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类型电影的定义以及类型电影研究的方法等问题,是近年来大家所热衷讨论的,这篇文章试图对这两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什么是类型电影 郑树森在他的《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一书中说,类型电影是一种“带有文化性质的工业制作”,或者说是一种商业化生产的产物,它是生产者按照消费群体的口味精心制作的商品。①美国好莱坞有一种将新片在尚未公映之前进行测试的制度,根据影片在观众中测试的结果调整影片中人物的行为、故事的结局,乃至某些细节等等,换句话说,是观众的口味决定了类型,他们对影片中某些因素一而再,再而三的需要,使这些因素不断重复出现,成为了一种样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类型。但是,这些为观众们所喜好的因素并不能用一个固定的系统来规范,这一方面与个人的差异有关,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因此他们的喜好自然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也与个体不同的需求有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不同状况之下可能选择完全不同的娱乐对象;另外,商品的制作者也参与其中,为了使商品具有更大销售量或面对更多的消费群体,他们往往将不同类型因素混合在一起,以求得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类型电影,一种是类型因素较为单纯的影片,一种是类型因素复合的影片。 类型因素单纯的影片往往拥有相对明确的观众群体,如歌舞爱情片,它们的消费群体相对集中在女性;如战争片,它们的消费群体则集中在男性;家庭伦理片可能比较适合成年观众;摇滚音乐片则可能吸引较多的年轻人。类型因素复合的影片往往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如成龙的功夫喜剧,同时面对动作片的爱好者和喜剧电影的爱好者;希区柯克的悬疑惊悚片,同时面对悬念推理片的爱好者和恐怖惊悚片的爱好者。麦特白因此说:“一种类型的规则与其说是一套文本的成规与惯例,不如说是由制片人、观众等共享的一套期望系统。”②这里所说的“一套期望系统”,具体到电影中便是构成类型的那些关键要素,麦特白称其为“类型元素”。 当知道类型电影是围绕类型元素组织生产的影片后,我们就应该关心究竟是哪些元素造就了类型电影。这些元素看似简单,比如恐怖片的核心因素自然是恐怖,战争片的核心因素自然是战争,歌舞片的核心因素自然是歌舞……但我们却没有办法将这些元素归入一个系统之中。恐怖是人的一种感觉,人们在娱乐过程中需要唤起这种感觉,因此在恐怖片中会有那些使人感到恐怖的元素存在;但是战争无论如何都不是一种人类所需要的感觉,对于这一类影片来说,战争是其表现的一个事物,或者说题材;歌舞片一定要有歌舞的元素,否则不成其为歌舞片,但歌舞既不是一种感觉,也不是一种题材,而是一种艺术表现的形式……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构成类型电影的元素可以来自各个不同的方面,既可以是个人心理的(如恐怖片),也可以是社会的(如政治片);既可以是对叙事题材的要求(如战争片),也可以是对表现形式的要求(如歌舞片);既可以是地域的(如西部片),也可以是时间的(如历史片);既可以是天马行空的奇想(如魔幻片),也可以是有根有据的推断(如推理片)……构成类型电影的似乎是一个庞杂的大众文化范畴,在这个范畴中,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伦理、道德、艺术、历史等等都在扮演自己的角色,这些角色几乎无一例外地跻身于电影的故事与形式之中,它们变成了某些人(或群体)喜爱的因素,变成了他们出钱购买的欲望,也就是变成了类型电影的核心元素。在麦特白看来,由于类型的区分“互相交叉和互相重叠”,因此“类型元素”同样也是“交织合并”的。③这样一来,类型元素也就变得混沌而不可知,这样的说法对于类型电影的研究来说显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但是,如果能够从观众欲望促成类型电影这一视角来探索研究的话,我们便把电影的类型元素与人们的欲望和潜意识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由此,我们也看到了构成类型元素的核心所在,这一核心便是与人类欲望相关的某种电影的表现。由此,我们似乎可以从纷乱杂陈的类型电影现象中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人类的欲望被压抑而成为了不能被正面展示的潜在意识,这一意识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予以曲折呈现,当某些呈现刚好能够满足多数人的某种潜在欲望的时候,便会引起群体性观影现象,这一现象最直接的后果便是使制作者盈利,也正是盈利刺激了影片的制作者如法炮制,再生产制作类似的影片,提供类似的电影元素,这样便形成了电影的类型化生产,也就诞生了类型电影。由于电影类型元素的呈现必然是某种潜意识欲望的扭曲呈现,因此在表面上人们往往不能对类型元素的内在核心进行准确的判断,而只能进行粗略的估量。这就如同我们在观赏一个水果,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它诱人的色彩和嗅到它的清香,但却不能看到它坚硬的内核。——当然,对于水果来说,吃完了果肉是可以看到内核的,但是对于类型电影来说,欲望作为它坚硬的内核并不能被人们清晰地看见,因为它并不存在一个物理性的“核”。而欲望之内核的存在,既是因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压抑了自身许多基本的欲望,也是因为人类对于周围环境的改造,使得许多欲望失去了发泄的渠道。另外,人们对于自身的认识,特别是对于自身心理状况的认识始终处在一个困难的境地,就像眼睛不能看到眼睛自身那样,哲学家将人们不能“看见”的现象归入“遮蔽”、“混沌”、“实在界”,心理学家则称之为“潜意识”、“利比多”等等,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人类观察的“死角”。这也是人们不能明白确定类型电影之中的类型元素究竟是如何构成的根本原因,因为人们能够看到的只是自身欲望的外化,也就是欲望与某一事物融合在一起之后的面貌,欲望的本身遁形其中。有些欲望(类型元素)可以比较容易地看到,那是因为其外化的程度较低,或者也可以说文明化的程度较低,比如说色情片,但是这样的影片往往不会成为我们讨论的对象。一般来说,有意义的讨论总是在艺术的范围之内,正如我们今天讨论电影,一般不会以卢米埃尔时代的影片为对象,因为那时的影片还只是杂耍,不成其为艺术(电影史例外)。今天我们所感兴趣的影片大多是那些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影片,换句话说,人类的欲望在外化的时候需要吸附某些文化的因素,使之具有某种变形,而不是赤裸裸,这样的欲望才能够成为某种类型的元素。因此,类型元素是一个介乎于欲望与类型表象的中间概念,当一个欲望被简单外化,或者说被一次性改造变形之后,便可以成为电影中的类型元素,如前面所提到的色情片,其类型的元素无疑是与人类性欲相关的表现。如果质朴的欲望被多次改造变形、被复杂地、扭曲地外化,这时呈现给人们的便是看不到其内核的“水果”。比如说爱情片,我们从理性上可以知道爱情与性欲相关,但是性欲的内核在多次改造变形之后,被赋予了伦理色彩、民族色彩、地域色彩、政治色彩等等,其基本的类型元素已经看不见了,或者我们也可以说,其坚硬的内核已经被软化,已经被次生化,繁衍出了多种不同形态。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类型元素其实是一个在变化中的概念,它处于人类欲望和类型表现之间,在某些赤裸裸的色情片、暴力电影中,其类型元素靠近欲望,在爱情电影、伦理电影这样比较泛化的区分中则靠近某些类型的表象。因此,讨论类型电影在某种意义上便是讨论那些类型元素相对清晰的影片类型,或者说类型元素需要具有一定的“坚硬度”,过于靠近两端的做法都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