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台湾的电影评论和电影理论伴随着台湾电影一同成长。两者有时是同步的,电影的繁荣与电影评论和电影理论的兴盛同时出现,并且构成良性对话和互动的关系;有时却貌似吊诡地并不同步。检视当代台湾电影评论和理论在过去近60年里的演变和发展历程,总结其中的得与失,不仅可以对华语电影评论和电影理论体系的建构以及它今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迪,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知电影评论和理论的发展规律,及其与电影创作之间的复杂关系。 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本文将当代台湾电影评论和理论的演进划分为三个时期:启蒙和奠基时期、发展和转型时期、深耕和拓展时期。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启蒙和奠基时期 20世纪50年代,台湾的电影评论和理论较为薄弱。其时台湾三大报纸之一的《联合报》设有“艺文天地”版,当中有对电影现象的分析、电影人物的访谈、电影欣赏基础知识的介绍、电影思潮的初步引入以及对影片的评论等,还专门介绍过前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电影表演理论。同时,《中央日报》则有“老沙顾影”副刊。从1953年开始,台湾各家晚报均有电影评论。但那时,台湾处在白色恐怖和政治暴力的严重压抑之下,电影评论和理论也处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的严密控管之中,所以电影评论和理论探讨在意识形态层面都小心翼翼地谨守着当局的政策,不敢越雷池一步。在电影评论的标准上,往往高度重视影片的政治立场,而把艺术质量放置在相对次要的地位上。并且,许多影评是以泛论形式展开的,基本上属于“个人感言式的介绍与评述”。①其电影美学理念未必严谨,但具有一定的启蒙作用。 1960年6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访问台湾,象征了美国对台海安全的保证,同时也正式将台湾纳入西方世界的安全体系。而台湾经济自1962年起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这期间,人民的收入年均增长9.8%,物价则只上涨了2.9%。外交和军事趋于稳定,经济快速发展,所以台湾社会渐渐开始出现了一些安逸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之下,台湾文化界开始介绍西方的创作潮流、文艺批评和美学思想,而电影评论和理论领域也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这一时期,台湾出现了影评的第一波热潮,一些学者和教授也积极投身到影评的写作队伍之中,例如徐复观、余光中、李欧梵等人均不时发表影评。 1965年1月,《剧场》杂志创刊,由邱刚建、许南村(陈映真的笔名)等人合作编辑。该杂志介绍了欧洲电影及其美学理论,尤其是系统地介绍了法国《电影笔记》杂志和法国新浪潮电影以及戈达尔(Jean-Luc Godard)、阿仑·雷乃(Alain Resnais)、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等重要的艺术电影导演,还介绍了“摄影机——自来水笔”的个人主义电影创作观。《剧场》杂志是1949年以后台湾第一份较有影响的电影学术刊物。它最重要的贡献,是在台湾推动了现代主义电影理论的启蒙。 1971年12月,《影响杂志》创刊。该杂志一方面继续引进和消化西方的电影理论,介绍法国新浪潮电影并评介路易·布努艾尔(Luis Bunuel)、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等外国大导演;另一方面,也对华语电影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批判,对宋存寿、胡金铨、张彻等港台电影导演进行研究。1978年初,《影响杂志》组织其旗下的电影编辑,投票评选出1977年“十大最佳烂片”,并在该杂志上公布,而台湾《联合报》转载了这份片单,于是在台湾影坛掀起轩然大波。在入选的“十大最佳烂片”中,故事片《笕桥英烈传》是国民党经营的“中影”公司出品的政宣影片,赢得第14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彩色影片摄影和最佳剪辑等五大奖项。《影响杂志》却把这部影片列为“十大最佳烂片”的第三名,表现了该杂志与官方立场②分庭抗礼的难能可贵的勇气,彰显了电影评论本应坚持但在台湾白色恐怖时期一直缺失的独立性,使得《影响杂志》成为20世纪70年代台湾电影评论的一面旗帜,为此后台湾电影评论的发展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典范。 《剧场》和《影响杂志》等电影刊物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启蒙工作,为80年代台湾新电影的横空出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剧场》和《影响杂志》都曾系统介绍过法国新浪潮电影。法国新浪潮提倡作者电影,法国新浪潮的精神之父安德烈·巴赞倡导“场面调度”理论。而台湾新电影恰恰致力于创作作者电影,侯孝贤、杨德昌等新电影的骨干导演则用其作品实践了巴赞的“场面调度”理论。③应该说,在电影美学观方面,台湾新电影深受法国新浪潮的启迪。这也表明,此阶段台湾的电影评论和理论对后来的电影创作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发展和转型时期 20世纪80年代,台湾的电影评论和理论步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首先,这表现为报纸上电影评论和理论的栏目显著增加,并且,社会大众对这些栏目的关注度也大幅提升。1981年2月,台湾《工商时报》增辟“影视娱乐”版,由詹宏志筹划、陈雨航主编。同年12月,《中国时报》与《联合报》分别推出电影评论专栏“一部电影大家看”与“电影广场”。其次,有关的专业期刊也纷纷创办,为电影评论和理论构筑了更为开阔也更加专业的话语平台。其中,《电影欣赏》杂志创刊于台湾新电影运动如火如荼的1983年;《四百击》和《长镜头》则分别创刊于1985年和1987年。 这一时期,较为活跃或较具代表性的电影评论和理论了作者有焦雄屏、黄建业、陈国富、陈儒修、李天铎、齐隆壬和廖金凤等人。与上一代影评人相比,这一代影评人在知识结构和文化阅历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他们当中,不少人曾经在美、法、日等国接受过较为先进的电影高等教育。具体而言,焦雄屏曾就读于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广播电视电影专业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专业的博士班;陈儒修在美国俄勒冈州大众传播学系获硕士学位,又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获电影理论博士学位;李天铎曾留学美国,并获得电影学博士学位;廖金凤在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学系获硕士学位;齐隆壬则留学法国,拥有电影学硕士学位……另一些人虽然没有海外深造的经历,但也在台湾研读了欧美的电影理论。因此,他们熟知从普多夫金、爱森斯坦到安德烈·巴赞和麦茨,从作者论到叙事学批评、电影符号学和女性主义批评等古典的和现代的电影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