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全球低迷的世界经济来说,2009年的电影市场,以美国电影为领跑走出了一条靓丽的大阳线,做到了真正的逆势上扬。截止到12月份,美国电影票房已经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而中国的电影业也在历经数年的爬坡之后创下了超过62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新高。面对2008、2009两年美国金融危机的阴霾,世界电影业的“逆势”之说是目前可以得出的结论,而在一年前的今天,金融危机所带给电影业的恐惧和焦虑仍历历在目。2009年3月2日出刊的《第一财经周刊》(CBNweekly)就在其封面刊出《好莱坞告急》的标题,它的理由之一是:“2008年,全好莱坞票房收入97.8亿美元,比去年略涨,但这是在票价提高的基础上,实际观影人数则出现了下降。看看1996年,当年北美年度发行影片数量为471部,到了2008年,这个数字上涨为605部。可是两个年份的售票数量却落到了同一水平线上——皆为13亿人次。”同时,占一部影片40%收入的DVD销量也在骤减,“与2007年相比,美国消费者花在DVD购买上的钱下降了5到7个百分点”。①更为可怕的是,“没有华尔街,哪儿来好莱坞”,在金融危机中闯了大祸的华尔街,本来就与好莱坞分分合合,这次它要大规模地撤资了!现实中不再会出现“身着休闲装的投资银行家们极力鼓吹电影大片的重要性,而一身阿玛尼的制片人们热切地谈论着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的美妙”②的场景了。事实果真如此吗?结局永远不在人们的想象之中。于是,又有了另一种说法,依据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经验,找到了“口红效应”作为一种解释。显然,这些结论都下得太早,首先,这一次是金融危机而不是经济危机,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还有着一段不短的距离。其次,电影作为一个工业流程从投资到制作,再到销售、资金回笼,同样需要有一两年以上的时间周期来完成,近期支撑市场的影片大多是金融危机爆发前投资生产的。因此,当美国经济出现了复苏的曙光时,好莱坞也在2009年底,以《阿凡达》轻松“吸金”十亿美元“完胜”地落幕了。 对于中国的电影业,这一远渡重洋的金融风暴作用就更是甚微了。完全置身于世界经济之外,同时又长期独立于中国经济之外的中国电影,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的改革中,重新梳理、调整、完善其滞后的产业链,并且以追赶的脚步要跨越式地进入产业化模式,终于,在最近的五年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逐步走入良性循环。而这一中国电影业独特的节奏,与当下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显然是不甚合拍,即便是与上世纪经济大萧条中的好莱坞能够拉扯上些许关系,也依然存在着本质的不同。30年代的美国同肯尼迪总统的父亲一样,一批金融企业界的大佬们预见到电影将是个赚钱的大买卖,积极地向这一新兴的产业注入大把的资金,迅速集成了产业化的好莱坞。但是我们今天所热衷谈论的,诸如:商业银行向某部影片或个别企业贷款及“华谊”上市创业板等话题,到目前为止,都还只能看做是中国的金融资本对传统的中国电影产业试水的个案,尚不构成规模化运作。从新兴到传统,这是产业发展时间段上完全不同的阶段,意味着不同的机遇与条件,中国电影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缘才刚刚开始。 然而,这并不影响中国电影的“风景这边独好”,2009年全国城市的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06亿元,在2008年电影票房增幅30%的强势基础上,2009年同比增幅达到42.96%。全年电影综合效益106.65亿元,同比增幅26.47%。③持续每年平均30%的高增长率,是中国电影业近年来带给大家的一个惊喜。尽管这个惊喜“不是绝对数,而是相对数”,但是我们依然要看到这一数字背后的艰难。从1993年改革到2002年的院线制改革,中国电影在这期间产值逼近低谷,当时(2002年)全国电影票房只有九亿多元人民币。在1993-2003的十年间,中国电影经历了近乎“休克”式的结构性调整,付出了牺牲掉“一批电影制片厂及一大批省、地、市三级发行公司”的代价,明确并深化了市场化方向,将中国电影业强行地从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在内在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之后,中国电影的爬坡开始了加速度,势头随之走强。 分析2009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相比较2008年而言,在档期上的丰富性、多元化是显而易见的。回想2008年一年的电影市场表现中,以年终贺岁档的成绩最为突出,使其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含金量最大的一个档期。而其他档期如“五一”档、暑期档、“十一”档则相对暗淡,有待进一步开发、丰富及完善。这一局面到了2009年产生了一定的变化,首先,进入人眼帘的是“五一”档,影片《南京!南京!》1.8亿元票房的业绩,尽管在国内市场没有赚回制作成本,但它成功的营销发行手段使“五一”档活跃地运作起来了。这股势头由此延续到了“十一”档,使之成为2009年投放影片层次最丰富的一个档期。由于“十一”档正值建国60年大庆,为此量身打造的影片《建国大业》引发了社会性的话题,该片在“主旋律”商业类型化上的有效探索,使其成为了一个贯穿整个产业链始终的成功案例,在2009年“十一”档的影片发出了最强音;以商业片为主调,兼有“献礼片”色彩的影片《风声》和时尚偶像剧《窈窕绅士》保持了该档期的市场化方向;另有《麦田》和《狼灾记》两部影片,坚持小众电影一贯的“文艺片”风格,追求优质电影上的艺术价值。三种层面的影片在同一档期内同场竞技,最后虽然各自票房差异很大,但是,作为一个电影节目的档期,它不再追求单一的价值取向,做到了多种声音并存,具有相当的包容性,角度多面而层次丰富。这里应该提一下《麦田》和《狼灾记》这两部影片,从单纯的市场上看,它们没有达到预期的成功。在导演的个人话语无法顺利地转化为社会话题的时候,此类影片几乎在市场上集体遭遇“失语”,这种尴尬的命运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9年的《麦田》和《狼灾记》可以说是重蹈2007年姜文《太阳照常升起》的覆辙,媒体笼统地用“晦涩”、“看不懂”等字眼一言以蔽之。这其中会有当下社会的观影心态,但从操作层面来看,营销策划在这一类影片面前的束手就擒、坐以待毙,似乎已经成了产业链后端突不破的瓶颈。这也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不仅在中国,悠久的欧洲电影工业同样面临着将作品转化成商品的整体市场困境,难怪陈可辛会说“……文艺片真的要大量生产,还不是时候。”④那么,好莱坞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奥斯卡”奖。回想近几年的“奥斯卡”奖,在票房上高歌猛进的大商业片通常是与奖项无缘的,具有非主流态度的艺术气质的“小众电影”往往保留着长盛不衰的获奖纪录,于是,便有了《撞车》、《巴别塔》、《朗读者》、《入殓师》……这看似像是一场暗流涌动的“较劲”,实际上是一种高超的平衡艺术。大商业片是产业的标杆、市场的风向,用另一种目光看世界的“小众电影”则是电影作为一门艺术长期的营养和补给,两者貌不合心合,互为补充,相互作用。衡量这两者之间孰轻孰重,票房不是硬道理。奖项不应是附和市场的应声虫,却可以是产业政策的延伸,这不妨看做是“奥斯卡”为好莱坞电影产业做出的独具匠心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