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加坡物流业的发展 (一)新加坡物流业概况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人口仅400多万的城市国家,位于马六甲海峡的顶端,是国际重要的交通枢纽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物流业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始终处于支柱地位,其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网络迅速扩张、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经营模式不断创新等方面。 1.物流网络迅速扩展。目前,新加坡拥有亚洲第四大货运机场,其航空网络节点已经延伸到了57个国家的182个城市。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转口港,其海上航线把新加坡与123个国家的600个港口连接起来。 2.物流服务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第三方专业比物流(3PL,Third Party Logistics)的发展程度是衡量物流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据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约60%的新加坡工商企业使用3PL服务,其中超过90%的使用者对该服务非常满意,认为它能够帮助企业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3.物流业经营模式不断创新。随着世界知名物流企业如敦豪、联邦快递、辛克等纷纷进驻新加坡,传统的物流业经营模式正在逐步被电子物流的这一全新的经营模式所替代。新加坡物流业与时俱进,发展出一套独具特色的网络供应链管理系统,巩固了其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 (二)新加坡现代物流业特点 近年来,新加坡现代物流业在规模不断壮大、经营模式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反过来促进了它的良性、快速的发展。 1.效率高。新加坡政府使用的“贸易网络”使得物流业务的各个环节均畅通无阻。 2.技术强。新加坡物流公司大多拥有对应于全套业务流程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实现了业务运作过程的自动化。 3.专业性强。物流服务的战略聚焦是新加坡物流企业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要原因。它们或为某一特定行业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或为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某一特定环节的物流服务。 4.服务集中度高。新加坡港口、机场附近均设有自由贸易区(保税区)或物流园区,集中提供物流服务,大大减少了客户的服务等待时间。 5.服务周全。物流企业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已经越来越注重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三)新加坡物流业发展的前景和趋势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也使得世界范围内的贸易额快速增长,这对于跨国企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它们必须精简业务、把握重心。这就要求企业把部分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业合作伙伴。因此,物流服务供应商也将跟随其客户进军国际市场。 1.物流服务质量吸引跨国企业有优势。大量的跨国企业为了拓展潜力相对较大的亚洲市场,需要寻求可靠的、有经验的物流合作伙伴。新加坡国内的物流公司大多已建立了全面的配运网络,具备先进的科技能力和良好的服务信誉,可以胜任跨国公司在亚太地区关键的物流业务。 2.物流业者向外扩展。首先,经济全球化促使制造业基地向东转移。世界贸易组织的多项贸易协定都有助于国际货物流动量的大幅增加。原材料采购、分包制造以及成品配送等活动正日益国际化,这增加了企业供应链的长度和复杂性。其次,成熟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商机。在过去几年中,物流相关服务所创造的价值一直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8%至9%,这显示了物流业在新加坡的重要地位。不过,在其国内物流市场日益饱和的背景下,新加坡的物流业者意识到必须走出国内市场,寻求新的业务增长区域。 二、新加坡政府积极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措施 新加坡物流业能够取得如此飞速的发展固然与它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更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支持物流行业发展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兴建一流的物流基础设施 新加坡在政府的扶持下兴建了一批世界一流的物流基础设施,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樟宜国际机场和集装箱码头。樟宜国际机场机场是一个24小时运作的自由贸易区,提供了所有装卸航空货物所需的设备,从飞机卸下的货物送到收货人手里,前后只需一小时。新加坡利用其优良的深水港,兴建了四个集装箱码头。港务集团每年可装卸超过1500万个集装箱,是世界最大的单一箱运码头经营机构。 (二)提供各项教育与培训计划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是新加坡顶级的两所学府,它们均设有物流硕士、博士学位点。政府更是投入巨资帮助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亚太物流学院,主要培养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的专业人士。此外,政府还与物流专业机构、协会或商会合作,定期举办物流研讨会,促进国际合作。 (三)鼓励成立物流协会并发挥其作用 在物流业发达的国家,行业协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物流产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物流行业协会并未抱残守缺,而是纷纷调整结构和功能,适应发展需要。在新加坡,航空货运业协会曾在其物流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为了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已正式改名为新加坡物流协会(SLA,Singapore Logistics Association),反映出货运业发展的大趋势。目前,该协会有会员公司200多家,协会制订了一套物流行业标准,积极组织职业培训,担当政府联系企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