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10)01-0055-12 中国电影的巨片(或称“大片”)生产与制作,在新世纪的当下,已经成为整个中国电影工业系统中最令人关注、最受人重视的核心与关键。它不仅满足了中国电影观众文化消费的需求,也满足了以捍卫、发展、重塑中国电影市场为基本任务使之能与国外电影大片进行竞争的需要;它不仅满足了中国电影观众文化鉴赏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也满足了以扩大再生产为目的、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它不仅满足了中国电影进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基本需要,也满足了以进入国际电影市场为目标、持续扩大中国电影在全球的影响力、塑造中国国家“新形象”的战略策略需要。或许正因为如此,中国电影巨片的生产、提高和健康发展,就成为中国电影工业不可回避的重大任务和现实挑战,成为中国电影在未来不得不慎而待之,而又不得不决而断之的一个历史性选择。 “巨片”、“大片”的产生及相应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美国好莱坞20世纪70年代中期甚至更早的历史。《宾虚传》、《音乐之声》、《埃及艳后》等影片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出现,是好莱坞针对派拉蒙案判决之后电影环境的变化以及为实现与全民普及的电视进行竞争的策略性产物,并由此奠定了宽银幕、立体声、高投资、大场面和超级明星演绎的超级奇观的大片模式。至70年代中期,伴随着市场营销以及数字化技术在电影产业中的愈益重要,一种被贾斯汀·怀亚特称之为“高概念”的电影出现了。[1]从此,一种“大投入、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的商业运作模式被明确确定下来,并在《大白鲨》、《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等一系列“高概念”影片中被发扬光大。至21世纪,随着单片投资规模的大幅度攀升以及数字化技术手段的全面应用,模拟影像的传统形态已逐渐被一种奇观迭现、幻境层出不穷的虚拟新形态所代替。在世界范围内,这种大片新形态创造趋势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已成为各国电影工业无法回避的角逐市场空间的产销模式,自然,中国的电影工业也无法置身其外。 然而,近30年来,尽管世界各国的电影工业以不可避免之势被卷入了大片生产的时代,并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带来的文化全球化、文化市场的一体化而得到不断发展,但各国的电影工业在大片生产的形式、规模和文化特质上,还是有许多的不同。中国电影的大片生产毫无疑问地呈现出自身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轨迹。因此,以交叉、并置和互文本为基本思路,回顾和梳理中国电影自身的大片生产历史足迹和民族文化叙事道路,对于进一步评估和展望中国未来的大片生产,乃至以积极姿态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巨片生产,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电影大片生产的起步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工业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为树立民族独立的国家形象和建立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努力在电影作品中积极探索和尝试宏大叙事以及全景式史诗样式的书写方式,企图使中国电影以完全摆脱建国前的姿态呈现,以一种“宏大”、“阳刚”、“拨云见日”的新气魄、新形象,完成与新中国的同步建设。这一初衷,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电影工业在大片生产方面的萌芽初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大片制作的追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宏观的历史视野和民族豪情,叙述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战争的全局性进程,力图表现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前赴后继的斗争史和胜利史。 在这样的创作主旨下,出现了《南征北战》、《红日》、《万水千山》、《宋景诗》、《林则徐》等影片。无论是在规模上、视野上,还是在史诗品格、民族传统美学的应用上,这些影片都表现出了与建国前乃至同时期其他影片所迥异的特质。民族,特别是民族斗争的历史及其不屈的民族精神气质,成为这一时期这一类影片特意渲染的关键词。它有别于建国前那种个人或贫富斗争式的书写,而是着意于在敌我的框架内,滤去民族属性中的杂质,以单纯的斗争式方式,将民族的豪情尽情泼墨于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未来胜利必属于我们的民族自信之中。同时,这种对决,又往往重叠于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和历史斗争的经验法则,因此使得这种表述,具有远胜于以往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其规模的延伸、扩大与史诗品格的营造,便也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电影的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物质条件下,在其制作、创作和内容等方面,都达到了同时期乃至以往都难以达到的比较宏大的规模。 第二,塑造银幕上的杰出人物和普通平民的英雄形象以确立一个国家银幕的英雄形象,或是跨国界的全人类英雄形象,始终是大片生产中的一个中心任务。 在民族、历史的书写基础上,突出民族的群像,或者是个人,特别是个人中的杰出人物或英雄人物,成为此时期与民族书写同等重要的一种策略方式。《上甘岭》、《万水千山》、《董存瑞》、《林则徐》等等,都贯彻了在宏大叙事中突显历史英雄和当代英雄的主旨,以其历史的传承性和民族的感召力,激励着后来人,成为了深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银幕历史故事。新中国电影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这一选择,既是新中国建立后区别于建国前银幕人物形象的一种必然性选择,也是世界各国以本民族的英雄人物来打造本民族的英雄电影史诗的一种普遍共识。不同的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电影,更倾向于将本民族的英雄人物塑造成跨国界的全人类英雄人物,救世主的色彩极其鲜明,而对于中国而言,至今仍停留在民族英雄人物这一层次上。因此,尽管这一特点被延续了下来,但亟待提高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