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末,北美这一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在外国影片放映方面呈现了一幅酷似分割银幕的有趣画面。在银幕的一边,是吴宇森携好莱坞局内人声威,专门为欧美市场剪辑出品的缩略版历史动作片《赤壁》。该片于2009年11月18日在北美首映,由2001年成立的美国木兰花影业公司(Magnolia Pictures)发行。首映当日,影片只在北美两家影院出现,然后逐渐扩展,最多时达到42家影院。截至2010年1月18日,《赤壁》在北美放映两个多月的总票房刚超过56万美元。在银幕的另一边,是宝莱坞电影人拉库马·希拉尼(Rajkumar Hirani)执导的描写当代印度青年生活的喜剧片《三个白痴》(3 Idiots)。该片于2009年12月23日在北美首映,由印度传媒集团信实娱乐(Reliance BIG Entertainment)旗下的信实影业(Reliance BIG Pictures)全权发行。首映当日,影片同时在北美119家影院推出,最多时达到156家。截至2010年1月18日,《三个白痴》在北美放映不足一个月,就获得了610多万美元的票房,成为宝莱坞历史上在北美市场表现最抢眼的影片。① 《赤壁》与《三个白痴》在北美市场的有趣并置凸显了中国电影2009年度海外影响的局限性,也启发我们以印度电影和电影工业的全球渗透为参照,思考中国电影拓展海外市场进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中国国内电影市场日益繁荣、2009年全年票房首次超过6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高达42.96%的喜人情势相比,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在商业影片还是在艺术影片方面,2009年中国电影的海外表现就总体而言仍然承袭了2008年呈现的“平淡而缺乏亮点”的势头。②不错,席卷全球特别是欧美的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或许在宏观方面限制了中国电影的市场和影响潜力;在市值大幅缩水的背景下,一些好莱坞大公司分别在2008年年中或从2009年开始逐步减少制片投资和数量,并通过公司重组来规避电影制作和发行的风险,这势必影响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影片的欧美发行。③但也正是在2009年,北美电影票房在历史上首次突破了100亿美元的大关,打破了因观影人数缓慢递减而导致的票房多年止步于九十多亿美元上下的符咒,并出产了《阿凡达》(Avatar)这样的足以改变世界电影发展方向的作品。因此,中国电影海外市场和影响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恐怕还要通过检视中国电影和电影业自身的问题来寻找。 跨越国界:中国和印度 2009年,中国电影海外宣传的主要推动者是政府主管部门和国资性电影机构。在“走出去”工程精神的导引下,电影被看成是国家全球文化战略的重要部分,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之一。但在海外商业市场却呈现难有实质性突破的总体趋势。此外,中国电影高调退出某些国际电影节的举措也表明,电影“走出去”和提升“软实力”远比发展“硬实力”和出口玩具要复杂多变得多。 与中国电影营造海外影响氛围的国家性形成对照,印度电影近年来的海外拓展主要由私营跨国媒体集团承担,具有国家行为所欠缺的长期商业经营战略的考量。2009年,在《三个白痴》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全球热映的背后,我们隐约能够感觉到宝莱坞媒体娱乐集团日渐升盛的全球影响力。印度跨国传媒集团对北美电影市场的渗透,涵盖了制作、发行和放映三大环节,是一种规模性的全方位商业行为。从根本上说,扩大民族电影海外影响的“中国模式”和“印度模式”之间的区别彰显的是两国电影体制的差异,而电影体制差异的背后则是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尽管中国近年来也出现了“华谊兄弟”这样的实力派民营的电影、娱乐公司,但电影资源和电影市场仍大多掌控于国资公司和院线之手,这就决定了中国电影海外影响拓展的国家性和官方性。相比之下,电影走出国门的“印度模式”显然更容易与全球主要电影工业和市场产生无缝对接,其拓展本国电影海外影响的路径也更富商业色彩。这并不必然意味着“印度模式”更优于“中国模式”,而是说在全球主要电影工业和市场均以私营及行业自主形态呈现的大背景下,“中国模式”所体现的国家性和官方性从一方面说具有利用国家财力高调提升中国电影海外影响的效应,但从另一方面说,这一模式也可能成就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声势大、效益差的怪圈。 《赤壁》与《阿童木》:商业影片的全球旅行 2009年,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的影响仍主要由合作拍摄的商业影片担当主角。无论是亚洲市场还是北美、欧洲市场,在以好莱坞制作统霸票房榜的片单上,我们都不时能够找到中国合拍电影的身影。尽管与往年相比并没有特别出彩的表现,但这些影片在票房榜上的出现本身,至少证明了中国电影具有一定的全球影响,是一股值得关注的力量。《赤壁》、《阿童木》、《投名状》、《游龙戏凤》、《叶问》以及《非常完美》等都不同程度地进入了亚洲、欧洲或北美的主流电影市场,也引起了海外媒体一定程度的关注。 《赤壁》(下)在亚洲市场的亮丽表现以及《赤壁》缩略版在北美和欧洲影市的微弱影响似乎再一次印证了“一个涵盖东亚和东南亚重要国家的泛华语电影大市场俨然已在形成之中”、但美欧影市仍然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论说。④延续2008年《赤壁》(上)在亚洲特别是日本的票房影响力,《赤壁》(下)除了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有上佳表现外,也在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地掀起了一股“吴宇森旋风”,其中在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日本的表现尤为抢眼:由实力发行商东宝东和公司推出的《赤壁》(下)在2009年日本年度票房榜上排名第四,比2008年《赤壁》(上)的排名更靠前一位,位置紧随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三维巨作《阿凡达》之后。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