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贯穿职业教育相关问题的主线。国内外学者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认识,因出发点、角度和方法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组织边界理论为审视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提供了有价值的视角,对解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问题有重要指导作用。 一、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 罗恩·阿什克纳斯认为,组织必须要正视并改造四类边界,即垂直边界、水平边界、外部边界和地理边界。他指出,边界是存在于不同组织之间的障碍,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跨越”这些障碍就会导致组织反应迟钝、不灵活、缺乏创新,从而影响组织间的合作效果。[1]以这一理论考察职业教育,可以看到,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院校和企业是不同的组织,两者之间存在着清晰的边界,各自有着不同的组织目标与利益追求,在开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它们存在着冲突,要使职业教育得到发展,需要重视并跨越彼此的边界。 国内学者姜大源最早提出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并认为“‘跨界’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特征。”职业教育跨越了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是一种职业跨职业与教育的活动。他认为,职业教育所强调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对跨界教育的最好诠释。以工学结合为例,其“跨界”属性表现在:学生在高职院校以受教育者身份,根据专业教学要求接受以理论知识为主要的教育,而在企业岗位或校内工厂则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相关实践工作。职业教育发展必须打破单纯企业培训或学校教育的思维,形成系统集成思维。 二、职业教育的跨界类型 确定组织边界对院校和企业来说十分必要。院校和企业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参与方式、发挥着不同作用,如果没有组织边界,两者便不能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职业教育的组织边界有不同的结构,目前,罗恩·阿什克纳斯提出了四种类型,即垂直边界、水平边界、外部边界和地理边界。然而,这种划分方式还难以充分说明院校与企业的关系。本文试从物理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的视角来审视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 1.物理边界及其影响 院校和企业最明显的物理边界表现在两者不同的空间分布。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边界的使用是工业革命初期工匠们协调生产的一种手段。工厂本质上是由不同房间中不同工匠的工作“构架”而成的。物理边界是区分不同工厂的有效手段,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院校与企业也具有明显的物理边界。 近年来,为满足高校扩招和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各地纷纷建立大学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在建和建成的大学城已有90多个,涉及27个省(市)。[2]每个大学城容纳的师生人数少则三五万,多则十几万,规模相当可观。同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各地工业园区也大量涌现,在各地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样,院校和企业被人为地隔开。物理边界的存在使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等教学模式难以有效实施。[3]目前,不少高职院学生只能选择异地实习实训,比如南京市的高职生多被安排在无锡、苏州、昆山、上海、深圳和北京等地的企业实习。尽管物理边界的划定对企业和院校自身来说,有利于明确各自的功能、角色和责任,并有效控制和使用各种资源,使得其成员能有效扩展专业技能。但这给院校与企业沟通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困扰。对此,国内也有像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打破企业与院校物理边界的有价值探索,但还只是个案。 2.社会边界及其影响 社会边界是区分不同组织的主要标志,它是存在于“相异性”和“同一性”之间的界限。正如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所说,“组织的使命必须是单一的,否则,其成员会感到困惑难解”,“只有专一的使命,才能使组织具有凝聚力和创造力”。社会边界明确了组织的社会分工角色和其创造价值的形式,构成了组织经济活动的前提。社会边界的作用在于提醒社会成员其集体身份,对组织成员行为准则的确立至关重要。 职业教育首先是教育,其使命无疑要以培养人才为主,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但是,职业教育有其特殊性,即要为社会生产、管理和服务活动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国内不少高职院校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宏观战略和职业教育的本质认识不清,固守于对教育的共性认识,简单地追随研究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突出表现为:一是在教师管理与激励方面,重理论教学与科研,轻实践技能与操作,对教师的考核,除规定教学工作量,还要求必须发表论文和承担科研任务;二是高职院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往往通过为期几天的短期培训拿到所谓的“双师”资格,不愿意去企业深入学习生产技能;三是未组建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构成的兼职队伍。 以此同时,当前由于多种原因,企业开展职业教育活动难以得到相应补偿,并且接收职业院校师生参与生产活动中会增加额外支出。这使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目前,很多企业之所以参与工学结合、吸纳高职生顶岗实习的目的主要是订单任务驱动。由于经济周期变化,企业生产经营会有起伏,在订单增加时,企业乐于以工学结合的名义接收大量学生,作为应急之用,而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重视不够。 3.心理边界及其影响 心理边界指那些促使群体进行交流、做出行为以及加深集体成员对特定事物理解的特定术语和符号。不同组织特定的认知方式、学习与文化氛围对员工的行为和心理具有深刻影响。企业与院校的合作要面对的问题表现为:企业员工更为关注产品质量、技术提高和市场销售状况,而学校教师则更关心教学质量、学生就业以及个人职称晋升,对社会环境变化敏感度较低。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时,能深切感受到思维方式的差异。高职院校教师倾向于认为企业员工功利性强、理论基础薄弱。由于这种心理边界的存在,院校师生和企业员工在共同开展职业教育时容易产生排斥心理。 就企业而言,这种排斥在工学结合实践中表现为:一是戒备心理,不少企业在开展工学结合时,不让学生真正接触业务顶岗工作,认为这会影响企业的工作和效率,同时也担心账务、合同、方案、客户等商业秘密外泄。出于这一考虑,企业很少提供机会让学生做具体业务工作,更难保证学生在相关岗位轮岗以及接触到完整的工作流程,这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出于相同考量,企业对教师参加挂职锻炼也缺乏热情,教师难以找单位挂职。二是私利心理,有些企业为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或其他目的,虽接收学生参与企业生产活动,但并无真实岗位提供给学生,实习最终只能是走过场,学生学不到真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