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举办“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改革案例推介会”。这是自200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持续扩大招生工作以来,教育部召开的第六次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会,也是第一次在会议主题上出现“改革”、“案例推介”字样的招生工作会议。在今年的4月13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确保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830万人,实现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数量按可比口径增长5%的工作目标,巩固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局面”,并提出要构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新机制。 自2007年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00万人的目标后,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完成招生873万人,今年的任务是830万人,我国初步实现了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目标,中等职业教育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要客观分析形势,充分认识今后一个时期保证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艰巨性。保持和巩固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格局,挑战多、困难大,切不可有一丝懈怠,需要按照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要求,切实做到把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鲁昕强调,要充分认识招生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她指出,通过我们的工作使我们国家具备了三个能力:一是具备了培养数以亿计中高等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二是具备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能力;三是具备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能力。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推进招生制度改革要有新的思路,要使我们的教育具有时代特点。 推进招生制度改革要有新认识 鲁昕指出,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改革是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决定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的,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所致,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有效载体。 她强调,第一,要深入学习贯彻《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创新行动计划》是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的有效载体,招生制度改革是《创新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 第二,准确把握中等职业教育的国家定位和学校定位。中等职业教育的国家定位:一是基础职业教育,是面向每一个有中高等技能需求的人的教育,是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的教育;二是高中阶段教育,是面向所有未成年人的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定位:一是面向未成年人的学历与证书教育,适龄学生通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二是面向成年人开展的择业技能教育,增强他们就业、择业、创业的能力;三是面向所有人提高生活质量的教育,增强人们享用改革发展成果的能力。这个定位,明确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服务高素质产业大军的培养,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社会公平的实现。因此,主要着力于应届初中毕业生的传统的职业教育招生制度必须改革。 第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需要,扩大招生范围,扩大服务面向,真正把职业教育办成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扩大招生范围和服务面向的重点是,面向成年人开展择业技能教育,增强他们就业、择业、创业的能力;面向所有人开展提高生活质量的教育,增强人们享用改革发展成果的能力。 第四,服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建立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而且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关系到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改革要考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要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奠定基础。 八省、区、市招生案例 会议上,有8个地区介绍了今年中职招生工作经验。教育部以此作为案例,向全国推介。 重庆市高度重视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对“推动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战略和改善民生、稳定就业的作用,把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了系统的筹划和有力地推进。一是重视中等职业学历教育。今年起,对所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城乡学生全部免除学费;农村学生户籍全部转为城市户籍。二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将“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富裕服务工程”、“为扩大城镇就业、再就业服务工程”、“为地方产业发展服务工程”、“为库区移民服务工程”服务,作为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功能的重点,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再就业培训、库区移民劳动力培训。 河北省教育厅与省委组织部、省农办联合发文实施的“农村改革发展带头人”和“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将农村职教的生源结构由学龄人口扩展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将教学实践基地建在农民的果园、大棚、养殖场和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实行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把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办到农民家门口。专业根据当地的优势产业来设置,教学按照实际的生产过程来安排,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和学分制教学制度,教师巡回走教,学生就近走读,边系统学习,边实习实训,边发展生产,同时带动群众依靠科技致富。面向青年农民、农村基层干部、退转军人等生产、生活在农村的人群开展“送教下乡”,有效拓宽了职业教育招生范围和服务面向。 广东省通过建立一套高效的招生管理机制,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成立由教育、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部门组成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省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和技工学校招生工作,推进统一招生部署、统一招生宣传、统一组织输送生源的“三统一”招生工作平台。围绕广东省委省政府“双转移”(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战略要求,制定中职教育“转移招生”政策,要求省属和珠三角中职学校每年安排不少于30%的招生指标专门招收粤东西北地区学生。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参与,高中阶段学校、初级中学各负其责,以县为主形成“政府组织、教育主责、部门联动、镇村参与”的行政组织实施工作机制。建立初中防流控辍专项督查制度,主要检查欠发达地区对初中三年“防流控辍”工作的执行落实情况,建立初中学校及校长“三率”(辍学率、升读高中阶段学校率、及格率)考核工作机制。广东省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秩序的意见》,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加大查处违反招生政策的行为。成立督查组,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招生工作落后市县的督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