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171(2010)06-0003-008 一、国内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比较研究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投资驱动型。1978-2003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88.8%,即使是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相对较低的浙江,也达到80.1%。 具体分析,长三角地区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从1978-1993年左右,以要素转移为特征的投资驱动阶段。这一时期处于我国工业化与市场化的起步阶段。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离土不离乡”等政策为长三角农村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乡镇土地通过“无偿”或低价的形式成为工业建设用地,推动了低价工业化。农村“廉价”的土地和剩余劳动力大大节约了工业化成本,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快速向工业转移,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进程,长三角地区率先成为世界“大工厂”。 二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地方政府推动为特征的投资驱动阶段。20世纪90年代,在长三角地区出台优惠政策及其良好发展前景的吸引下,外商投资开始向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转移,有力地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由于财政分权制度的实施,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的“投资饥渴”使得经济增长的投资驱动特征更为明显。特别是2001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投资更快,2001-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24.5%,比全国年均增长20.9%高出近4个百分点。但同时,反映技术进步的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十分微弱。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跨过了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在向工业化后期转变,随着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增长主体及发展方式的诸多变化,发展模式转型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课题。 2.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趋势。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近年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逐步从生产要素合作向体制与机制深度合作发展。区域内各城市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统一规则下,进一步打破行政隶属分割状态,从更深的层面推动了区域一体化进程。首先,区域合作在要素层面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城市间要素的合作目前已进入务实阶段。为了定期协调城市间经济合作的重大事宜,长三角区域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十六城市经济协调会”。重点在交通、信息、规划、科技、产权、旅游、港口、通关、人才、“一卡通”互通等多个具体领域进行了区域一体化的试点。其次,共同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快。共同市场作为要素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平台,是长三角区域各城市一直迫切关心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围绕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建设长三角信用体系、实现区域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相互融通的区域经济功能与服务体系、构建人才市场等方面进行了协商与合作,促进了各种要素在区域内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再次,区域合作开始向以制度层面为核心转变。近年来,体制与机制因素逐步成为阻碍长三角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长三角区域各级政府通过两省一市省(市)长会议、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长江三角洲十六城市经济协调会、各职能部门的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等四个层面的制度合作,制定一系列公共性、协调性的区域政策,努力寻求体制与机制的重大突破,发展长三角区域生产力。从制度合作发展趋势看,长三角区域将在大交通制度、大城市群制度、大分工的产业制度、大环境与资源配置制度、大保障制度等五大制度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二是二级城市群逐步突起,城市体系结构日趋合理。在形态结构上,以上海城市群、南京城市群、杭甬城市群为代表的二级城市群将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城市体系发展的总体框架。上海城市群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嘉兴、湖州等区域,形成了“1+5”的区域格局;南京城市群主要包括南京、常州、扬州、镇江、泰州;杭甬城市群主要包括杭州、宁波、绍兴、台州和舟山等城市,形成“2+3”发展格局。长三角城市群城市体系将以长三角区域城市群为特征,与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相结合的现代化四级城市体系。这一城市体系是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长三角的产业龙头引领作用,强化资源优化配置和实施产业分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设集约型城市,构建经济发达、社会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体系。 三是上海的龙头地位进一步确立,“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共识。一个经济区域在国际上是否有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首位城市的经济实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仅进一步确立了上海的核心地位,而且使区域发展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四是构筑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成为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必然。首先,加快提升要素素质,努力实现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要素基础的手段有:加大教育投资,积极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快知识和技术积累,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等。其次,注重增强创新能力的产业路径选择。针对长三角区域产业特征,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对于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要求较高的信息、生物、海洋、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战略性产业,要侧重原始创新,集中资源,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在关键技术、关键领域重点进行突破。再次,增强创新能力等软实力。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和管理、组织方法,提升商务、管理、风险投资、股份、专利方面等的技术水平,建立符合长三角区域实际的技术标准体系。复次,营造增强创新能力的软环境。加强制度、政策、法律、文化、市场条件、投融资环境、知识产权服务、中介服务、技术基础设施等软环境,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宏观发展环境。 五是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升级。首先,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长三角区域将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发挥长三角区域现代服务业在全国的比较优势和引领作用,扩大资源的优化配置范围,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推进服务业重心向高端转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强长三角区域内体制、机制的对接力度,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统一政策。其次,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面对成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总体定位,长三角区域将瞄准世界水平,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相结合,大力开发和引进制造业先进技术,以“一核六带”总体布局为指导,统筹规划长三角制造业空间布局,形成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各具特色、协作配套的区域产业群落,以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集群的形成为突破口,提升电子、汽车、机械、钢铁、船舶、石化等支柱产业的竞争力,加快高新技术对纺织服装、建材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以及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再次,高科技产业的地位日益突出。长三角区域将依托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以开发区和高科技园区为载体,通过营造良好的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加大投资集聚,引导和吸引社会资本更多地参与高科技产业发展,积极探索从消化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向原始创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