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年伊始,对世界电影界来说最重要的事件莫过于影片《阿凡达》的上映。也许人们会问:对一个几个月前才发生的事件做出如此评介,似乎太过仓促?但我们以为,为了这一天,电影界实际上等待了100年。 影片《阿凡达》之所以引起我们的关注,不是它创纪录的票房收入,不是它的惊人特技,更不是所谓天人对话的传奇故事,而是它所展现给我们的新的视觉经验,新的审美体验,以至于对人类思维方式的重新认知,从而证明了法国思想家吉尔·德勒兹关于“大脑是荧屏”的思想,而“电影是什么”已经不再是艺术问题了。 一、电影技术:从模仿肉眼到超越肉眼 《阿凡达》使我们面临着许多令人沉思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从电影发展史的角度看,推动电影发展的核心因素是电影技术还是影片内容?《阿凡达》同时推出了3D版与2D版两个版本,结果3D版受到观众的狂热追捧,而2D版的票房则波澜不惊,显然是新技术的创新更吸引人。但也有相当重要的反对意见认为:所谓3D不过是一种特技,雕虫小技而已。 回顾世界电影史,同样的兴奋与狂热的追捧几乎都是由新技术带来的。1888年,法国人路易·勒普莱斯拍摄的《利兹桥》:“终于看到马车缓缓移动了……”;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到站》:“列车迎面而来,前进的火车头越来越大,在场的观众莫不大惊失色……”;1902年,梅里埃发现了“停机再拍”;特别是在1927年,《爵士歌手》宣告了有声电影的到来,每一次都令观众兴奋悚然,每一次都标示着电影新阶段的开始。但如果认为此种技术决定论太过片面、粗浅,而将技术看着是一种手段的话,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引起技术革命的背后动因是什么呢? 无论是勒普莱斯还是卢米埃尔兄弟,他们所追求的是将固定的照片变成活动的照片,是对现实社会、自然的再现与模仿,是人的日常观看能力的实现,是对肉眼的模仿。但实际上,电影技术的发展与这一切完全是背道而驰的。电影既不能再现现实,也无法模仿肉眼,当“停机再拍”的原理被发现时,已经昭示了蒙太奇的出现。而蒙太奇的问世,从根本上突破了电影机对肉眼的单纯模仿,从而表明,电影发展的结果一定是对人的肉眼观察能力的超越。由此回到海德格尔关于“座架”(Gestell)的命题:电影在技术层面的闸门一旦打开之后,这扇门就再不可能关上了,创新之道再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了。而最终,人“被改造”了,“人类(至少在其作为‘人力资源’的形式中)是技术的产品——或者更为确切地说,是技术之本质的产品。”① 这就引出了第三个问题:对电影技术概念的重新思考。 所谓电影技术,全都围绕光、影、景框、镜头、蒙太奇、声音等展开,而它们最终是在影像中实现的,也就是说,影像是技术的最后产物,是电影机器的实现。那么,电影机器是对人的模仿吗?显然不是。摄影机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独立性。电影工程师的理想是对肉眼的超越,而不是模仿。所谓模仿,只是假象。通常所说的“主观镜头”、“客观镜头”,既不是观众的主观性,也不是角色的客观性,所有的镜头视角,都是摄影机的视角,它可能假借了观众或角色的视角,但永远不可能掩盖其摄影机自身的独立性。“电影眼睛派”创始人吉加·维尔托夫早就发现了这一奥秘:“电影摄影机这只机械眼睛,把肉眼所见视为作弊学生夹带的纸条抛在一边,它在各种视觉事件的混沌中摸索着前进,任凭运动把它推来搡去,它只顾刺探自己运动的路径。它试着把时间伸长,对运动进行剖析。或者相反,吸收时间,吞食岁月,从而设计出一般肉眼无法企及的延长过程。”② 英国电影史家马克·卡曾斯在提到,电影本身具有一种令人魅惑的双重性,即电影镜头的功能不仅能呈现摄影机前的客观事物,也能表现出制作者本身的主观意识时说:“意大利导演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曾以‘自由间接的主观性’来描绘这种‘个人实现’的艺术的双重性质。另外,在法国哲学中有一种说法——第四人称单数——即捕捉到导演艺术这种神秘的创作特征:虽然是个人的,却是客观的,又没有意识。”③ 可以说,电影制作技术的创新是通过影像来实现的,而影像的基本特性是对人的肉眼功能超越,也即是对人的感知能力的超越。在这一过程中,人被重新塑造了。 二、“第四人称单数”是人的感知能力的延伸 从技术角度看,世界电影发展史经历两个重大的阶段:胶片阶段与数字阶段。数字技术的早期阶段,人们在影像上很难感受到这两个阶段的差异,但《阿凡达》的3D屏幕根本改变了人对影像的理解与对影片观赏的预期。德勒兹在《电影2:运动影像》专章讨论了胶片阶段与影像密切相关的三种信息系统:景框、镜头、蒙太奇。他认为,在胶片技术中,景框是通过取景获得的,景框是一个整体组合,它包含或密集或稀疏的视觉信息,如果说取景是一个对外界信息选择、排斥、闭锁的话,那么景框并不是闭锁的,而是向全体敞开的。所谓敞开性就是向“画外”的敞开。所以,在电影理论史上有“窗户说”、“画框说”之分,就是基于景框影像的敞开性而言的。这是一个物理上无限延伸的空间,但这种空间是在悬挂在墙上的一张幕布上展开的,因此是一个二维空间。它的现实意义是建立在生活于三维空间中的人类面对二维空间时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