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研究当下未成年人对影视媒体整体素质的态度与评价,以及相关影视作品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黄会林教授连续第四年主持并带领《影视文化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课题组展开了“未成年人影视收视行为调研活动”。鉴于青少年群体的特殊性,以及当下对提高中国电影软实力的特殊关注,在2008年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从新的角度设计了更加科学的问卷,开展了更加广泛的抽样调查活动。 本年度调研活动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484份,有效回收3363份,回收率达96.53%。全部调查结果经SPSS专业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后得到相关数据共计六十余万个。其中电影部分的相关数据三十余万个。出于更加全面地评价未成年人影视收视行为的调研目的,此次调研覆盖区域从以往的首都北京扩展为北京、河北、辽宁、江苏、陕西、甘肃、重庆等五省二市,①分别代表首都区域、华北区域、东北区域、东南区域、西北区域和西南区域。 调研学校共计36所,在类属上覆盖小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等不同教育层次,尤其今年新增加了对特殊教育这一群体的关注。在样本筛选上兼顾城市与乡镇两级直属学校、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②被访者性别比例适中,年龄范围在6—18岁区间内呈现较均匀分布。 一、未成年人观影基本状况 1.未成年人的观影方式 未成年人的观影方式可以从未成年人的观影途径和观影频率加以分析研究,由此可知未成年人所接受的观影方式及可能受到的潜在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未成年人的观影方式所占比例最大的是“网络在线或下载”,其次是“电视”,再次是“DVD/VCD”,第四是“电影院”。未成年人的观影渠道丰富的同时,部分青少年仍然没有有效的观影途径。当前未成年人的观影途径相对集中于网络和电视两种媒介,其中又以网络为首。前两年所关注的DVD方式已退居其次,对于光碟的限制问题已经不是影响未成年人的首要问题,网络的管理和限制成为首当其冲的新问题。喜欢新奇并处于不断认知中的未成年人,在监管力度还不完善的网络世界里,容易接触到黄色、暴力以及表现极度消极、惶惑情感的电影,电影中的情节、思想以及生活方式会对未成年人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未成年人观影的现状处于良性状态,普遍没有达到一种特别密集的程度,但仍然有部分未成年人的观影频率是每天一部或一天多部,对此应该积极加强教育和引导。 2.电影吸引未成年人的元素 电影作为商品和艺术品的融合,囊括了各种商业化元素和多元化的文化要素,探究电影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元素,可以帮助了解未成年人喜爱的电影类型和观看电影的目的。
调查结果显示,未成年人关注电影的原因依次是:故事、题材和内容,演员,类型,幕后故事,导演,票房业绩,宣传,制作成本和其他原因。其中,故事内容和演员是最吸引未成年人观影的因素。最吸引未成年人的电影元素依次是情节、故事,明星,视觉效果,音乐,主创人员。故事的内容是未成年人会去关注或是喜爱一部电影的关键,就未成年人而言,明星对于电影的宣传效果和导向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 3.未成年人消费状况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未成年人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成为消费大军中不可忽视的一员。
由数据分析研究得知,未成年人的消费以买碟居首,其次是购买原声音乐,购买电影票和宣传品则分别达到了19.81%和19.55%,最后有16.40%的未成年人选择了购买衍生产品。未成年人的消费分布相对平均,其中买碟花费的比重最大,而衍生玩具的比重最小。
在受访者中,大多数未成年人都对家庭电影的衍生产品感兴趣。其中,未成年人最有意向购买的衍生产品是公仔类(毛绒玩具类),其次是购买影碟,供自己再次观看或传送他人观看,第三是游戏软件类,第四是玩具类,如机器狗、机器人等。未成年人对各种电影衍生产品的兴趣,使得家庭电影的发行商格外重视电影票房之外的各种收入,这也使得家庭电影成为获得收益最为稳定和最为可观的电影类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