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和综述 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住房保障是学者研究较少的一个问题。虽然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家庭在住房建设方面投资加大,住房数量有所增加,住房质量也有所改善,但是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的住房水平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改善农民目前的住房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农村居民住房现状和我国现行农村住房制度的分析,对我国农村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建议。 住房保障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经历了以下演变过程。Pigou(1912)的经济福利理论[1]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Burgess(1925)在解释芝加哥住房格局时提出了住房过滤理论[2],成为后来的学者研究住房制度的基础。随后,Ohls(1975)建立了住房过滤模型[3],解释了住房市场的运行机理。而McDonald(1997)等人进一步结合区位条件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对这些模型进行了修正[4],使住房理论更加完善。斯帝芬·帕德尼(1991)探讨了中国城乡住房差别问题,认为中国有双重住房制度,农村是家庭负责建造和维修自己的住房,城市是由企业负责建造、维修和分配住房,这一制度在某些方面类似于英国农业中的连带式住房建造。并比较了中国城乡住房的消费支出和城乡住房面积:城市居民住房支出仅占其总支出的3.10%,而农村居民自己建造住房的支出则占其总支出的41.92%;在1982—1989年间,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从5.6平方米上升到9.2平方米,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从10.7平方米上升到17.2平方米[5]。 对于我国农村住房保障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我国农村住房状况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李永芳(2002)研究了我国农村居民居住方式的历史变迁,提出当前农村居住方式变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住房、市郊农村私房买卖、村庄兼并、农村房屋建筑、乡村聚居环境等均须实行规范化[6]。于静波(1996)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住房消费,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已呈现超前趋势,超越农户家庭经济实力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住房消费,势必给家庭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损害农村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7]。易成栋(2006)对我国农村住房状况进行研究,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家庭住房状况较好,农村住房状况省际差距主要体现在人均间数、人均面积、平房比、购建房材料费用和住房设施状况方面。收入是影响住房状况的重要因素,除此以外还有自然环境等因素[8]。王瑛(2006)等人对我国农村居民住房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虽然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始终高于城市,但是从住房的结构类型看,人均钢筋混凝土房屋占居住面积的比例较低,居住条件尚待提高[9]。二是我国农村住房制度的研究。赵之枫(2001)从农村土地制度层面进行研究,提出应建立完善的宅基地有偿使用和出让制度,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10]。赵之枫(2003)通过研究城乡二元住房制度,分析了农村住房制度对农村住房建设的影响,提出了改革农村住房制度的建议[11]。刘清华(2003)分析了现有农村住房制度的利弊,归纳了农村住房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农村住房制度改革的可靠保证与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建立农村住房公积金制度来对农村居民住房进行保障等。三是对建立农村住房保障体系的研究。聂华林等[12](2006)对西部农民住房保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立西部农村住房保障制度的总体构想与建设目标,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建设的三种基本模式,并从土地产权关系、资金筹集、农村住房建设优惠政策、农村住房建设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13]。 二、我国农村居民住房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掀起了三次建房热潮。一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建砖木(瓦)房;二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平房改建楼房;三是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并进行装修。经过这三次建房热潮,农村居民的住房状况得到了很大地改善,但是与城镇居民住房状况相比,还是存在明显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逐年有所增加,而且比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大。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农村每年都保持有一定的新建住宅,虽然全国农村每年新建住宅面积逐年略微有所下降,但仍能够保证农村人均住房面积逐年有所增加(见表1)。1996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1.7平方米,在其后的几年间逐年有所增加,到2005年末已经达到人均29.7平方米,比1996年增长了36.9%。而住房价值也由1999年的每平方米157.57元逐年增加到2005年的每平方米267.76元,增长了69.93%。而城镇每年新建住宅面积虽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城镇每年新建住宅面积仍未超过农村每年新建住宅面积;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仍未超过农村人均居住面积。
二是农村居民住房质量有所提高。农村人均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面积由1999年末的6.35平方米,逐年增加到2005年末的11.17平方米,每年增长21.81%,比1999年增长了75.91%。而农村人均砖木结构住房面积由1999年末的12.28平方米,逐年增加到2005年末的14.12平方米,每年增长0.21%,比1999年增长了14.98%(见表2)。
三是农村居民住房配套设施以及周边环境有所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是住房周边环境有所改善。2004年住房外有硬质路面配套的农户比重为49.6%,其中有24%的农户住房外有水泥路面,25.6%的农户住房外有石头或石板等硬质路面。其次是住房卫生条件有所改善。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监测公报数据显示,2003年有厕所的农户比重为89.5%,到2004年增加到89.9%,增长了0.4%。而2004年农村住户中有水冲式卫生厕所的农户占10.5%,比2003年增长了12.6%。再次是供暖条件改善。2003年有取暖设施的农户比重为40.1%,到2004年增加到41.5%,增长了3.5%。另外是使用清洁能源的条件有所改善。2003年使用液化气和电力燃料的农户比重为8.9%,到2004年增加到10.6%,增长了19.1%。最后是用水条件改善。2003年有自来水的农户比重为32.6%,到2004年增加到34.6%,增长了6.1%。而饮用深井水的农户占52.3%,比上年增加1.5%;饮用浅井水、江河湖泊塘等非卫生水的农户下降0.8%(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