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3-1421(2009)11-0078-04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B 1 我国中部六省物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领域透明度增加的背景下,社会物流系统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之一,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已经成为投资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各地区将构建社会物流系统或现代物流产业作为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基础要素和重要战略措施,其中社会物流效率的投入产出也是一项重要指标,对合理评价城市物流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中部崛起计划一直是近期的热点话题,研究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中部六省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物流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中部六省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村人口,经济发展受到限制,相对于发达地区还比较落后。 (2)我国中部崛起计划符合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的要求。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战略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随着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省份的经济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作为承东启西的中部则是整体经济均衡发展的坚实支撑点。 (3)中部地区是全国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在能源、原材料供给、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为东部发达地区提供帮助。东部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资金和技术均有较大积累,现有产业结构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之传统产业必然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对于中部地区而言,物流业的发展增强了东西部地区的互动与对接,也成为中部经济发展难得的机遇。 2 我国中部六省物流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数据包络分析与建模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由Charnes,Cooper在Farell测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评价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DMU)相对绩效的非参数方法,当需要对同一类型的部门或单位(决策单元)的优劣或绩效进行比较或评价,评价的依据是所能观察到的决策单元“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时,它通过保持决策单元的输入或输出不变,借助数学规划将DMU投影到DEA前沿面上,并通过比较决策单元偏离DEA前沿面的程度来评价它们的相对有效性,是估计多输入与多输出及多目标决策类问题的有力工具[1]。
。 2.2 社会物流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澳大利亚的社会物流效率指标框架中,将物流效率指标定为物流成本、运输和仓储业的增加值/GDP、就业人数、就业人数缺口量、每个雇员每周超时工作时间、国家港口成本指数、港口船只、集装箱处理量、港口搬运延误时间占搬运时间比例、单位集装箱处理时间构成比例、交通运输综合指数,以及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费率指数;在我国宁波镇海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指标体系中,将物流效率指标定为基础设施、社会经济、市场供需、信息化[3]。综合以上考虑,根据实际情况,归纳出社会物流投入与产出指标如表1所示。
3 实例分析 以山西(DMU1)、安徽(DMU2)、江西(DMU3)、河南(DMU4)、湖北(DMU5)、湖南(DMU6)为例,运用DEA方法对该六省的物流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3.1 基础数据收集与处理 中部六省物流业发展的投入与产出指标中,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业职工人数、物流业固定资产投入、各地区货物周转量、地区物流产业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各地区货运量等指标的样本数据可以从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得到。 由于铁路、公路和水路货运量占6省总货运量的比例达98%以上,货物周转量达97%以上,所以采用铁路、公路和水路的线路长度代替总路网里程。换算路网里程长度计算方法如下。 (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资料得到表2,其中每万公里运输能力是货物周转量与运输线路里程的比值。 (2)计算铁路运输效率与公路运输效率的比值,以及水路运输效率与公路运输效率的比值,并将线路总长度换算成公路的替代长度。现以安徽省为例,由表2可知,安徽省铁路每万公里运输能力是公路的4177.6/36.58=114.20倍,水路每万公里运输能力是公路的801.6/36.58=21.91倍,安徽省换算路网里程长度为:(2387×114.20+5596×21.91+148372)/10[4]=54.36万km,以此类推,得到其余省份的换算路网里程长度,如表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