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的理论基础 职业教育活动是人、财、物、信息、时空等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保障体系的功能就是通过规划、法规、政策、组织、激励、测量、控制等方法手段来协调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和内部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发展。系统分析要求把研究对象视为一个整体,确定对象的边界,把它从环境系统中划分出来。笔者认为,系统科学的整体原理、反馈原理和有序原理可以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的建构提供方法论指导。 根据系统分析步骤,保障体系的建构应遵循以下理论:首先,应对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或称“子系统”)进行定位和定性分析,确立保障要素的轻重缓急。这种分析必须建立在信息通畅、数据真实可信的基础之上。因此,建立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指标信息库制度,形成自下而上的信息申报和采集规范,严防指标的弄虚作假,是建立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的必要前提。其次,需对各项指标要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包括现实指标水平分析、指标发展动态分析、影响指标的变量分析等,然后针对保障对象的内容和结构,确立保障体系的指标项。最后,是对保障体系的运行监测和调控,如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等,及时进行体系的调控。 信息是系统科学中的重要概念。“信息反映了任何系统(或事物)在时间、空间运动过程中所表现的特殊程度、组织程度或有序程度(即系统中各个要素、部件之间的有规则的联系、关系)。”[1]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许多失误,很大程度上属于信息失误造成的,科学决策的前提就是对信息的及时掌握和准确判断。信息不畅、信息失实、信息偏少、信息失效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获取大量正确信息的前提是对系统的有效控制。一个有组织的系统,能够根据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变化进行主动调整,从而克服系统的不稳定性,使系统稳定地保持或达到某种预期状态,这个过程被称为控制。因此,控制的实质是在一个事物的可能性空间中,通过信息的获取、变化和处理进行定向选择,以达到控制条件,使事物向预定目标转化。控制作为一种作用和过程,总是存在三个基本要素:控制部分(即施控系统),是施加控制的作用者;被控部分(即受控系统),是接受控制的被作用者;以及将作用由施控系统传递到受控系统的传递者。控制就是施控系统通过某种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发出控制指令,调整受控系统的行为,使之稳定地达到预定的目标状态。为了保障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保障体系的运行过程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 从社会学层面看,职业教育保障体系也是一种社会制度,是人们在进行职业教育行为过程中的规范体系,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公认性、相对稳定性、系统性、强制性等特征。保障体系与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之间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保障的过程是“保证、服务、适应、反馈与调控”的过程,使得职业教育在获得符合社会需求的同时,保障体系也得到了作用发挥和功能检测。 二、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的架构 为了便于宏观把握,笔者先对职业教育发生活动过程及其环境和要素的动态关系进行图谱分析(见图1 )。
图1 职业教育活动要素关系图 职业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文明、文化和知识、技术传递活动。职业教育活动过程遵循社会活动的一般秩序,即“开始—过程—结果”,体现出社会经济活动一般表现,即“投入—生产—产出”。但影响职业教育活动的还有一项重要因素,即社会环境,社会环境要素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供需关系,影响着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体现出职业教育的效益大小。因此,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进行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构建的基本出发点。 保障体系所要保障的就是上述职业教育活动过程的顺利进行,亦即使职业教育的供给与需求基本保持平衡的情况下,保证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全面、协调发展。保障对象及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对象及内容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保障体系是一定时空关系下的网络结构,具有纵横交织的格局特征,如纵向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横向可从制度、资源、技术、服务等层面进行构建。先从纵向分析: 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保障体系的构建必须由代表国家意志的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组织统筹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步骤。这样可以举全国之力,具备高号召力和高执行力,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可以办的事。比如中央在进行保障体系的谋划时,首先考虑的是全国的形势,能够把教育保障与社会其它保障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考虑,能够根据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教育发展谋划,更能够从社会公平和协调发展的视野考虑到地方的发展差距以及如何在保障体系中进行政策倾斜,从而可以在较短时间里有效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而这些对于联邦制的国家来说却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