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中国电影产业与市场规模面临急剧扩张的态势。全行业已基本走出上世纪90年代的低谷,驶入一条高速稳定发展的快车道。与此相应,沉寂多年的电影批评也仿佛重获生机,呈现出一派众声喧哗的热闹气象。从2008岁末到2010年年初,各路媒体与影迷围绕《投名状》、《非诚勿扰》、《赤壁》(上、下)、《梅兰芳》、《南京!南京!》、《三枪拍案惊奇》、《建国大业》、《2012》、《阿凡达》和《孔子》等热门影片,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舆论争鸣乃至网络“骂战”,原本冷清的电影批评再次成为大众文化的热门领域。此次影评的“复兴”,其最主要特征在于网络媒体平台与普通网民广泛参与所构成的民间化或“草根化”趋势。这无疑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至少扭转了传统影评过于权威化、精英化、而大众影评屈居陪衬和边缘的大一统格局,使电影批评话语权真正回归了民间、回归了大众,成为一种表达多姿多彩的民间智慧与美学诉求的公共言论空间。 然而,在对此表示认同和肯定的同时,我们又不能不对这种草根影评所暴露出的非理性化和无序化趋势抱有一种困惑和忧虑。作为一种专业性较强的批评实践,影评写作必然要求写作者拥有相当的学术品格和知识理性,影评的价值高低往往在于它是否能为与当下电影总体现实相关的电影作品、电影现象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一种相对切实有效的事实陈述、因果阐释、逻辑思考和价值评判。如果从这一标准来检视今天网络影评的“草根化”趋势,则难免给人以言不及义、隔靴搔痒的印象。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话题,对时下影评的独特文化面向做一探索性的思考和辨析。 一、影评的媒体主导模式 简要回顾一下1949年以来的电影批评史便不难发现,六十年间,因写作主体的变化,中国电影批评可以被描述为以下三种模式。20世纪50—80年代初的影评是一种政治主导的批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最权威的批评通常来自夏衍、陈荒煤、张骏祥等专家型行业主管官员,他们往往在电影争鸣中扮演仲裁人的角色,面向大众发出具有宏观性、引导性的声音,为其他影评廓清“正确”的政治方向。80—90年代中期的影评,则是以钟惦
、罗艺军、朱大可等老中青批评家为代表的知识主导模式。他们大多是一些受过专业学术训练的职业批评家,基于各自不同的文化立场和观察角度,分别就电影现象展开不同思考,发出不同声音,为80年代的影评营造出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90年代后期至今,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大众传媒的兴起,影评主体逐渐由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转向了普通网民和草根影迷,影评的主要传播媒体也由过去的纸质报刊转到以互联网的专业频道、网络社区、博客、视频播客为代表的大众传媒上面①,电影批评由此从知识主导模式演变为媒体主导模式。 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市场化导向与商业化运作的生存现实,决定了其价值诉求必然与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脱不了干系,这也使得当下草根影评脱离传统影评的既有轨道,呈现出日益娱乐化、游戏化和肤浅化的新动向。如果说政治主导型影评主要服务于主流政治的教化与传播,知识主导型影评旨在从艺术、文化等知识理性角度对电影作品与电影文化展开美学分析与价值评估的话,那么,由大众媒体主导的影评,其首要任务很大程度上在于如何通过点击量的累积和信息流量的扩张来吸引人的眼球,为其自身获得更多的广告投放和更高的商业赢利。这就势必造成影评价值指针的倾斜,迫使原本追求科学理性精神的影评面临堕落为廉价吆喝的危险。 而这一点,又恰与近年电影投资结构和营销模式的转变不谋而合。近五年来,随着电影产业化、市场化趋势的深入,电影投资重心也开始从制片向营销倾斜,电影的市场营销成本占总制片成本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使得热衷炒作电影话题的各类媒体成为营销资本的新投放点。这一趋势迫使电影批评也被纳入电影商业运营的范畴,变成一种位于电影生产终端的促销手段。媒体上各种围绕电影展开的话题炒作,也顺理成章地成为电影生产力的组成要素,成为电影产品获得市场回报、进行电影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这种情形,正如韩三平所言:“中影集团与其拿1个亿拍3部电影,没有钱宣传,不如花6000万拍2部电影,拿4000万用来宣传发行。原来我们往往是敢于在制片投资,都不愿意或者不敢于在宣传发行上投资,这个思路或者理念完全过时了。”② 事实证明,电影投资结构的上述变化,对于推进电影创作与生产的市场化,促进电影消费的繁荣的确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这也促使电影营销与媒体炒作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将媒体平台打造成为被电影营销资本招安和征用的商业资源,使两者在资本运营上形成合谋的态势。不论是理论阐释还是感性赏析,不论是调侃、讥讽还是揶揄、谩骂,都毫无例外地纳入电影营销、推广乃至媒体炒作的环节,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影评原本所应秉持的学术理性,使之成为媒体大合唱中的一个声部。那些从媒体、发行商处获得酬劳的“影评达人”们,也正在异化为媒体、制片商、发行商的代言人。他们笔下的“影评”,几乎与泛泛的媒体炒作了无区别,其写作策略无非是极端化、情绪化、哗众取宠的文字加上人为制造的新闻话题和媒体事件,以此形成媒体热点,聚焦公众的注意力。这种“影评”背后,真正的主导力量乃是电影与媒体资本的合谋,而影评写作者的主体性,他们的话语理性、言说道德以及影评的学术品格则统统被抛弃或被悬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