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09)05-0030-10 从20世纪80年代“第五代”崛起以来,“代际”成为划分中国导演群落、描述电影特征最流行、最方便的一种方式。绝大多数中国导演“学院精英”的出身也似乎使其颇有涵盖性。但90年代中后期,纷繁的电影现象使“代际”之称捉襟见肘。进入新世纪,这种方式更加难以言说中国电影全方位的探索实践。明显例证来自冯小刚、姜文电影。如果说前者因“血统暧昧”突破了中国电影的“代际围栏”,那么,后者被“强行纳入”第六代导演就显现出概念应有的“惰性”。但无论如何“命名”,我认为,冯小刚商业化的极致操作和姜文“艺术至上”的不懈追求,共同构成世纪之交中国电影引人注目的两极探索,两人的影像实践有望为已进退失据的中国电影提供一条摆脱“好莱坞效应”的本土化之路。 一、冯小刚:“苦孩子”的大器晚成 1997年,“草根出身”的冯小刚以一部《甲方乙方》(1997)声名鹊起,无意中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冰海沉船”的“救生员”。①短短数年,他以这种连类型片都还算不上的“贺岁电影”在高手如云的大陆电影界扬名立万,与张艺谋、陈凯歌组成世纪之交中国导演新一届的“三个火枪手”。② 这位前军队文工团转业干部从电视剧美工起步,继而以影视编剧小有名气。③当好莱坞大片在大陆电影市场“攻城略地”势如破竹的紧要关口,“斜刺里杀出”的冯小刚为一败涂地的中国电影保留了些许“颜面”——起码替国产片挽回了大量观众,他也借此一跃成为中国商业电影第一人:“大家不重视商业片,我重视了,反而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他们是在合唱。而且非常幸运的是,我明显开始收获的时候,有很多人还顽固地保持原来的看法,心不愿意往我这边偏,这就造成了我的风格越来越鲜明。”[1]48 “最不像电影”的《甲方乙方》成功后,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开始流行:庸俗浅薄的贺岁片不过是疲软市场的一针强心剂而已。但令人意外的是,从1997-1999年,在《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的“三板斧”下,冯式电影票房一路飙升。④2000年冯小刚因拍摄《一声叹息》空缺当年贺岁片,结果,这种无意间的“作壁上观”却进一步证明了他的不可替代。⑤2001年,冯小刚重回贺岁市场,《大腕》票房虽不太尽如人意,但随后的《手机》(2004)和《天下无贼》(2005)却横扫国内贺岁市场。⑥ 至此,人们不得不承认“冯小刚对中国电影的一个突出而独特的贡献在于,他凭借其‘冯氏贺岁片’系列建构起大陆类型片的本土特征”。[2]我认为,进一步深入探究《甲方乙方》以降十年冯氏贺岁电影兴盛的深层原因、其“话语英雄”表象下的犬儒实质以及冯小刚由极致商业操作到商业与艺术并重的“华丽转身”,对认识中国电影今后的健康发展应有启发。⑦ 首先,“新市民”阶层的出现是冯小刚电影兴盛的外在土壤。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自国家产生后,社会分裂为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两部分,前者是后者及其观念形态的基础。在前现代化时期,由于国家操纵全社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事实上是合一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再管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于是,非官方的社会行为、组织结构发育形成所谓的市民社会。[3]以此观之,建国后三十年间中国并未有真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改革开放后经过20多年发展,伴随经济的长足进步,具有独立意识、独特文化要求和自我价值观念的“新市民”阶层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不可小觑的力量,而他们正是冯氏电影最主要的拥趸者。 冯小刚也一直以“市民导演”自居,他认为“电影的魂应该扣在普通人的梦想、普通人的烦恼上”。“我觉得两种关系可以抓住观众的心理。一种是直面他的生活,淋漓尽致地把老百姓过日子的那点事给剥开,一层一层地剥开,这种一定会抓人,因为大家就像看到自己一样;还有一种是把人们的梦想用100多分钟的电影给实现一下,哪怕是超现实的。”[1]45因此,与“市民品质”相联系,“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与生存辛酸是冯氏电影着力表现的对象。社会底层的出身背景、从小受压抑的生存环境以及父母离异的生活经历使“苦孩子”冯小刚对此有独特的观察感受:自得其乐的于观(《甲方乙方》)、生性散漫的刘元《(不见不散》)、窝囊的的哥韩冬(《没完没了》)、下岗的摄影师尤优(《大腕》),还有《手机》中苦孩子出身的“名人”严守一、《天下无贼》中的“傻根”和群贼,都能让芸芸众生在银幕世界找到自我体认的“镜像”。 很明显,世纪之交冯小刚贺岁系列在精神层面与20世纪80年代后期王朔电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作品不仅是时代政治、经济、文化演变的结果,更是普通民众厌倦庙堂教化、回归世俗生活的必然回应。 1988年前后,第一波商品狂潮席卷中国。伴随世俗享乐意识的“高歌猛进”,戏谑权威、消解神圣、调侃历史、躲避崇高的时代风潮使昔日信仰大厦千疮百孔,与其相呼应,被斥责为“痞子写、痞子演、教育下一代新痞子”的王朔电影兴盛一时。[4]20世纪90年代初“海马影视创作中心”成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以王朔为中心的创作群体,在不期然间以电视连续剧《渴望》为发轫,成为1949年以降中国大众影视文化的始作俑者”。[5]435作为当年“海马中心”的重要成员,成功后的冯小刚也从不讳言王朔的“精神导师”地位,但与20世纪80年代王朔电影相比,冯氏贺岁片更有世纪之交社会文化变迁的独特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