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物流人才需求规模逐年增大,特别是随着国家出台《物流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之后,国家对物流业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提升。目前,尽管全国能够提供物流教育的正规高校已达200多所,职业及各类培训教育也发展很快,但仍无法满足需求,物流人才已被列入我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1]。我国的物流人才现状是:一方面,低层次、操作层面的物流人员相对饱和;另一方面,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综合运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2]。 因此,我们必须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合理规划,尽早解决人才供需方面的矛盾。而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我们在不断扩大物流人才培养数量的同时,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如何提高物流人员的管理实践与操作技能是培养的关键问题。在这一方面,尽管我们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目前的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仍有较多问题需要完善;另一方面,从国内外物流教育的研究现状来看,国内有关物流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较多[3][4][5],但主要集中于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而国外有关物流教育的研究成果,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针对现代物流教育的研究成果较少[6][7][8][9]。因此,我们需要寻求新的运作模式来解决我国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是校企合作的产学研模式中的主要问题。 为此,本文首先对我国目前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校企合作的产学研模式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围绕提升产学研相关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效率的新模式——“建立区域联合物流人才培养实践基地”进行着重分析与研究。 二、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基本问题简析 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物流人才需求,我国的物流人才培养单位和各类培训机构不论在数量、质量以及培养效能等方面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培养机构配置、培养方案规划、培养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建设以及实践平台搭建等方面仍存在着制约培养效率提升的问题: 1.学历教育方面 目前有2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与物流技术的本科专业,并在本、硕、博等各学历层次进行了物流人才培养,但培养单位数量不足、水平参差不齐、院校地域分布不均衡等现象仍较为明显。 图1为我国本科层次开设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专业的院校数量分布。可以看出,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数量远高于开设物流技术专业的高校数量。其原因是,一方面,物流技术专业的开设需要有较强的技术及实验设备基础,而拥有这些基础的高校数量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大多是基于相关经济管理专业展开的,拥有这样基础的高校数量相对较多。这一现象一方面反映了物流专业设置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物流人才培养在学科体系建设、培养方案设置等方面的不均衡性。
图1 我国本科层次开设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专业的院校数量分布 从地域分布来讲,北京、上海、广东、山东、辽宁等省市开设物流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数量较多,而其他地区相对较少,反映了培养机构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同时,在大多数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中,以物流专业为核心专业的较少,大部分是传统工科院校相关专业的转型与延伸,如交通运输、海运、物资等类别的院校。从对物流专业的重视程度来讲,综合类院校数量较少,理工类院校较多。此外,高等院校在硕士、博士等高学历层次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较多,主要有: (1)国家没有在研究生层次独立设置物流专业。目前的硕、博士等高层次物流人才培养主要是在几个相关专业中展开,如管理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以及工商管理等,其他专业展开的较少,如图2所示。
图2 我国高学历物流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分布情况 (2)在开展物流方向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所占的比例较大,而工商管理所占比例较小。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一方面与物流相关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因此很多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围绕物流与供应链方向展开。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选择该方向进行研究的数量较多;另一方面,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偏重数理推理及理论创新的专业。多数物流方向的研究出于该专业的现状反映了高学历层次物流人才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重视理论探索与理论模型的创新,而相对忽视物流理论的实践运用能力。 (3)高学历层次物流人才培养这种专业方面的引导偏差是和当前的培养机制密切相关的。目前,很多研究生层次的物流人才对自己的就业前景认识不够明确,因而在进行研究方向定位及论文选题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多数学生在选题时往往寻求热门方向、导师认可方向以及易于发表论文的方向进行操作,导致选题过程的被动性较大,无法与自身的知识结构、学科偏好以及科研能力相匹配。图3所示为美国物流从业人员的本科及硕士相关专业分布情况[6],可以看出,在发达国家,从事物流领域的专业人员大部分是以工商类为基础的,这一现象对学历越高的物流从业人员而言体现的越明显。而在我国则表现相反,从事物流领域的专业人员大多以工程类为基础。这是一个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之间矛盾在学科基础上的反应,这种现状必然制约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效率及培养模式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