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柯达公司1989年将其信息系统主要业务外包以后,美国制造业掀起“外包”之风,并在全球业界形成一股潮流。随着全球一体化推进及系统、网络、存储等信息技术(IT)的迅猛发展,很多跨国公司不断扩大服务外包业务范围,非核心业务的离岸外包已成为一种趋势。由业务流程外包和IT外包组成的服务外包,正逐步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2006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到8600亿美元,据Forrester预测,到2008年欧洲企业在IT外包上花费将超过1280亿欧元,而Gartner预测全球IT外包市场到2008年将达到253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7.2%[1]。据iResearch《2007年中国中小企业IT服务外包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中小企业为3152万家,中小企业数量占总体企业数量超过95%,从数量看,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是我国企业的主体,体现出分布广、成长快、变化快、总体需求相近、个体存在差异等特点,IT外包无疑是将中小企业从专业的IT服务中解放出来的有效途径,使他们专注于核心业务。据IDC《中国软件开发离岸外包2006-2010年市场预测与分析》报告,2006年至2010年中国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为41.2%;赛迪顾问预测到2010年中国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70.28亿美元,年均增长50.2%。IT支持已经成为现代物流运作的重要驱动力。但在我国集中采购、集中库存及大型配送中心的计算机管理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从观念到设施还停留在传统运输和仓储层面上,即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仍然不高。既难以满足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单列一节的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及2009年物流业进一步被中央列入十大振兴发展产业战略部署,更难达到发达国家近两年的现代物流高科技化发展能力。据北京货运市场的调查,22家较大的货运市场共有货运企业950家左右,其中只有四家信息化超过30%,采用信息系统的大约130到140家,不到1/7。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调查,目前我国商业应用计算机系统的比例不到一半,服务业和运输业的比例更低,分别只有24.3%和18.3%。除了POS和条形码技术外,其他IT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普遍较低。据中国物流行业信息化2006年度综合报告,2008年中国物流园区整体IT投入规模将达到14,452.88万元人民币,从2006年至2010年,其IT投入规模将累计达到63,937.38万元人民币[2]。物流业信息化表现如下四个关键特征:信息化建设与业务相关性很高;普遍认为信息化能提升运营效率;信息化呈现出三个明显区别的群体,即传统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可分为保税物流园区与非保税物流园区);越来越重视公共信息平台的作用。从物流业信息化需求特征看,传统物流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主要有如下几点:实现基于IT的业务整合,并稳定流程与组织结构;基于有限的业务范围,走精细的信息化建设战略;加强前端系统构建,稳定客户关系;立体集成信息系统,消除信息孤岛。而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需求主要有如下几点:构建综合性信息门户;构造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核心业务系统;加强软/硬件系统整合,提升数据质量;利用IT优势构造全程订单管理,提高服务粘性;尝试能大幅度提升运营绩效的新技术应用。据该报告分析,中国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对应的IT市场并不因盘整而萎缩,相反更加规范、更具规模的物流园区群体将提出更多的信息化建设需求。我国物流行业过去流行的“大而全”思维已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诸如仓储资源可通过租用或直接建设完成,运输资源可通过合同车队或组建车队来完成,运输和仓储能力非物流企业的必要条件,而只是物流企业需整合的资源对象,单纯依靠扩大基础设施诸如仓储和运输规模来赢得市场的想法将被市场所淘汰。所以,急需依托信息网络来提高单位成本的运作效率,物流业信息系统是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或实施外包将是我国物流业不得不关注的核心问题。从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来看,不断利用Internet及IT扩大经营范围,提高经济效益。如美国的FE公司开发了一套NetReturn的返回式信息管理系统,依靠Internet获取客户及产品信息。顾客加入该系统时仅需给供应商打电话获取一个返回授权即可。而UPS全球物流公司(UPS Global Logistics)与Ryder公司一直致力于技术领先战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进而成为该行业的领先者。 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政府、企业、组织再造及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一直是各国的战略目标。但据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2000)公布推动电子化成效的统计数据显示: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所推动的计划成功率不仅偏低,且大部分计划需追加预算或延长执行时间。以美国为例就有31%的计划在未完成前即被迫取消。因此OECD对各国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建议应利用风险管理的方法来解决。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发展计划,所采用的风险管理方法如下[3]:美国使用风险评估的流程,识别风险并对风险分类;英国要求政府部门全面进行风险管理,并落实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加拿大则在EMF IM/IT计划中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概念,后来又发展了一套集成式风险管理架构,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虽使用风险管理提升利用信息技术成功率的动机很好,但政府部门实际实施的情况却不尽理想,已有实施风险管理所遭遇的障碍包括:管理者对风险管理技术认知很低;存在很多风险管理理论及实务上的限制;只有少数方法能准确地定义风险;许多方法不能在风险分析方面权衡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利益,如物流公司自身与用户;无法提出实证说明这些风险管理的方法确实有用[4]。因此在推行风险管理时,除了必须注意上述各障碍外,有必要考虑测量风险的关系,且从风险管理的整体架构而言,风险测量实际为风险管理流程关键的部分。物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评估涉及物流业务、管理、设备、软件与硬件等多方面内容,需制定一套风险评估的标准体系。 已有关于信息技术外包的研究主要侧重在下列几个方面:①IT外包的动因研究。如IT外包能优化企业信息流程,推进企业发展战略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创新能力[5]。②IT外包承包商的选择。如从知识专用性影响角度选择承包商[6];构建企业IT外包的不同策略[7];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来持续改善物流IT系统的应变能力[8],但仅从选择定量方法上做了探讨;仅从定性上进行分析,如物流业应谨慎选择外包IT服务商[9]。③IT外包风险的控制。如企业IT外包的风险与防范[10,11]。④IT外包实践。如针对银行业IT外包的研究[12]、针对日本软件外包的对策研究[13]。⑤应用服务提供商特性的研究。如外包关系的建立与协调[14],IT外包具多元化和异构性及嵌入性和复杂动态性[15]。综上可见,已有研究反映在物流业IT外包缺乏动因、战略决策及风险管理的内涵,风险控制方法过于主观性。如何结合物流业实际情况和国内外成功经验,深入剖析我国物流业IT外包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导我国物流业的IT外包实践、发展IT外包产业,是增强我国物流业竞争力和改善国家产业结构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