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中期以来,伴随着好莱坞大片在全球市场所向披靡的步伐,美国国内的电影市场却有大量低成本的独立电影闯出了一片天地。独立电影的产量逐年增加,在电影总产量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尽管主流好莱坞电影仍占据着国内和国际票房排行榜的大部分席位,但却是独立电影在各大电影节上出尽风头,获得各种大奖。正如托姆·沙茨所说,独立电影的兴起可能是当代好莱坞发生的最大的变化之一①。 所谓美国独立电影,从制片层面而言,是指在好莱坞几大制片厂之外融资生产的电影。制片厂曾是好莱坞最重要的组织形式,这种借鉴自福特汽车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给早期电影业插上了成功的翅膀,通过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制片厂生产出在摄影机运动、剪辑、叙述方式和影片类型方面可以迅速被辨识出、具有相同风格的影片,从而迎合观众的兴趣,保证影片的收益。这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电影生产的效率,也使得早期创立的几家制片厂——米高梅、华纳兄弟、20世纪福克斯、派拉蒙、雷电华、环球、哥伦比亚长期成为美国电影的统治力量。 从美国制片厂诞生之日起,便始终有不满制片厂僵化运作模式的电影人走上独立电影的道路,他们或处理制片厂不敢触及的敏感社会议题,如堕胎、吸毒、同性恋等,或实验着大胆的视觉风格和叙事结构,引领着电影艺术的创新潮流。这种创新性一方面源于独立电影人表达自我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只有区别于大制片厂电影的保守、传统和程式化,才有可能在大制片厂统治的电影市场上立稳脚跟。相比于大制片厂电影,独立电影的成本往往较低,而且大部分成本都是线下成本(即为技术人员和场地支付的成本),而线上成本(给编剧、演员、制片人等支付的报酬)往往可以忽略。为独立电影筹资和制作的过程常常充满艰辛和漫长的等待。而没有像大制片厂那样雄厚的后盾,独立电影的运作也存在巨大的风险,比如没有应对超支的防范能力,拍摄时几天的耽搁便可能造成影片永远的搁浅,独立电影在大制片厂控制的主流发行和放映系统中也难以找到市场位置,这些困难使得独立电影长期处于电影业的边缘位置。 但1980年代以来,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80年美国的独立电影数量仅为57部,仅为大制片厂电影产量的2/5,而2008年生产的独立电影数量已达444部,是大制片厂电影产量的2.7倍。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在美国独立电影兴起的背后又隐含着好莱坞怎样的转变?这将是本文试图分析和解决的问题。
圣丹斯电影节2009 一、大制片厂的转型与美国独立电影的兴起 在美国电影业中,独立电影始终是相对于大制片厂而言的,正如吉姆·西里尔所指出的,从历史的维度来看,“独立电影”一直指的是区别于占统治地位或主流电影的作品,不管这种关系是首先从经济(生产和发行)的角度来界定,还是从美学或形式上来划分②。而恰恰是当代大制片厂的运作机制及其产品的转型为独立电影留下了市场空间。具体来说,这种转型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大制片厂组织架构的“集团化”转向 从1910年代起的近50年时间里,好莱坞的几大制片厂都是归私人所有,但从1960年代末期以来,这些制片厂都逐渐变成了企业集团的子公司,或者通过积极地开展多种经营,自己变成了企业集团。开启这一潮流的是派拉蒙,其于1966年被Gulf & Western公司收购(一家涉足汽车保险杠生产、糖业、房地产、肥料、雪茄和锌矿的公司),别的大制片厂也陆续被相似的跨界经营的企业集团收购。这种兼并的动力是求稳定合作,其方法是创建为数众多的“利润中心”,以防某一经营项目运作不当带来的损失③。数十年来,尽管大制片厂所属的母公司不断更替,但集团化趋势没有改变。1980年代之后,拥有大制片厂的企业集团又开始收缩在别的领域的业务,集中精力扩张它们在娱乐和休闲领域的业务,因为他们发现娱乐和休闲领域各行业的产品具有极强的相关性,一部在影院市场获得成功的电影往往也能在录像、唱片、主题公园等相关市场创造价值。于是它们并购或成立了大量新的娱乐部门来配合电影的制片和发行部门,逐渐成了全方位经营娱乐业务的公司,并形成了水平整合的结构:企业集团的所有部门都在开展发行和推广同一电影产品的不同形式的业务,以发挥出不同的媒介和娱乐产业间的协同效应。影院不再是电影商业开发惟一的渠道,出版部门出版电影的原著小说,唱片部门推出电影原声带,音像部门发行录像带和DVD,广告部门推销电影中的植入广告……多种经营的开展使一部电影的盈利潜力呈指数式增长,也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主流电影的走向。一方面,集团的庇护使得大制片厂能在变化莫测的电影市场中保持稳定,因为集团雄厚的财政实力使得大制片厂对票房失利的承受力更强,也意味着大制片厂可以进行更昂贵的赌博以赢取更大的回报。另一方面,这些公司越来越看重那些价值在相关延伸市场容易被开发出来的电影,电影被视为在相关市场创造利润的发动机。它们希望每部电影都能像《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一样,从特许玩具、电脑游戏等商品上获得远超过票房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