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730(2010)05-0107-07 一、引言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人类社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儿童的形象也一直是文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所关注和探讨的主题之一。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现存文化的一部分,儿童形象既反映了社会中成年人对儿童的期望和角色定位、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这个社会中占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念、传统意识和社会心理。 电影作为一种集投资商、制片、发行、编导、演员、摄影、录音等各方面于一体的社会化生产,其人物形象的塑造受到社会制度以及相应的生产体制的深刻影响。儿童电影作为一种用影像来表达儿童精神世界的艺术形式,在电影整体格局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中国的儿童电影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其中不少经典的影片至今仍广为流传,成为了一代人心中永恒的记忆。这些儿童电影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作为整部影片的主体和灵魂,不仅映射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儿童社会地位的变化,还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主流价值观念、社会心态和教育方式。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儿童电影作品中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及其变迁进行系统的描述和分析,无疑可以帮助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认识和了解近60年来发生在我国社会中的巨大变迁。 中国儿童电影中塑造的典型儿童形象不胜枚举:《鸡毛信》(1954年)里机智勇敢的海娃、《闪闪的红星》(1974年)里顽强斗争的潘冬子、《魔窟中的幻想》(1986年)里备受折磨却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小萝卜头、《三毛从军记》(1992年)中笑料百出的三毛……。这一个个鲜明的形象,使我们形成了一个关于儿童形象的具体感知和体验。但是,若要从整体上、宏观地去认识和描述不同时期儿童所共有的主流形象特征,则需要通过定量的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基于这个思路,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出品的儿童电影中儿童主人公形象进行分析,探究不同时期我国典型儿童形象的发展变化历程,探讨儿童形象的特征和变迁与中国社会变迁的内在联系,并对今后我国儿童电影的发展道路进行反思和思考。 二、文学影视中儿童形象的相关研究 我国对于儿童电影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仍尚不成熟。其中从电影作品中儿童形象的角度进行分析的文献主要有:尹世霖(1980)探究了我国儿童电影的特点,并提出了我国儿童电影创作的基本原则,倡导电影工作者要塑造有血有肉的儿童形象。李鸿样、古秀蓉(2005)把中国电影中儿童形象的发展变迁按照中国社会生产形态的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民国时期——作为教化工具的儿童、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意识形态符号的儿童、“文革”后改革时期——作为“人”的儿童。并描述了不同年代儿童形象的特点和代表影片及其时代特征。王艳文(2009)分析了“十七年”现实题材儿童文学影视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指出在政治对儿童文学不断渗透与儿童文学家对政治的积极响应下,儿童文学开始追求对各项政治运动与中心任务的紧密配合,“正面教育”成为儿童作品创作的潜规则,于是造就了大公无私、勇于革新的儿童典范形象。① 其次,国内学者通过中外儿童电影的对比研究,为我国儿童电影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冉红(2006)通过创作资源、影片内容、表现手法、平台意识四个方面比较了中外儿童电影的差异。张震钦(2007)就中外儿童电影开展比较研究,认为当前世界儿童电影基本呈现美、欧、亚多元创作的格局。美国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娱乐情节和产业方略;欧洲突出其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关爱理念;亚洲各国由于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其儿童电影呈现出更多样的艺术风貌和文化传统的自我坚守。② 此外,不少学者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对建国以来我国出品的儿童电影进行了深入分析。马力(2007)认为新时期中国儿童电影中儿童文化视域主要有地位团体维面、民族种族维面、性别维面这三个维面,它们形成了新时期中国儿童电影中儿童文化视域的主体结构。③郑欢欢在《论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基本精神》(2007)中通过对战争题材儿童片、中学校园题材儿童片、儿童幻想电影的透视分析,研讨中国当代儿童电影创作实践与儿童世界本质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创作得失。李清(2007)探讨了新中国“成长主题”儿童电影在不同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 还有部分学者对于中国儿童电影的问题及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马力(2006)提出在中国儿童电影竞争机制极不完善阶段,国家对儿童电影的扶持是必要的,但是中国儿童电影的发展最终要靠自己的强大,才能最终在竞争中站住脚跟。王擎在《儿童电影产业化?》(2006)中从媒介产业化的动因——市场、规模与资本三个方面来分析少年儿童电影产业化的基础及可行性。付筱茵(2006)提出创作观念落后与创作方法单一成为我国儿童电影作品不受欢迎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强调儿童电影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寻求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三、儿童形象的时代变迁:一种定量研究 社会学理论指出,角色模式的认同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形式。新中国建立以来,各种报刊杂志以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一直是各种角色模式最有影响的来源之一。各个时期大众传媒中所宣传的儿童人物和少年形象可以说是反映该时期社会中儿童形象的一面镜子:它既体现了该时期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及其对儿童角色的主观选择和认同模式,同时又体现了该时期社会现实中所客观存在的儿童形象。因此,分析儿童电影中所塑造的儿童主人公形象,对于分析和了解这一时期社会中普遍认可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等,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笔者采取了内容分析的方法进行本次研究。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出品的儿童电影进行抽样,并分析电影中所塑造的儿童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以此来探寻电影中儿童形象的变化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