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似乎是个特殊的纪年,灾难和机遇都以前所未有的程度降临,这使人们心中产生了某种期待,期待它作为一个转折点,给中国带来种种转机。这种期待也存在于观众对国产大片的态度中。从《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中国的“大导演”选择了大制作,继而又无一例外地引起观众强烈的不满与严厉的抨击。于是,当冯小刚推出《非诚勿扰》、陈凯歌献上《梅兰芳》时,人们似乎看到了某种转机。人们说,中国电影人选择了“回归”——冯小刚重走贺岁片老路,陈凯歌重拾探讨人性的文艺片叙事模式。重要的是,人们乐见这种“回归”。为何人们乐见这种从艺术创新角度来看乏善可陈的“回归”?中国的大导演们曾经走过怎样的“歧路”?更值得探讨的是,无论是在“歧路”上还是在“回归”后,尽管评价相差很远,但这些大导演的影片却始终能够获得高额的票房回报,这又是为什么? 本文尝试从对大片的批评入手去分析国内观众对国产商业大片爱恨交织的复杂接受心态,国产大片的生产与传播无一例外具有跨国背景,这就使得围绕国产大片的一切讨论都不可避免地与全球化语境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一、批评:民间的喧嚣与精英的冷漠 自《英雄》问世后,国产大片就成为互联网上的一个热点话题,在各种新闻、娱乐网页上,关于国产大片的争论一直延续,两极化的评论不时交锋,极端者还发帖号召抵制、拒看大片,有著名门户网站煞有介事地发起了“《英雄》保卫战”①,直至冯小刚在复旦大学与学生交流时呼吁“不要仇恨中国大片”②,更激起反对者的批驳热情,使国产大片与观众的对立俨然成为公认的现实。 如果我们将对于国产大片的批评笼统地分为大众批评(非专业批评)和精英批评(专业批评)两部分,会很容易发现前者的喧嚣与后者的沉寂形成鲜明对比。 在民间,对国产大片的批判,几乎成为时尚,参与者之众、情绪之亢奋,可用“狂欢”二字来描述。民间批评呈现出“非专业性”的特征,正是这些“非专业性”的大众评论构成围绕国产大片的舆论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观众对国产大片的评价,而这些非专业的、介于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评论正是我们理解观众对于国产大片屡骂屡看、亦爱亦恨心态的起点。 与民间批评的喧嚣相比,专业批评总体来看处于缺席状况,相关专业机构很少就国产大片组织专题研究,知名电影研究者在此问题上也显得出言谨慎,国内主要电影刊物都有意无意地避开国产大片概念,而对亚洲合作电影抱有较高热情。笔者以为,这种接轨式研究与其说是具有理论的超前性,还不如说是国内学者对中国电影实践乃至文化现实的规避。而对于单部国产大片,一些学者在各种场合发表过看法,诸如“丑陋”、“嗜血如命”、“污染环境”、“只剩下欲望”等③。审美和人性等是人文学者更感兴趣的批评角度,对国产大片的态度带有很强的道德批判立场。显然,电影学界对国产大片的批判体现出鲜明的精英主义色彩,但过于单一的人文批判常常使他们忽视了国产大片问题的复杂性,遮蔽了许多深层问题。电影学界的整体性“沉默”,或许可以有这样一些解释:中国电影归属于主流文化,电影学者是体制内的研究者,而相关管理部门对于国产大片的总体态度是:经济上认可而政治上、艺术上不作肯定。在国内几大电影奖评选中,国产大片的收获很小。 精英批评与大众批评虽然景象不一,但关注的问题点却是相似或相同的。对国产大片的批评大致围绕以下几个焦点进行: 其一,关于大片成本。普通观众的说法是“烧钱”,烧纳税人的钱、中国人民的血汗钱。电影学者们则质疑:如此巨额的投资,如果用于中小成本影片,足可以拍摄几十部,用来扶持青年导演必定可以产出一批精品。有人甚至称国产大片就是“用钱堆出来的垃圾”④,显然,“垃圾”的评价与其说是建立在产品质量本身,不如说是因对投入与产出比的不满而做出的情绪化判断。国产大片独享经济乃至政治资源的地位很容易激起人们对社会不公平的联想和主观情绪,因此,国产大片导演的同行们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对国产大片做出了艺术品位较低的评价⑤。 可是,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产生了。何以观众并未自觉自愿地以行动来拒绝国产大片?在搜狐网进行的观众调查中,尽管有四成的观众给《十面埋伏》打了“不及格”,在“您认为名导演与大资本的结合对张艺谋电影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这个选项中,认为有利的占45.21%,认为有害的只有33.18%。这和观众对国产大片屡骂屡看的行为一样令人不解,却也可以成为上述问题的批注:多数观众并不抵制国产大片,只是不满意而已。换言之,人们其实有对国产大片的渴求。联系到数年前,中国电影几乎处于无人臧否的状态,如今人们对于国产大片的观影和批判热情恐怕不是仅仅从艺术角度就能解释的,何以区区几部影片就能刺激沉寂多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这几部吊起观众胃口的影片的共同之处在哪里呢?笔者以为,在于“大”。崇“大”在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心理中比比皆是(从各种大型活动乃至大型晚会,“大”成为级别/身份的标志、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准)。概言之,国产大片之过首先在于“大”,这里我们或许可以将其视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与现代性想象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对于国产大片的不满,还基于这样一种挫败感:此前中国电影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电影所以“比不上”外国电影,是因为投入太低。一些导演宣称,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拍出的影片绝对不比好莱坞影片差⑥。但实际上国产大片的不尽如人意,击破了上述神话。我们知道,这种把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押在资本大小的单一的经济决定论是注定要失败的。可以说,国产大片成也在“大”,败也在“大”。 其二,关于国产大片的观众。张艺谋等在解释对武侠片情有独钟的原因时,表示西方观众只认可这一种类型的中国电影,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观众得出结论:国产大片首先是要给西方观众看的而不是给本土观众看的。如果将张艺谋等的选择放置于经济因素中考虑,自然无可厚非,因为本土电影市场未必足以支撑“大片”,但电影生产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张艺谋等人的选择被视为崇洋媚外心理的产物。追根溯源,后殖民主义理论是这种批评的理论资源。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国产大片的“冲奥”(斯卡)行为被认为是妄想获得西方主流文化命名的文化谄媚心理,而不是开拓国际市场的手段。从这一点来看,观众对于国产大片的态度实际上涉及到观众对东西方关系的认识,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说,这其中存在着全球化时代跨国产品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