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3日全球同步公映的美国豪华科幻灾难片《2012》①在内地上映五周,不仅以累计票房4.47亿②制造了意料之外的票房奇观,也在情理之中成为了一时间街谈巷议和媒体的热门话题。它作为一个明确的症候点,耦合的要素包括中国电影市场,尤其是近一两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的状况,以及中国观众及其世界/美国想象,当然还有金融海啸之下作为美国主旋律的好莱坞“新故事”。笔者尝试在本文中剖析这些要素,并给出一些可供进一步观察和讨论的要点。 《2012》的票房神话 2007年末《集结号》等影片在某种意义上“终结”了《英雄》(或《卧虎藏龙》)以降的所谓“中国式大片”时代,把国产/华语A级片带出了古装武侠的单一题材,将电影“重新”带回公众生活,并引发了中国新一轮的高速电影票房增长,这之后的电影市场格局为之一变,使得2007年可以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节点。目前看来,节点之后2008年和2009年的电影票房结构已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相似性,集中表现在如票房屡创新高,贺岁档和暑期档影片扎堆,而真正打准市场空白点的影片就会出现票房奇观。2008年《画皮》上映7周,票房报收2.32亿,其中第二周(9月29日至10月5日)票房高达1.1亿,正是打准了“后奥运”的国庆长假票房空档③。类似地,在2009年的“国庆档”中,出现了内地票房第一高峰《建国大业》(上映7周,票房4.20亿)和口碑片《风声》(上映7周,票房2.16亿),10月下旬高票房影片《阿童木》和《迈克尔·杰克逊:就是这样》均报收5000万左右,给《2012》留足了票房空间。《2012》强势上档之后可谓观者如潮,周五上映3天报收8700万,并以1.46亿刷新《变形金刚2:堕落金刚的复仇》刚刚创下的1.38亿的内地第二周最高票房纪录,第三周以1.18亿成为内地电影历史上第三周票房惟一过亿的一部影片,5周票房共计4.47亿,超过《变形金刚2》的4.30亿和《建国大业》的4.20亿,位居内地电影历史票房榜第1位。
图:《2012》前五周内地票房统计 再看《2012》的同期电影票房,截至2009年12月6日,五部较高票房的影片分别是《花木兰》(7250万)、《豚鼠特攻队》(2230万)、《熊猫大侠》(1696万)、《第九区》(1140万)、《暮光之城》(1020万)。其中《第九区》和《暮光之城》都是北美院线早已下线的影片,不少观众早已通过DVD或网络下载等方式观看过,发行公司也并未预期太高的票房;同期真正形成票房竞争的只有《花木兰》。 应当说,《2012》的票房奇观有一部分原因是来自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状况。当然,必须说明的几个前提是,其一,中国电影院线的建设,据广电总局2008年的统计数字,全国院线公司下属影院1545家,全国银幕总数达到4097块,票房则达到43.41亿元(不含农村市场),相比2005年的20亿、2006年的26.2亿和2007年的33.27亿,2007年的节点意义更加明显。这带出的是第二个前提:中国影院电影观众的养成,自1994年好莱坞重新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十几年的时间已经足以培养出一批对“好莱坞大片”相当熟悉的影院观众。当然隐含的前提是诸如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所谓“新中产阶级”的登临。但是这并不足以解释《2012》的如此火爆,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同为艾默里奇导演的科幻灾难片《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的内地票房为8250万,同类题材的《水啸雾都》(Flood,2007,内地于2008年9月上映)内地票房3900万,而在笔者看来,可以参照的几部近期影片是:同样具有高额票房的《变形金刚》(Transformer,2007,内地票房总票房2.82亿)和《变形金刚2:堕落金刚的复仇》(Transformers:Revenge of the Fallen,2009,内地总票房4.30亿),同样具有“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Kung Fu Panda,2008,内地总票房1.86亿)和《功夫之王》(The Forbidden Kingdom,2008,内地总票房1.88亿)。在这个背景下,《2012》进一步创造了好莱坞票神话。 作为“好莱坞大片”的《2012》 讨论“好莱坞大片”必然要追溯到1994年首部登陆中国的“好莱坞大片”《亡命天涯》(The Fugitive,1993),以及1995年著名的“十部大片”中的《真实的谎言》、《断剑》、《未来水世界》、《龙卷风》、《碟中谍》等。实际上在1995年,引进“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④在实际操作中变成了“十部大片”,虽然有关方面称这只是“简称”而已,但实际情况仍是放弃了引进“代表世界电影艺术成就”的各国艺术片,转而引进好莱坞商业巨片,其实《部分省市公司关于进口影片发行座谈会纪要》里说得明白,引进影片的目的是“满足国内电影市场需要,为电影生产提供经验建立正常渠道以打击电影走私,解决部分电影政策性补贴的资金来源”⑤。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各电影制片厂因中国1993年之后社会转型而陷入困局,这种政策的制定用意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好莱坞A级商业片能提供巨额利润。当然这其中仍涉及到电影体制改革、部门利益分配的诸多问题,但是至少在客观上培育了一代以上的影院电影观众,并刺激了国产电影工业,直到2002年《英雄》揭开了“华语大片时代”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