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10)03-0019-12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制作与生产深度挖掘与彰显了特色资源,激发了大众观看影片、关注中国国产电影的不断高涨的热情,呈现出电影产业的强大优势。但是,电影产业思想并没有能够有效地将这种强大的优势转换为中国电影产业在国际竞争中节节获胜的强大支撑力。中国电影如何寻求、获取和保持生机与活力,释放产业和市场内在的固有特性,促进中国民营影视企业的迅速成长,提高其电影生产与市场影响力,拓宽、延伸电影产业和市场变革,以更加多维、灵活的姿态与更宽广的襟怀走向世界,为现实提供补缺的无限可能性,在实施电影市场战略上壮大产业链,这些都成为电影产业、创意产业发展以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给人带来更多的期待。 不断被证实的所指 新世纪以来,社会发展之快超过许多人的想像,各种事件迅速交替。在此之前,电影环境同样具有了开放性本质。电影受到电视以及其他新兴媒体的冲击,电影生产日益转向,不断产生出新的银幕真实,也不断推进着这种真实的界线。20世纪90年代初期,电影业经济指标大幅下滑,要求其适应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1992年,全国放映收入从1991年的23.6亿元下降到19.9亿元;观众人次从1991年的144亿猛降至105.5亿。发行收入和放映收入较前一年分别减少17.9%和15.7%。1992年,与全国放映收入整体下降的格局一致,制片的收入只有1.68亿元,不足总收入的十分之一。接下来几年的情况也并不乐观。1999年7月30日,《文汇电影时报》以《电影市场情况严峻上半年票房下降》为题,披露了一个严重的情况:在前几年票房下降的基础上,1999年上半年的票房“再趋滑坡”,而且下降率不是十个八个百分点,而是“全国各地的票房收入平均下降50%左右”!其中下降最多的是四川省,达60%以上。上海也下降51%,广州的下降率是50%。2000年,“以全国最为举足轻重的北京市场为例,据说上半年票房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1]面对国内电影票房连年下滑的形势,中国电影产业政策加快了调整和改革步伐。 《电影管理条例》于2002年2月1日开始实行。在降低准入门槛和培育市场竞争主体方面,为民营电影企业大规模的参与电影产业和促进电影产业的开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众多业内外资金开始积极投入,从而激活了整个电影产业。据统计,到2002年底,民营电影公司和社会其他力量投资电影的比例已经达到1/3强。从2002年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院线制改革来看,这一趋势日益突显。院线制改变了过去按照行政区域的供片模式,变单一的多层次发行为以院线为主的一级发行。城市主流电影市场(三十余条院线),远比过去的省电影公司所覆盖的范围要大得多。[2]42003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了《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等多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行政法规,电影被明确认定为一种产业,民营电影公司和国营电影机构具有了同样的身份。电影市场、电影生产和电影产业化的需求被唤醒。 20世纪90年代,国营电影制片厂有17家,大体归宣传部和文化厅领导与管理,它们都有自己特定的路线和努力的方向。主要有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以及地方省属电影厂,如湖北电影制片厂、黑龙江电影制片厂、南京电影制片厂等(1992年后开始独立承担拍片任务)。每年的拍片指标是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达的(北影、上影、长影等大厂分得18到20个指标,中等厂则是十个左右的指标,小厂则更少)。[2]2这种计划生产体制自新世纪以来,已经受到质疑和冲击,从而产生了不与传统形态发生对等关系的混合所有制的变化。民营电影公司的出现,改变了电影生产内部原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电影生产开始关注市场,而国营电影生产机构则也开始进行举步维艰的改变和革新。 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里,改革占据了中心地位。2000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002年10月,中共“十六大”召开,作为党的最高级别文件,“十六大”报告首次将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方面,要求“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文化产业”作为概念和话语的言说,为电影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003年9月28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同时颁布了三个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新规定:《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片审查暂行规定》。而仅2004年一年就颁布了《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9项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 有了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保障,中国民营电影制片业在相对宽松的国内电影市场格局中迅速发展。2002年,由民营制作公司“新画面公司”投资的,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大片《英雄》,在一个多月的上映期结束后,全国总票房高达2.5亿元人民币。 《英雄》开启了中国的大片时代,同时也拓展了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的国际化空间。该片在北美最终票房达5371万美元;在法国也创出375个拷贝的纪录,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最成功的一次文化出口”。北美等国外电影市场上的成功让中国电影进入西方观众的视野,推动了国际电影业界及电影市场对中国电影的高度关注。作为为某种特定目的服务的、一个完整的符号体系之重要一份子,民营电影公司今天的成就在过去是难以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