望。在辞旧迎新之际,《文汇报》发表了《中国电影改革路在何方》一文,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引发了我们对1996年电影走向的一种殷切期望。 引进“十部大片”触发的思考 1995年中国电影市场收入预计比1994年增长10—15%,不少论者都把这种回升首先归功于引进十部大片。这种判断尽管道出一部分事实,但失之偏颇也是显而易见的。引进一部分外国大型娱乐片,对于促进电影交流、引发观众兴趣、了解当代电影趋势并活跃电影市场肯定是必需的,选择也是有理由的。但从长远的发展看:①电影市场的持久繁荣是否主要建筑在引进或扩大引进外国大型娱乐片的基础之上。②活跃电影市场主要依靠全面的机制改善(包括分帐方式,联营体系,管理优化、硬件改善等等),以及发行体制改革如何走向有序化、配套化的格局。③国产电影如何迅速优质化、规模化生产,以面对进口外片和合拍片的强大挑战,防止中国制片业在这种冲击和压力下萎缩和瓦解;④制定保护民族电影的法规,以严格规范发行、放映单位……这些问题已不容回避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透过1995年电影市场收入回升的正面效果,人们不能不注意到事情的另一方面,就是当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消费意识和欣赏习惯,被奇观效应和娱乐导向重新定位之后,今后的市场将适应何种电影文化产品的生存,这是对中国制片业提出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美国《纽约时报》1995年11月21日发表了一篇专题报道,文章作者写道:“中国的电影制片业看来就像一座尚未开发的金矿,早就该由好莱坞制片商来采掘。 ……估计好莱坞影片今年在中国上映的售票数为50亿张,大约是美国的四倍。史密斯——巴尼公司的副总经理说:‘现在完全是抢地盘的竞争,以便时机一成熟便可动手。人人都在为大发利市的那一天找好自己的位置。’” 可口可乐、麦当劳和好莱坞电影三位一体地打进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的现象,也正在中国大地上故技重演。在许多亚洲国家,年轻人不看本国影片而崇尚美国电影,早已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其实,近十年来由于录像市场的燎原之势和镭射影碟相继红火,这种趋势在中国也已众所周知。1995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火爆,只留给我们一个简单而鲜明的问题:我们今后的票房回升和市场开拓,进口大片是作为基本的依靠对象还是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如果三年、五年、八年的引进之后观众的消费意识和观赏习惯已成定势而国产电影在制片规模、类型样式和奇观效应上又不能迅速转轨、突破,上述引文中美国制片公司经理们的“大发利市的那一天”,不是近在眼前的事情吗? 世界电影一百年来的历史也正是各国民族电影与好莱坞电影抗衡拚搏的历史。欧共体各国为抵御美国影视产品而提出的专门条文,韩国电影法规要求全国电影院必须按比例放映国产电影的规定,都是千方百计保护民族电影生存的措施。中国电影在庆幸1995年的市场复苏和票房回升的同时,有必要对经济效益的开发,作出冷静和全局性的判断,才可能是一种使民族电影保持持续增长的良策。 活跃的民营公司和艰难的国营大厂 大洋影业公司在1994—1995年两年间先后发行《二嫫》、《红粉》和《阳光灿烂的日子》,取得引人注目的票房效果。继而甘冒风险筹拍大型历史片《秦颂》,在短短一年间迅速成为在中国大陆兼营制片和发行的后起之秀,显示出较高的判断力、文化品味和运作能力。诚然,一定的经济实力是运作的保证,但文化产业不仅仅是靠经济和财力所能左右一切。智力投入和当代视野,市场信息和观众调查都是必不可少的企业资产。万科、南洋、谢晋——恒通、大道……等影视文化公司近年来都在独立投资影视制作上取得了不同的成绩。从80年代末期起,电影生产力的更新已经悄然转移到国营大厂以外,在民间的优化组合中不事声张地进行着了。从表面上看,是把国营电影大厂中的优秀编导、摄影、美工请出来,另组班子,实现了跨厂际的“明星队”阵容,当然比任何一个厂家内部的搭配都要坚强和优化。但从骨子里看,民营电影公司比国营电影厂不同之处可能是在软件性能上和策划思路上略见你高我低。制片人制度决不仅仅是一种行政体制的属性。制片人制度意味着现代影视生产和管理者的全面素质和运作方式及其意志的真正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