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0)21-0004-04 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逐渐形成,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教育资源积累,基本实现了办学条件合格化和办学规模化的发展,实现了占有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份额的历史性跨越。但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如何用新一轮改革促进新一轮发展”[1]的考量。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另一类型教育,其最核心的宏观要素主要是社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而在微观层面,职业教育的关系则更集中地表现在行业、专业和学业(以下简称“三业”)之间。因此,高职教育的新一轮改革之攻坚,就是要建构科学合理、高效便捷的“三业”融通机制。 一、“三业”中的“链”机理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己任,其“专门人才”的特定性是由社会具体行业的人才需要所决定,而承载和实施人才培养的基地就是学校分门别类的专业。 “行业”、“专业”与“学业”,如果泛泛从社会角度看三者似有联系而又非必然联系,有联系是因为“业”者为共生之根,其共性有相通之源;非必然联系是因“三业”各有所指,界属别类,自成系统。但是,将“三业”植入高职教育范畴,“业”之根则成为“三业”激活维系的灵魂。这种关系如图1表述更直观。
图1 在图1的“三业”图示中可以看到,横向看各业,它们的内涵拓展都是一个有机的、环环相扣的系统,呈现出明显的“链”状特征。纵向看,“三业”的“系统链”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因行业的系统分化,行业内具体的产业流程所需人才和技术的专门性和特定性,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或专业培养方向确定的重要依据,如“产业1”的各“链节”对于高职院校就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形成相对应的“专业1”系统。同样,承担学业教育职能的课程系统,其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的核心课程设置,直接决定于行业和专业的特定要求,也就是“产业1”、“专业1”、与“课程1”相辅相成,反映了高职人才培养“链”和社会需要“链”相互衔接和融通的关系。 二、“三业”融通的瓶颈与问题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技能人才紧缺仍然是社会的普遍问题,究其原因,社会就业机制、学校育人质量、学生修业择业动机等都存在诸多问题[2]。再从“三业”融通的视角分析,高职教育的许多瓶颈问题的成因更为清晰。 (一)瓶颈之一:“用人”与“育人”机制上的阻隔 社会(行业)的需求能否转变为学校办学、人才培养定向的实际行为,关键决定于良好机制的运行,主要包括行业的用人机制与学校的育人机制要融通。现实中,行业用人方面尽管生产流程体制化、制度化,但对应的人才使用专业化意识和程度较低,特别是大量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考虑到降低人力成本,技术岗位普工化现象更为突出。据温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8年底组织的“温州企业技能人才现状调查”,827家民营企业5.2万余名员工,其中技术工人1万余人,而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仅为6.67%[3]。由于行业用人专业化“失守”,大学毕业生就业乱象频生,学非所用的“错位”就业也就不足为奇。行业的用人机制对高职的办学机制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应对行业用人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跨专业就业比例大的实际,学校既定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就必须考虑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和“强基础”。每当两种机制交汇,行业与学校的矛盾显露无遗。 (二)瓶颈之二:“价值取向”的认同差异 在温州的827家民营企业调研中,课题组还就价值取向问题对企业管理者和学校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三业”难以融通与此关系密切。企业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追求生产利润最大化多被视为“重中之重”,在近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上,缺乏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眼前利益至上现象较为普遍。这种价值取向下,企业对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没有长远考虑,“唯生产”观念中技术人才梯队建设、员工专业化素质提升等往往被忽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现代先进思想没有进企业、没有进企业管理者的头脑,显然主动承担技术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就淡薄。 在高职院校层面,专业设置的“价值取向”又有另外反映。专业推出总要寻找与社会的切合点,要针对行业生产人才和技术需求的特定性确定专业或设定专业方向。但出于学校规模的发展,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设定并没有认真开展社会调查和可行性论证,大多数是凭社会人才走向、热门专业、生源状况等来决定,权重取舍中学校的经济效益因素较大。据笔者调查,目前温州市有4所高职学校,开出相同的专业有14个之多,其中财会类的会计、电算化会计,管理类的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经贸类的商贸英语、计算机运用技术等专业方向都成为各学校的主打专业之一。同一辖区同类专业设置过多,造成同类人才过剩和教育资源浪费暂且不说,尽管招生后学校会依据专业目标认真实施教学和人才培养,但由于先期的工作不足,学校对相关行业现状缺乏了解,专业培养计划“闭门造车”在所难免,人才培养质量也确实难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