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10-0125-05 一、夏衍关于文学的电影改编思想之基本方面 (一)文学作品进行电影改编的基本条件 文学与电影都有着诗性传达的共同点,二者有着天然的联系。按照文艺学的常识,文学作品分为叙事型、抒情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基于对文学本质和电影艺术联系的认知,夏衍提出文学作品要改编为电影需要具备三方面条件:“要有好的思想内容,作品对广大观众有教育意义,这是先决条件”;“要有比较完整紧凑的情节,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即有矛盾、有斗争、有结局”;“要有几个(至少一个)性格鲜明、有个性特征的人物。”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好的内容是灵魂,是改编的主要目的,这当然最重要;其次,是人物性格。如果只有情节而无人物,那么片子拍出来,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部所谓‘情节戏’,不仅容易概念化,而且不能感人”。这也与他常说的“作为电影,主要是要真正写出几个有典型性格的、真实可信的人物来”相一致。[1] 在另一个场合,夏衍这样说:“一般说来,不论是小说、戏剧、传记文学、叙事诗歌等,凡是故事性(或者说戏剧性)较强,人物性格比较鲜明,头绪不太繁复的,就比较容易改编。反之,困难就比较多些。”[2]要求文学作品展开的故事线索不能过于繁复。 文学作品如果仅有突出的人物性格,而缺乏情节或情节不突出也不能改编电影。当有人问夏衍为什么不改编《阿Q正传》,他坦言“要在舞台或者银幕上表现阿Q的真实性格而不流于庸俗和‘滑稽’,是十分不容易的。”[2] 显然,夏衍指称的文学作品是指叙事型作品,重视情节因素之于电影改编的意义。上述表达中还说明他倡言文学原著要具有正面的教化功能。 (二)进行电影改编的必要 电影要成功运作,有赖于符合电影艺术要求的原创剧本。否则,即使有再优秀的导演、再好的演员也难以成就一部好片,因此原创剧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从文学作品、新闻、纪实文章、特写等其他途径改编而来的剧本对电影运作也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如果一时拿不出适合的原创剧本,而电影又必须拍摄,那么由文学作品等改编来的剧本就有了用武之地。与国外电影同行接触使夏衍了解到,国外电影剧本的来源大致有专业编剧的创作、约请作家编写和从著名的小说、特写、戏剧改编三种情况,而其中由文学作品改编来的剧本又占很大比重。由文学作品改编电影剧本是电影艺术的需要,是中外电影工作者的共同选择。 作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领导者、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亲历者,一位有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电影艺术家,夏衍在考虑问题、讨论问题时显然比常人多着一种全局眼光、一种清醒而又睿智的思考。结合20世纪50年代广大观众对电影的那份渴求,1959年他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全军电影剧作座谈会上指出:[3] 从近几年电影事业的发展看来,改编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了,我们的电影艺术工作,解放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改编这一环节,却还注意得不够。我们常常从报章杂志上,或者从其他文艺作品中看到有很好的可以拍电影的题材,但是就因为缺乏改编力量而不能拍成电影。……我们的电影事业正在迅速发展,今后每年要拍许多部影片,单靠少数专业编剧,已经是很不够了。……假如我们有一批有一定思想水平和政治热情、有一定社会知识而又较熟悉电影业务的作家能够来参加改编工作,那么我们电影剧本的来源就比较宽了…… 他强调了改编之于中国电影事业的重要意义:一则有利于多拍电影,满足广大观众的文化需要;二则可以丰富电影剧本来源,有利于电影艺术自身的发展。电影改编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电影人的工作职责。 (三)祛除对电影改编的不正确认识 在文学界,搞创作的人常常被人特别看重,电影领域同样如此。有人认为从事电影改编是低人一等的事情,无能的人才去干,有水平的人不屑为之;有人虽然不这样低估电影改编,但往往把它看得很困难、不易成功,觉得改编是一种出力不讨好的事,因而不愿为之。这些情况过去有,现在也有。夏衍在电影界工作时间较长,对此十分了解。不过他很能理解一些人的心情,认为那都是不理解改编的意义所致,是一种隔膜在作祟。解放前,他服从党的安排,主要从事具体的文艺实践,较少思考电影改编的理论问题。建国后,他成为电影界主要领导人,并且有了更切实的改编成果,也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这使他有可能静下心来探讨改编问题。他语重心长地说:[1] 一部电影首轮上映,就可以有上千万观众,改编好一部作品,让一部名作普及化,让更多的人接受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这是十分光荣的任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只有服务得好与不好之分,没有什么低人一等、高人一等之别。我改编了几个作品,只觉得改编得不够理想。没有觉得低人一等。至于想讨好不吃力,我想不仅天下没有这种事,这样想也是不对的。……改好了就讨好;改不好就不讨好。假如改编得不好,那么,对自己来说,积累一点经验也是好的。有了经验就能渐渐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