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222(2010)02-0021-04 在职业教育界,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笔者认为,开展校企合作的主体无外乎就是学校和企业,或者加上政府的引导、指导,但最终的落脚点仍然在学生身上,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但就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环节学生管理是不到位的,这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对学生培养的实际成效。所以本文拟就对校企合作这一环节中学生管理存在的不足的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不足的对策。 一、校企合作中的学生管理是学生管理的重要一环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键在于学校与企业的紧密配合,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从开展工作的地点来看,可以分为校外实训基地(或者顶岗实习企业)和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两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学校为主组织实训的校企合作模式。校外实训基地,则是由学校选派教师指导,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车间一线开展实习或工作,场地、设备、技术都由企业提供,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的校企合作模式。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两种校企合作过程中,开展的内容和模式有较大的区别。对于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而言,因其地点在学校范围之内,进行教学和管理的教育者,几乎全部可以由校内专业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担当,加上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和学校日常开展的教育管理工作,因此即使不少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中聘请了企业专家(或师傅)进行技能训练,但相对而言,这样的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与正常情况下无异。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则有其特殊性。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将工学结合模式定位为“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并引导性地规定了内容,即“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1]这里规定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和考核方法。对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而言,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就是规定了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地点在企业,时间为半年或更长,内容是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体化,主体则是学校和企业双方。这就产生了一个全新的课题。长期以来,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阵地基本都坚守在学校内,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也都是围绕学生的课堂生活和校园生活展开,现在则延伸到了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和校企合作共建的生产型实训基地内,增加了顶岗实习和生产性实训的内容。我们开展的教育管理工作,就不仅要研究学生的特点、学校的教育规律,还要研究企业的特点与规律,才有助于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当前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中学生教育管理主体认识的模糊 从企业角度来看,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企业不再是外在辅助条件,而是办学模式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只是把企业作为教育过程的一部分载体,即把企业只是当做学校产品(学生)的消费者,致使企业处于被动的地位。而真正的校企合作应该是全方位的合作,即企业要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在选拔人才、制定课程、学业考核等方面都要反映出企业的需求,充分体现出企业的能动作用。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在建立学生管理制度、学生行为规范甚至组织学生活动中不仅要考虑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共性,更应考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一般来说,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具备有必要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解决生产实际操作难题、创新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等基本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责,但是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而现实中,不少学校管理者和企业都往往认为,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要在学校课堂或者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进行,企业主要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这样的想法,割裂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统一关系。 (二)校企合作中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构建的滞后 高等职业院校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指导下建立或重构办学模式时,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潜力来重构办学模式,而不能为了形成某种模式而生搬硬套。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下,各高校纷纷在办学模式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不少学校盲目跟风、匆忙上马,不考虑自身情况,不仅思想认识、课程、学制、管理、实习机制等方面没有充分的准备,在学生教育管理上更是没有充分引起重视,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苦、学校累、企业抱怨不迭。 比如就大学生实习而言,学生往往把实习当成找工作,但在实习过程中,一旦发现实习结束无法留下后,则开始敷衍,不愿花时间、精力做好工作。有的企业常常出于与学校或个人的关系,接收了实习生,但并没有具体安排实习生的工作。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把实习生在企业中的实习内容归结为八个字——“端茶”、“倒水”、“拖地”、“擦灰”。这种总结虽有偏颇,却形象地表现出了实习内容的尴尬。此外,由于实习生与用人单位双方存在责权不明晰等问题,使得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愿意接收实习生以免承担巨大风险。[2]所以,如果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过程中没有配套开展切实有效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再多的企业实习,也只是一种走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