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2X(2011)01-0006-03 一、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通道与体系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主要是以学制短、类似于普通高中的中职技校等低层次教育为主,到上世纪90年代后,高职教育迅速兴起。高职教育主要以三年制大专学制为主,现已有1200余所院校,数量超过了普通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提并论,成为我国教育一种新“类型”。但职业教育在体制、通道、层次、认同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是管理体制的重叠与脱节。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渠道是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与技校、技师学院、职业培训中心等,但这类办学机构的管理却是分散的。目前,职业教育院校属政府教育部门主管,其中高职教育在教育部划归高等教育司管理,内设高职高专处具体管理。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部划归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而中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管理归属权在建国以后一直有争议,从中央到地方,长期以来都归属劳动部门管理,劳动部门设立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成为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对待教育合格者,教育部门颁发学士、硕士、博士等学历学位文凭,而劳动部门则强调职业技能技术资格证书。在就业的准入上,教育部门的文凭与劳动部门的证书经常“打架”。随着职业培训与资格认证的社会化,教育、劳动、人事、工商、物价等或其他行业主管部门都介入管理,使得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机构的管理更加“混乱”。 二是办学层次偏低与结构缺陷。既然技能型人才是与学科型人才同样重要的社会需求量较大的一类人才,因此必须完善这类人才的结构。发达国家较为合理的技能人才结构为“橄榄型”,即两头小、中间大,技师、技工占多数,最上面有技术类硕士、博士,低层为一般的技术工人。我国技能人才结构是“金字塔型”,底部沉甸着大量可替代强的初级工,高级技师少,硕士、博士层次的技能人才更没有。这主要是我国职业技术办学层次低造成的。从受教育者角度看,如果一个人学习成绩好一路读上去的话,从小学到初中到普通高中,然后上大学读研究生拿硕士博士都是通畅的。如果另一个人他初中毕业后进入职高或技校,这时他实际走上了职业教育的成才之路,按常理,如学习成绩好,他也应当一路读上去,成为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可惜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主要是三年大专学制,有少量的本科,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则还没有。总体办学层次低,缺少优秀人才的发展提升空间,这形成了职业教育结构的致命缺陷。 三是内部通道对接不完善。在现实中我国中职与高职教育还没有效对接,高职招生时录取的很大一部分是普通高中毕业生,虽也录取中职毕业生,但近年来录取比例不断压缩。目前有些省市在搞高职单独招生试点,直招部分中职毕业生,但单招数量极少,例如2010年广东全省只有15所高职试点,平均每所单招计划只有200人左右。中职毕业生年龄比较小,现在独生子女多,许多人毕业后还想进一步学习,但却面临着求学“无门”、通道“中断”的局面。高职学生毕业后如果想继续在职业教育领域“升本”、“考研”,几乎不可能,要继续升学只有转入普通高校或出国。此外,技校、技师学院由于属劳动部门主管,与高职院校也不能自由对接,其毕业生也没有更高层次的发展空间。衔接通道狭窄或根本没有对接,这样就造成了我国整个职业教育条块分割,技能型人才培养分工不明,职业教育资源浪费,学生提升空间受限。 四是对外办学对接通道不顺畅。开放办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地方性、职业性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最主要特征。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主要是行业企业出现了大量的这类岗位,企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开展校企合作是提升企业形象、进行人才储备、提高企业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政府在职业教育办学中有必要做好服务,推动校企合作。只有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合作,形成合力,才能推动职业教育更大发展。但现状是,许多地方政府并没有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制订出发展职业教育的中长远规划,政府也没有一整套促进企业投入职业教育办学的具体优惠政策,在办学中校企双方的合作多半是靠自己“撮合”,企业投资办学的热情不高,校企合作的通道并不顺畅。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职业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条块分割;毕业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没有对接,不同类型的毕业生就业标准不一;职业教育办学层次低,出现“断头路”,优秀学生没有继续提升空间;职业教育内部通道不完善,对外与企业的通道也不顺畅。由此也造成职业教育长远发展空间受限,社会、家长、学生的认同度偏低。谁都认为技能型人才是国家不可缺少的人才,职业教育重要,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人都不愿意把小孩送到职业院校就读,入读职业院校的学生和从事职业教育的人员有一种“自卑”、低人一等的心理。要在新时期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职业教育,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二、我国职业教育通道衔接与体系完善的必要性、可行性 从目前来看,五年一贯制、高职面向中职招生的试点、教育管理权限的改革等,似乎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实现了形式上的接轨,体制改革启动,但实质上并非如此,或者效果远没有显现出来。整个职业教育还缺乏完善的体系,内外衔接通道也还待优化。从长远来看,面对新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需要,职业教育通道的通畅与体系的完善已显得十分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