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片崛起于21世纪伊始,蔚为一时之盛。其崛起原本是为了在市场上与好莱坞相抗衡,展现出一派文化“博弈”的锐气与风采,具有历史自身发展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但是,转瞬七八年过去,中国大片竟陷于与自身初衷相悖离的处境,种种“后大片”现象一层层地浮出了水面,电影的叙事竟出现了一种背离现代性的逆转,只注重好莱坞式视觉奇观的营造,却忽略了对民族文化传统及其叙事智慧的深入发掘与弘扬,令我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遭到解构,呈现出一种踩着好莱坞脚印亦步亦趋的文化趋同性现象。 着眼于中国电影产业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一个迫在眉睫的战略性课题便是,如何坚守并弘扬我们民族文化的主体创新,克服中国大片文化品位的沉落,与好莱坞求异存同,促成中国电影跨文化与世界展开有尊严的对话,并使自身在全球竞争、国际传播中牢牢地立于不败之地。 一 大片之兴:世纪性文化焦灼与我们的战略对策 新世纪伊始这七八年来,我们的文化思考躲不开也绕不过去的一个焦点就是,如何与好莱坞博弈。融入“现代性”的命题,就在与好莱坞的博弈中,渐次深化地体现为如何弘扬本土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实践话题。 在全球化时代的语境下,诚如年轻的文化学者王宁所清醒地看到的,“中国电影不仅受到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影响和渗透,同时也受制于多种国内的因素,如电视和网络的崛起和挑战等。面临这一境况,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不得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面对这一具有威慑力的挑战,我们应该采取何种对策?难道我们将坐等幽灵般的全球化将我们民族文化吞噬吗?”①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了一条基本的历史经验,那就是:中国电影是以主动的、积极的姿态去迎接全球化挑战的,一贯注重博采世界现代文明的最新成果,并且始终坚持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凸显民族文化主体创新的中国式发展道路,由是锐意进取而迎来了今天这样一个大好的文化局面。离开解放思想这个立足点,离开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坚守,就无从实现我们电影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更新,就不会有今天中国大片的生长与发展。 中国式大片之兴,恰恰是回应全球化挑战的一个重大战略对策和行动。人所共知,好莱坞大片是以1975年的《大白鲨》和1977年的《星球大战》为标志而兴起的,制作豪华型、奇观化的大片恰恰是好莱坞手里一张通吃全球的王牌。于是,“大片博弈”,就成为当代世界电影产业较量的一个焦点。中国诚然不能孤立于这一世界电影潮流之外。中国大片的应运而生,实属于我们时代文化发展的大势所趋,它恰恰标志着我们电影产业意识和产业力量的苏醒,也是我们电影艺术复兴的必由之旅。事实上,中国大片起步亦晚,不过是最近七八年间的事情,与好莱坞积30多年磨砺且操练娴熟的大片模式似乎无可匹敌。但事实却并不尽然,华语大片的制作,以《卧虎藏龙》肇其端,继而,从《英雄》、《十面埋伏》、《功夫》、《神话》、《霍元甲》、《夜宴》到《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国产大片接踵而至,迭创票房佳绩,重振了中国电影产业之雄风,令好莱坞不胜惊讶和惶然。 中国大片的历史性功绩是昭然而卓著的,它敢于跨界而与好莱坞博弈,交手于国门之外,这就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强势崛起,不妨说,中国电影由此而迈出了走向海外、并在拓展国际传播空间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英雄》曾首度创下国内2.5亿元的高票房,在2004年夏季《英雄》还连续两周稳夺北美地区电影票房之冠军,并占有2175家美国的主流影院,赢得5370万美元的罕见票房,在海外总票房则达14.5亿元(折合人民币),刷新了中国电影百年难期的市场纪录。中国大片的优势在于,为中国电影产业化领航,扛起了商业大片之旗而抗衡好莱坞,提升了我们民族电影在全球主流市场里的竞争力,扭转了中国电影产业命运的颓势,其历史业绩是不容低估的。 中国电影产业结构的重组由2003年发轫。在此之前,好莱坞大片基本上占了中国电影市场份额的60%到70%。单举2002年来说,中国电影市场在该年度的票房总额不足10亿元(人民币),而到2008年则达到43.41亿元,渐次从市场的低靡走向了昌盛。自2003年起,国产电影在本土市场上竟连续六年超过了好莱坞大片而拿到了从55%到60%的票房份额,迄2008年乃占到61.9%,该年度比2007年的33.27亿增幅达30.47%,连续五年年均增幅为35.89%,五年累计增长5.57倍;2008年的电影综合收入达84.33亿元,较之2007年的67.26亿元,增幅为25.38%,连续五年年均增幅为31.72%,在本土市场稳居领先优势;与此同时,我们在国际主流市场上也赢得了骄人的票房业绩,显示了“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尊严和气势,初步彰显了中国电影与世界对话的产业实力。 中国大片制作迄今业已有了“八年之痒”,在与好莱坞博弈的第一个回合告捷之后,可以说,我们首先解决了中国电影产业转危为安的生存问题;当下,我们与好莱坞的博弈,不妨说已进入到了更为关键性的第二个回合,其核心命题就是努力提升电影文化的软实力,尽快向现代化大电影产业升级,不断实践民族文化的主体创新并努力拓展在国际空间的传播实力。自2008年到今年的“贺岁档”,留在银幕上的光与影,既有文化的辉煌,也潜伏着挥之不去的隐忧。比如2008年初的《集结号》与跨过年来的《梅兰芳》,俨然是凌空升起的我们民族文化的彩虹。那“集结号”悲壮的号声穿透历史,为“牺牲与辉煌”正名,昭示了一种正义与崇高的精神价值;而诗剧化的《梅兰芳》,则将梨园小天地与抗日救亡的时代浪涛相衔接,梅兰芳面对日寇胁迫,“蓄须明志”,其凛然民族气节感人肺腑。这两部新作,无疑标示了一种令人鼓舞的新的民族风骨和美学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