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中国大陆电影业盘点2009年取得的成绩,全年故事片产量456部,票房攀升到创纪录的62.06亿元,综合效益高达106.5亿元,并迈入“黄金机遇期”①,与此同时来自好莱坞的大片《阿凡达》却以其空前的全球票房奇迹给我们以巨大的震撼。这种既喜又惊、喜惊交集的复杂情形,促使我们对中国大陆电影的软实力现状及其未来,做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思考。为使论述更加集中,这里不妨聚焦于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中国大陆大片、也即中式大片上,尝试为中国大陆电影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一)中式大片及其软实力状况 电影中的“大片”一词,英文为blockbuster,最初为军事术语,指一种重磅炸弹,现在这个词被引申来指某个人或某件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或引发巨大的轰动,特别是指文艺界一些引起轰动的电影、歌曲、剧本等。汉语领域中的大片概念大约源于1994年首部进口分账影片《亡命天涯》。其后,1997年卡梅隆执导的《泰坦尼克号》(该导演即是后来《阿凡达》的导演)在中国产生了大片特有的巨大轰动效应。而随着台湾导演李安的华语电影《卧虎藏龙》(2000)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并在全球引发华语大片轰动,此后大片概念在中国电影界和观众中流行开来。 电影中的大片概念,并没有一个恒定的标准界说,一般指那种通过大投入、大明星、大制作、大营销等手段制作出来并获取高票房的影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电影资金投入在逐年增长,因而大投入的资金标准也在上升,由此是否属于大片也是相比较而言的。中国电影中的大片或中式大片概念,有时又称中式主流大片,并不完全是从商业或市场上着眼的,而是倾向于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的综合,是指那种通过大投入、大明星、大制作、大营销等手段制作出来并获取高票房的传达中国主流文化的审美维度的影片。首部自觉的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内地大片或中式大片,当推张艺谋执导的古装戏《英雄》(2002)。随后几年间,中式古装大片创作一度成为热潮,2007年,冯小刚执导《集结号》给中式大片创作带来转折,从古装戏转向现代戏,从古典题材转向现实题材,标志着中式大片创作走向理性和成熟。 考察中式大片的现状,固然要看中式大片在国内观众中的效果,但更为重要的毕竟要看在国外观众中的效果,因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概念主要是针对他国而言的。自2003年以来,中式大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统计,2009年共有48部国产影片外销,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达27.7亿元(人民币),较2008年增加了2.42亿元,增长近10%;全年累计有315部次中国电影参加了境外119个国际电影节,其中68部(次)在26个电影节上获得80个奖项②。中式大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受到外国观众的欢迎,国际市场有了新的开拓,商业价值也趋于提高。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电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逆差状态,影片的海外竞争力仍然偏弱,与中国贸易大国和文化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从贸易统计数据来看,据国家商务部服务贸易司2008年统计报告,2007年中国电影、音像出口金额达到3.16亿美元,较2000年增长3.05亿美元。虽然中国电影、音像出口增长幅度很快,但总体而言,其在国家整个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相当有限,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金额为1216.54亿美元,其中电影、音像出口所占的比重仅为0.3%。另外,从贸易收支差额来看,2000年到2006年间,中国电影、音像的出口金额一直低于进口金额,贸易收支很不平衡,贸易逆差现象相当严重③。从衡量电影业绩的风向标——票房收入来看,近些年来,全球电影票房总额中,九成以上属于美国好莱坞大片及好莱坞与欧美合拍片。2008年美国电影全球票房收入达到281亿美元,其中国外市场票房收入达到183亿美元。与之相比,虽然国产影片海外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逐年上升,但在全球电影票房总额所占份额连百分之一都不到,与美国等影视强国的差距很大。另外,由于渠道控制和市场经验方面的不足,很多中国影片是以低价卖断版权方式交由国外发行中介企业代理销售影片,产品出口的盈利能力并不理想④。2008、2009年中国电影获得了持续的丰收,上述局面有所好转,但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二)中式大片的经验与教训 目前的中式大片发展战略在赢得社会公众方面成效显著,逐渐扭转了《泰坦尼克号》以来唯外国大片是从、消极观看国产片等不利局面,重新树立起公众对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价值体系的自信心,这样的局面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积极向好的。 为此我们简要归纳了近年来中式大片的成功经验:从创作上看,中式大片已经摸索出一条主旋律片、艺术片和商业片三型互渗的电影美学道路,特别是在主旋律应当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方面取得了共识。《集结号》、《梅兰芳》和《建国大业》是其中的成功范例。从在观众中的社会效果看,中式大片已初步形成在通俗故事中蕴藉民族主流或核心价值理念的美学传统。《集结号》熔战争场面的惊险、军人的英勇气概和民间正义诉求等于一炉,激发了观众的观影激情和社会和谐诉求,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特别是《建国大业》把强烈的主旋律理念同中国观众内心浓烈的历史兴亡意识交融一体,再加上投合了大量年轻观众的明星交流愿望,从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当然也伴随争议,但毕竟体现了它的影响力)。从资金投入方式看,中式大片已经探索出了中国独资、中外合资、民间融资、大陆香港合拍等多重电影投资渠道,并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投资环境,这对于我国电影产业的又快又好发展是重要的进步。从电影管理机制看,我国电影管理部门已经在电影指导、审查及监控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这对于国产大片的持续发展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