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和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的重大课题,也是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本文着重谈谈在中等师范教育中如何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实践构思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当分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当前历史条件下的本质特征和中等师范教育的本质特点,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里中等师范贯彻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思想理论水平。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根本原则。其本质特征是:其一,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社会性质去考虑,它是社会主义教育和资本主义教育的分水岭。据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应是:文化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以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其根本目的。这一点在理论上有不同的表述,在实践中也有不同的模式:如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社会主义方向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第一个结合点;其二,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生产力性质上去考虑,它是现代教育和现代生产的结合。现代教育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出现在这种关系模式之中,而不是以丧失自身独立的存在形式纳入现代生产的体系之中,不是以生产代教育;现代生产对现代教育的作用与制约,也是通过它的科学技术基础来实现的。由于现代生产具有科学技术特性,才使得现代教育与之结合成为必要。因此,“现代科学是现代教育和现代生产的第二结合点”。我们在实践中可以把“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看成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最高形式;其三,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人的和谐人格的重要途径上看,社会主义的现代生产对现代教育不仅提出了社会政治的规定性和学习科学知识培养技术人才的课题,而且提出了道德的领域——价值领域的课题。科技的发展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缝隙扩大,使人们的能力和道德的矛盾日益激化,因此,能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形成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这是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教给人们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使人成为有用之才,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最要紧的是人要藉着教育得到对于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人必须对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所了解,才能与其他人和社会有合理的关系。因此,与现代生产相结合的教育要真切地反映现代生产的全面要求,避免在实践中出现道德颓废现象,成为改造社会的重要手段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方法。这就是说,必须把现代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现代生产和现代教育的又一结合点。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揭示了在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内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三个特点,那么怎样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贯彻到中师教育中呢? 传统的观点认为,中等师范教育就是教给学生将来做一名小学教师必备的各科基础知识(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如普通话、三笔字等)。这样认识中等师范教育其结果就可能不是培养直接的生产劳动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对中等师范教育就没有了必然的指导意义,从而忽视了在中师实行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现在看来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中等师范教育虽然具有它的特定目标任务和特点,但它仍然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归根结底要受现代生产力发展、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所以中等师范教育从根本上说不能脱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方针的指导。中等师范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虽不直接地从事工农业等物质生产活动,但要通过他们培养出成千上万的直接生产者。我们认为,现代的中师生应具备的素质内涵大大地丰富了。他们不仅应具备小学教师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且也要懂一些实用技术,了解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对小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学问;不仅应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还应具备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和谐发展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内中等师范学校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尤其显得重要和紧迫。 鉴于我们对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相结合的特点的认识,鉴于我们对中等师范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认识,特提出以下几点贯彻这一方针的实践构思。 一、提高思想认识,改变“纯师范”的传统教育观念。我们应认识到,在中师加强劳动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当前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小学教育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为经济建设输送初级劳动力或为初级中学输送合格的新生。要完成这项任务,广大的小学教师不但应具有适合小学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知识水平、教学基本能力,还需要具有掌握有关的劳动技术能力,对学生进行劳动思想教育的能力,以及对学生职业的指导能力。所以,传统的“纯师范”教育已远远不适应社会发展对中等师范教育的要求。给中等师范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补充新的内容是势在必行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所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怎样下厂、下乡,花多少时间,怎样同教学密切结合,都要恰当的安排。”这对我们提高在中等师范加强和改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思想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理清思路,认真贯彻执行。要充分认识到克服传统的“纯师范”教育,在中等师范贯彻执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只有深入地进行中师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办学模式、教育方法等全方位的综合改革,才能保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正确、全面的贯彻与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