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18(2009)05-0133-03 一、问题的提出 据2004年9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约为73%,其中,研究生为93%,本科生为84%,高职(高专)生仅为61%[1]。另据《麦可思2008年度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相关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88%,其他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59%,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仅为43%。人们不禁要问,当今社会急需大量高职(高专)人才,尤其是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型人才,但为何还会出现此类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状况?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对此,有学者认为,是高等教育规模过度扩张所形成的结构性供求矛盾所致;另有学者认为,是学历社会的普适价值影响了高职生的合理培养所致;还有学者认为,是高职生的培养模式单一和陈旧所致。上述各种观点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本研究认为,最根本的一点还在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定位不准确所致。 所谓高职教育定位,是指高职教育对自身理想和发展目标的一种追求,同时也是符合社会公众期待和市场需求的一种角色定位。其实质,就是找准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位置以及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和发展空间。高职教育定位一般包含了理念、目标、层次、类型、专业、模式、布局、管理、规模、质量等内容,而且每一个方面都有特定的选择范围与空间。本文所探讨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主要锁定其中的办学层次定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等三个方面,这三者中的任意一方面出现了偏差,都有可能最终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 高等职业教育的合理定位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自产生之日起,其数量规模的发展十分迅速,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办学层次错位、培养目标偏离、培养模式陈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互补,同时也影响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择业。 二、高职教育定位偏差对就业的影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职教育在经历了一段跨越式发展之后,开始逐渐趋向稳定,被强劲发展势头所掩盖的诸多问题也日渐暴露在我们面前。作为危机的根源,高职教育的定位问题被提上了日程。而高职教育定位偏差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对高职生就业造成了不良影响,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 (一)类型和层次定位偏差对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在我国,通常把高职教育纳入到“高职高专”这个系列,从而它给人的印象是一种教育层次(专科层次),其实它是一种教育类型,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属于高等教育第一阶段的5B类教育。高等教育第一阶段分两种类型,第一类型是5A类,第二类型是5B类,它们并无层次高低之分,都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所不同的是,5A类教育主要是面向升学人群和培养理论型人才,而5B类教育则主要面向实际和培养职业型人才[2]。 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些高等职业院校并不安心于在职业类型和专科层次办出特色和水平,而把升格作为最高目标,错误地认为办学层次越高,水平就越高,因此盲目追随“升格风”,学校没办几年就急着升入本科院校。据2005年《河南教育年鉴》收录的29所高等职业院校资料显示,有11所院校在2004年提出了“专升本”的目标,占年鉴收录高职院校总数的38%。这其中就包括了1所2001年才开始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民办院校[3]。 这种脱离现实、想借助高职另谋升迁的做法,不仅背离了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同时也给此类高校毕业生的择业竞争力带来相当大的困扰和负面影响。比如:在择业竞争中,由于高职人才培养偏重理论而忽视应用与技能,因此用人单位宁愿要本科生也不用高职生,这也是高职生为何就业率低于本科生且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由于高职生的理论水平不如本科生,技能又不如中专生,因此在择业竞争中,不是被本科生挤掉就是被中专生挤掉,人才市场中出现的“挤占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高职高专生的择业竞争力下降而引发的。 (二)培养目标定位偏差对就业机会的影响 培养目标是指学生经过一定的教育与培训最终达到的状态或标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技能人才[4]。 就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现实的发展进程和提出的培养目标来看,由于多数院校是在“三改一补”过程中通过成人高校改制而成,因此或多或少都会在培养目标上出现定位不准、发展方向不清的问题。例如:不能彻底摆脱普通高校的学科型办学方向,教育计划、教学模式、教学大纲和教学体系,基本照搬普通高校的专业教育模式,既不能准确把握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和层次,又不能很好地体现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规律和要求,因而走入了人才培养的两种误区:把学生培养成理论型和设计型人才;把学生培养成本科“压缩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