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天,历经时代变迁和社会动荡洗礼的世界影都好莱坞呈现出的是一幅异常多样性的局面。一方面,以“娱乐机器”著称的好莱坞真仿佛如“冬常青树”一般,屡受风霜,而百年不倒,并以一种更加商业化的面目主宰了当代世界的影坛;另一方面,当代好莱坞又并非仅仅是商业电影的一统天下,独立制片时时崛起,大公司时而转危为安,后又频频告急。电影忽而耽于幻想,忽而又转向现实,传统的西部片每每死而复活,道德伦理题材有时又压倒商业题材……如此种种,似一再说明电影的历史绝不仅是电影自身的历史。本文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就当代好莱坞的一些有限的现象试读之。 (一)初露后工业时代的危机 电影作为一种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似乎注定了它将与传统的艺术形式不同,而将成为一种“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工业。而对于和现代资本主义几乎同时诞生的新兴的国家——美国来说,这一现代文化工业与它有着似乎天然的“亲和性”。当现代工业文明的曙光照亮了世界的时候,古老的欧洲曾为之欢呼,他们有理由断定,现代工业的建立所带来的文化和文明的普及将使高雅的文化更加迅速地普及到全世界。但事实却并不那么简单。一位名叫托克维尔的欧洲学者遍访了当时的美国后,得出的却是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在人类历史中促成民主与自由竞争的那些进步也必然摧毁任何传统的社会精华对文化的概念。”在那里,现代工业带来的文化的普及不但没有使高雅的艺术走出贵族沙龙的圈子,相反,由于民主带来的教育和识字的普及而产生的巨大的平民和大众的文化需要,反而拉低了艺术的品格。(见《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5—6页)这似乎就铸定了美国的电影艺术与大众乃至商业文化之间的长达百年的纠葛。 因此,与欧洲电影几乎从一开始就与先锋派和现代主义纠缠在一起不同,好莱坞则一无返顾地走上了一条大众文化和商业消费的道路。自从1912年鲍特拍出美国的第一部故事片起,早期的电影艺术家们就开始纷纷为后来的“好莱坞电影”贡献着自己的才智。格里菲斯以其对各种早期电影技巧的发现和运用为美国的情节剧做出了定位;西席·第密尔以壮观浮华的场面为美国电影引来了大批的观众;塞纳特独具慧眼发现了银幕上形体语言的魅力,开辟了美国式的喜剧;而卓别林悲天悯人的情怀为这一喜剧注入了一种更加动人的艺术的情味——世纪之初,作为一种后起的资本主义工业,早期的美国电影颇有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特色。以各种不同的经历、背景,并常常是偶然加入到电影行业里来的电影的开拓者们为其带来了松散和多样的特点。但他们的创造也必然受到独特的美国文化格局的制约。即便是如格里菲斯这样被称为把电影提升为艺术的大师,其对艺术的理解也至多是狄更斯式的。因此,在美国人眼里,电影正如1915年美国最高法院在关于专利公司的诉讼中做出的最后裁决一样,“是一种单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 从20年代中期,好莱坞进入了自己的黄金年代。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资本开始对电影进行越来越大的投资,当年大多是移民出身的小电影商也逐渐成为电影这一新兴工业的垄断巨头。而这一变化的意义并不仅在人们所争论不休的八大公司究竟为共和党的竞选做了多少宣传和拉了多少选票,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垄断资本的产物,以类型片为基础,好莱坞开始建立起一套关于美国神话的完整的叙述(尽管它总是机智地稍稍偏离一点美国资产阶级主流文化的轨道)。其明显的例子一是以约翰·福特为首,通过把西部片提高到A级片的档位, 从而形成了绵延不绝的美国历史和英雄的神话。其二则是弗兰克·卡普拉的以《一夜风流》为开端的喜剧系列,它以使美国电影从第密尔的古典浮华转向对美国普通人生活的叙述而开始为公众编织关于民主国家的梦想。其它诸如歌舞片里乌托邦式的世界,家庭情节剧里对现实矛盾的缝合,强盗片中对个人主义和法律秩序的双重承认等等,无不证明好莱坞的确是一个制造梦幻的工厂。 但是,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好莱坞却在一个暂短的空前繁荣之后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灾难几乎是接踵而至。反托拉斯垄断诉讼使八大公司不得不与自己的影院系统脱钩(尽管这一过程延续了近10年),电视的兴起立刻夺走了大量的观众,战后美国公众闲暇生活结构的改变、乃至城市人口的大量外移都使好莱坞不断丧失着自己的观众。以扼制共产主义对好莱坞渗透为名的“非美活动委员会”的听证调查更使“冬常青树”下人才流失,人人自危。 好莱坞遭受的危机确实是灾难性的。而在各种不幸的“事件”背后,也同时显示出时代的变迁。事实上,二战之后的美国正在率先迈入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为“后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行列。跨国集团逐渐取代昔日的垄断资本成为经济的主导,消费主义日益扩展。大批退伍的军人面临着回到新的工作环境中的激烈竞争,大量的闲暇时间被用来学习新的知识,而大量的中产阶级的人口面临膨胀的当代都市成堆的问题蜂拥“逃向”郊区。这些都使好莱坞日益丧失着自己的观众。其中最具威胁性的无疑是电视的发展。这一作为后工业时代物志之一的电子传媒在战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因此,尽管大公司以20世纪福科斯为首力图通过研制各种宽银幕电影和拍摄“重磅炸弹”来与电视抗衡,但仍无法挽救自己江河日下的颓势,并最终将被一种新的时代所吞并。 虎视耽耽而又默默注视着这场危机的是战后迅速崛起的多种经营性的集团企业和跨国公司。一旦时机到来,他们将把手伸向这块一向由“电影人”独立执掌、并能创造丰厚利润的福地。50年代,建立最早的八大公司之一联美公司率先被阿瑟·克莱姆和罗伯特·本杰明的辛迪加集团购买(到60年代它又被卖给了花旗银行),到60年代,收购大制片厂的行动则已构成一股风潮。1966年,当年八大公司的带头羊派拉蒙变成了海湾和西方石油公司的一部分;1967年,环球公司被MCA (美国音乐公司)买走;同年,华纳兄弟公司被以加拿大为基地的七艺公司获得并更名为华纳一七艺电影公司,两年后,它又成为全国基尼公司中的一员,后者后来以华纳通讯公司而闻名。到60年代结束、70年代到来之时,曾在30年代成为好莱坞最大电影企业的米高梅也终于被位于拉斯维拉斯的寇克·克寇里安以经营旅馆业为主的联合企业(超美集团)买下。此时,当年名声赫赫的八大公司只剩下20世纪福克斯、哥伦比亚和迪斯尼3家尚能暂时独立于大集团企业的巨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