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09)25-0018-05 一、高技能人才研究的三个阶段 纵观高技能人才研究的整个发展历程,笔者以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并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以及200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为分割点将对于高技能人才的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发展期、高潮期。 (一)新型工业化建设与高技能人才研究的萌芽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受到传统人才观的影响,使得唯资历、唯学历的人才观成了高技能人才研究的严重桎梏,高技能人才未能列入“人才”的行列,长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企业中高技能人才的地位不高,这就制约了“人才”概念的科学发展以及社会人才层次和结构的合理发展。但是时代的发展是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的,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新型工业化建设道路”之后,整个社会都感觉到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迫切性。与此同时,劳动保障部正式启动了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教育部等六部委也决定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学术界对于高技能人才的研究在这一时期开始萌芽,这段时间科研论文主要集中在国家关于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与培训基地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重要性与迫切性、高技能人才建设的策略等方面。从研究范围就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研究还处于探索与实践阶段,而且研究多以宏观为主。 (二)新型工业化建设与高技能人才研究的发展期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文件提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要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正是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把高技能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的范围,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重点之一。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这一阶段可谓是高技能人才研究的大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发表的论文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数量相对较多;二是内容相对丰富。开始展开对高技能人才本质的思考,研究由宏观逐渐走向微观,由应然希冀逐渐走向实然问题。这一阶段科研论文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高技能人才内涵的探讨;二是高技能人才建设与推进过程中应该正视和解决的问题;三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微观策略。 (三)新型工业化建设与高技能人才研究的高潮期 2006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要求把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充分认识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明确提出了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深刻阐述了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是以此为契机,在这一阶段对高技能人才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这一时期发表的论文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数量颇多;二是内容非常丰富。在对前两个阶段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形成了高技能人才研究相对完整的体系。研究体系呈现为以下五个方面:1.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2.关于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的研究;3.关于高技能人才的使用与管理的研究;4.关于高技能人才与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5.关于学习与借鉴国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等。 (四)小结 近三十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对高技能人才的研究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到高潮期,这一研究体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图1 近三十年来高技能人才研究的发展体系图 二、研究的基本观点 自从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把高技能人才培养作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以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就成为理论界学者、专家尤其是职业教育工作者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高技能人才概念的研究 高技能人才的概念界定问题是高技能人才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它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的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对高技能人才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1.高技能人才的类型(层次方面);2.高技能人才的特征;3.高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4.高技能人才的技能结构;5.高技能人才的素养结构。 郎群秀从高技能人才概念的历史演变、高技能人才的人才类型以及高技能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特征等方面研究了高技能人才的概念。他认为高技能人才是生产和服务一线从业者中,掌握精深专门知识和具备精湛操作技能,能手脑并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包括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三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