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3D算是扎根了——至少好莱坞正竭力希望我们相信这一点。这次跟1950年代初不一样啦,他们说,那时候要戴笨重的双带定色眼镜,很不舒服,导致立体电影兴旺了几年就遭到终结。跟1980年代初肯定也不一样,那时候的放映系统是更简单的单带定色,但这种格式顶多就是用来拍一些惨淡的定向开发片(如《枪手哈特》[Comin' at Ya!,又译《来者不善》])或者一些才思枯竭的名片续集(比如《大白鲨》3D版)。 某些情况表明,这次制片公司可能是说对了。此次新一轮立体技术风潮——时间刚好是30年后,一个标准的革新换代时间间隔——靠的是全新的数码科技,基本上只需要按一下按钮,清晰、生动的三维影像就已经做好了。原来那些设备操作起来不比驾驶一辆12轮拖车来得轻松,现在随便从大街上找个人就可以用,只要他有一根手指头就行。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经济形势在催促新技术的革进。自爱迪生时代以来,笨重、脆弱、昂贵的35毫米胶片一直是工业标准,制片公司早就想把它们换成轻便的DCPs(数码摄影包)了,他们在向影院老板们竭力推荐数码放映机。但影院从这些昂贵的新装备上得到的利益可不像发行方那么多,所以他们对数码放映系统的反应比较迟钝,整个产业正举步维艰,这套新系统带来的成本压力是相当可怕的。 然而如果数码3D成为标准,影院就会被迫大力购进新设备,除非他们不打算放映最新的大片。单从票房收入上看,很难说清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成本投入有多大(福克斯公司宣称成本为2.3亿美元,坊间流传的数字是5亿),但卡梅隆的传奇如果能迫使主流院线转向数码,那么福克斯收回的可不只是那些前瞻性的投入(以及整个行业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就这样,制片公司开始争先恐后地推出3D片——其中除了《飞屋环游记》(Up)、《阿凡达》、《圣诞颂歌》(A Christmas Carol)等拔山扛鼎之作外,也不乏恐怖片《我的血腥情人节》3D版、《死神来了》3D版(The Final Destinationin:3-D)或者音乐会纪录片《乔纳斯兄弟:体验3D音乐会》和《和戴夫·马修斯乐队一同体验非比寻常的3D世界》等意图分一勺羹的小制作。在制作大片的同时,还要用小制作把整个流水线充分利用起来,只有这样好莱坞才能把立体电影变成寻常玩意——就像声音和彩色那样,把它变成一种标准,一个习以为常的观影元素。 一些观察家表示,希望《阿凡达》能成为3D电影的《爵士歌王》,一次彻底改变产业模式的革命。不过,多亏了唐纳德·克拉夫顿(Donald Crafton)这样的史学家,我们现在知道《爵士歌王》一夜之间让整个行业旧貌换新颜的事不过是媒体的幻觉: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耗去了多年时间,没有哪一部影片扮演着决定性的作用。的确是这样,在教科书里,电影史就是一系列突破性的进步,一转眼就有了声音、彩色、宽银幕和3D的“革命”,这些不过是在西方文化里泛滥成灾的进步论神话而已。 黑白默片不是哪个人一手创造的。在那些维多利亚时代的电影发明家们心目中,制作让人身临其境的电影一直是最高理想。在雷伊·佐内(Ray Zone)那本引人入胜的历史著作《立体电影以及3D电影的源起1838-1952》中,色差3D技术——将左右眼看到的画面分别用红、蓝镜头进行过滤——的发展可以一直追溯到电影尚未降生的19世纪初,当时是在魔灯秀上使用的。 在众多先驱者中,美国的爱迪生、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以及英国的威廉·弗莱斯—格林(William Friese-Greene)都把电影设想成一种有声音、色彩、景深的东西,并且都针对这些设想进行了实验。埃德温·S.波特(Edwin S.Porter)在这方面居功至伟,他于1915年6月向媒体展示了他的色差系统。“画面比以往有了显著的提高”,《移动画面世界》杂志的林德·德尼格(Lynde Denig)说(引自雷伊·佐内著作的引文),“在场的许多观众认为自己见证了一个电影现实主义全新时代的到来。这个发明什么时候能应用在主流电影市场尚不得而知,不过波特先生相信在这样一个进取的年代,那一天为时不远了。” 事实并非如此。类似的实验仍在继续(史料中未曾记载波特的计划为什么没有了下文),1922年9月27日,导演、制片人、摄影师哈里·K.费娄(Harry K.Fairall)为媒体放映了第一部色差全长片《爱的力量》(The Power of Love)。影片讲的是发生在老加州的一段执着的爱情故事,此后并没有投入商业放映,拷贝今已不传。同年12月,《纽约时报》对塞尔温影院的一个电影放映计划(其中包括一部情节设定在水星上的短片!)给予了好评,这些影片是用色差技术的竞争对手——电传信息技术(Teleview)拍摄的。 对3D的前景颇为看好的格里菲斯也在这一年的《时代》杂志上宣告:“真正的立体效果会大大改变电影的样子。它将超乎所有人想象中的、最有力的表达媒介。”但他同时也提出一个警告:“如果有力的剧情被放到绝对立体化的奇观里,我相信没有一个观众能受得了。假设要把一把匕首猛地插向观众的脸,那会怎么样?……多吓人啊。” 雷伊·佐内的书记载了1920、1930年代的一系列专利申请,这些发明偶尔能在影院里露一下脸(米高梅在1930年代中期发行了一系列“立体画”短片),到了1930年代末,世界各地的博览会和节日庆典用3D电影来吸引眼球已经成了标准的手段。埃德温·H.兰德(Edwin H.Land)的偏振镜头取代了红蓝镜头,让色彩还原更加可信,画面也更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