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38(2010)04-0047-06 一 “经典”之后:故事,抑或奇观? 在传统的电影艺术研究与批评实践背后,通常隐藏着研究者“经典化”的理论冲动。按照传统艺术的评价标准,确立“经典”至少需要包含两个基本要件:其一是长时期的反复重读,以确保其艺术质量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其二,要有大范围的受众参与阅读消费实践,以确保该作品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可度。时间与空间的双重维度构建了传统艺术评价的价值坐标系统。显然,文学天然地符合这一价值评估系统,借助不断地重读与遴选,其经典化身份得以确立。而电影则属于一次性消费的产品,一次即时性的消费不足以确立其经典身份。在录像带、DVD等音像制品行业尚不发达的时期,一般观众不具备到电影院付费长期反复观看同一部电影的条件。由此,评判一部影视作品是否属于“经典”,逐渐成为电影专业领域内研究者垄断的知识权力。 从文化生产的历史机制来看,影视艺术作品与文学实现经典化的过程与方式几乎同构。对于影视作品,传统的研究者习惯于讨论它是否具备可读性。也就是说,我们通常会借用评判文学作品的方式来判断影视作品,进而采用一种文学记忆的方法来完成对它的故事性重述。此间,影像叙事和文学叙事两者是可以相互滑动的,是可逆、可循环的。但与此同时,介乎其间的媒介问题就自动消隐了,内中似乎并不存在从文学语言到影像符号的媒介系统转换困扰。也正因为如此,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研究者可以从容地运用既成的文学批评方法、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研究等手段介入影视艺术批评(当然,这并不包括特别针对影视文本的某些纯技术化分析)。 但是新世纪前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批评方式已经无法完全涵盖影视创作的多元态势,如主流叙事与非主流叙事、民族电影与跨国电影、文学、戏剧化电影与纯技术流电影,等等。同样,以文本和导演为中心的经典电影研究方法也无法涵盖影视艺术作品传播过程中的多层分化,以及由此衍生的电影融资、制作、发行、放映和消费等课题。当然,此处需要进一步加以限定:经典研究针对传统的电影产业市场依然有效。然而,随着P2P(Peer-to-Peer)技术在网络世界的普及,互联网的开放共享观念对文化产品的专属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原有的电影市场观念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分化。在此情形下,电影研究者势必要直面新的文化现实,并给出富有成效的回答。 更大的挑战似乎还在后面。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技术的发轫与勃兴,以及在新世纪初完成从VRML到X3D的成功转换,数字3D技术获得迅速发展的市场窗口,实现了从高清影像向超高清影像的飞跃。限于技术条件,目前在市场上风头正劲的3D电影,依然需要观众戴一副厚厚的眼镜来面对大银幕。如果说这副眼镜在象征的意义上,成为横亘在经典电影观看与3D观看之间的一个界限,让传统的电影创作者和研究者暂时松了一口气,认为风靡全球的3D电影并非电影叙事的常态,亦非电影未来发展的大势[1],那么,一旦裸视即可欣赏立体影像的3D技术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批量转化,并在不久的将来以压倒性优势统治院线票房时,面对扑面而来的视觉奇观,如果我们不选择紧闭眼睛或视而不见,那就只能理性地面对它,在“思想匮乏、内容空洞”之类的虚弱抨击之外,重新思考技术变革带给电影理论的深远变化,进而寻求新的研究落脚点与阐释的合法性。 从创作的层面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流叙事开始从传统的文学叙事逐渐转向了影像叙事。巴拉兹(Balzs)曾经指出,随着电影的出现,新的视觉文化开始取代印刷文化。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也认为,以后的世界将会被图像所把握。诉诸视觉享受的影像叙事及其思维模式与文学化叙事当然存在诸多的交集,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或者忽略,视觉性思维也具备故事性思维所无法替代、难以解读的盲区。因此,单向度地使用故事性思维的标准来要求影像叙事,在当前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 与此对应,目前国内的电影研究依然大量地集中于作品故事性的考量。如果作品的故事性“达标”,接下来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讨论其视觉表现与影像逻辑。按照这种观点,视觉性元素是为文学性服务的,影像视觉景观只有建构在合乎理解的故事逻辑之上,两者才能够相得益彰。一旦其故事性不“达标”,矛盾就随之产生:作品呈现出的视觉奇观不仅不能为影片着色增光,反过来还极有可能被视为妨碍影片表达立意、题旨的“罪魁祸首”。这一切,都是以文学“经典”的内涵要求作为总体考量指标。当然,持此论点的研究者会发现他们拥有强大的理论阵营优势,他们反复提及《好莱坞怎样讲故事》的开篇第一句话:“首先,必须理解故事”,[2]也可以在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的著作中随处获得类似的观点支撑。[3]然而问题在于,一旦创作者发出“不为经典谋”的反诘,而接受者也同样开始抱着娱乐大众的轻松心态来消费影像,批评者念兹在兹的“故事性”立场就会被自动边缘化。《大内密探灵灵狗》、《月光宝盒》等一系列经不起情节推敲的“烂片”其口水与票房齐飞的悖论式情形,多少也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