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和电影诞生100周年在今年相逢,1995 年,反法西斯题材电影就成了中国影坛和国际影坛的热门话题。影坛的热门话题不一定就有价值,某个女明星的婚变或香消玉殒可能哄动一时,往往不过昙花一现,热门话题也可能是历久常新的历史性主题,像这里涉及的反法西斯题材电影。 一 电影是人类创造的第一次能够全方位地整体直观自身的艺术。 自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第一次在巴黎公开放映“活动映像”后,一个世纪以来电影在人类文化生活中产生了巨大影响。电影突破时空局限的具象再现特征,赋予她在战争题材上拥有其它艺术难以比拟的优势。就战争片而言,国际银幕上反法西斯战争的作品数量最大,遍及所有电影大国;而且视角多样,风格各异,并产生了不少艺术精品。这场战争爆发之前,已出现了反法西斯主题的影片;这场战争结束之后的半个世纪,这个主题从未在银幕上消逝过。迄至今日,仍不断有新的开拓,历久不衰。可以断言,银幕上的反法西斯斗争还将继续下去。之所以如此,一方面由于这场战争对人类命运影响至巨,涵盖极为丰厚,是电影题材的超大型富矿;同时还由于法西斯主义的幽灵仍在人类社会各个角落游荡。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将这场在历史上早已结束在现实生活中仍在延续的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 全世界拍摄的反法西斯战争题材的影片多矣,我只看过其中的一小部分,没有能力作全面介绍。这里仅选择两个政治、军事上的超级大国同时也是电影大国的美国和前苏联作一鸟瞰。而且只限于故事影片,虽然在战争期间他们都曾经拍摄过大量的新闻纪录片。 我想将美国反法西斯战争题材的影片大体上概括为三类。第一类是性的战争史诗式的,比较客观地记述一些重大的历史性战役。《最长的一天》全景式地再现1944年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虎!虎!虎》把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全过程如实再现,这次偷袭几乎使美国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这类影片以其近似历史文献的价值及战争奇观场面而引人入胜。类似的影片还有《坦克大决战》《雷马根桥》《中途岛之战》《塞班岛之战》《东京上空30秒》等等。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有的重大战役和战斗,几乎都有相应的银幕体现。第二类作品则着重表现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致力于人物形象塑造。如表现著名将领的《巴顿将军》《麦克阿瑟》,表现普通官兵的《那伐隆大炮》《晴空血战史》《紧急下潜》《12怒汉》等。此外还有不少涉及敌后抵抗运动和间谍活动的,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如《卡萨布兰卡》(另译《北非谍影》)。这两类影片基本的主题,可概括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第三类影片从视角上与此有异,主要从人道主义立场揭露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的血腥暴行,对人的生存、人的尊严进行令人发指的摧残和蹂躏,以及法西斯暴行在幸存者的精神上留下的扭曲人性的创伤。在这方面有杰出的作品《桂河大桥》以及大批再现纳粹集中营里待屠杀的犹太人悲惨命运的《安妮·弗兰克日记》《奥德萨档案》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战争结束的年代愈遥远,第一类第二类影片拍摄逐渐减少,第三类带有浓厚反思意蕴和触及人的终极关怀的主题,愈来愈为银幕所青睐。美国电影在90年代,出现了像《苏菲的选择》这样的佳作和1994年获得奥斯卡大奖的《辛德勒名单》。反法西斯题材影片的这一发展趋向,很值得关注。 我认为最伟大的反法西斯影片是卓别林的《大独裁者》。1939年之前,当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等国际政坛人物对希特勒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流行独善其身的孤立主义之际,这位卓越的电影大师,不顾各种威胁和恫吓,对希特勒、莫索里尼之流进行辛辣的嘲讽,在思想和艺术上达到无与伦比的高度。卓别林是百年电影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 前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即卫国战争)影片数量大概是最多的,这是因为在战争中作出的贡献巨大,付出的代价沉重。我想前苏联电影大体上也可以概括为以上的三种类型。第一类,《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莫斯科保卫战》《库尔斯克坦克大战》《布特斯特要塞》《解放》等等。卫国战争中所有大战役,无例外地均留下电影纪录。第二类,《伟大的转折》《普通一兵》《青年近卫军》《丹娘》《无脚飞将军》《永远的秘密》……它们高举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旗帜,不仅激励过前苏联人,也影响过中国的一代人。与美国电影类似,前苏联电影也经历了一个主题转移的过程,即从侧重爱国主义、英雄主义转向侧重于人道主义和人生的终极关怀。与美国电影不同的是,苏联电影主题的转移呈现为突变性。1953年斯大林逝世,到50年代中后期集中出现了一批触及战争对人的生存威胁和给心灵带来不可磨灭创伤的影片,令国际影坛震惊。《雁南飞》《士兵之歌》《伊万的童年》《给初生者以和平》《一个人的遭遇》……这些作品在中国也引起了爆炸性的反响。70年代,《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似可视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结合和深化。这部影片曾多次在中国电视上播映,获得普遍的好评。 美国和前苏联是两个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截然不同的国家。这种歧异性也必然反映在两国电影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上,美国电影强调娱乐性、观赏性和票房价值,前苏联电影更倾向政治教育功能和人文深度。然而在反法西斯题材作品中,两者却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就很值得我们思考。 二 我们再转向这场战争的策源地,德国和日本,在战后拍摄的有关题材影片。关于德国影片看到的不多,《神童》《献给检查官的玫瑰花》《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莉莉·玛莲》《柯侖上尉》(前东德),或对纳粹德国发动的这场战争进行比较深刻的反思,或对纳粹残余分子的复辟阴谋进行讽刺和抨击。《铁皮鼓》更以夸张荒诞手法揭示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各色人物腐朽堕落、精神空虚和软弱性,从而为法西斯主义孳生提供了温床。影片曾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奥斯卡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