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在这项制度安排中,主要涉及三方主体,即制度供给方和管理者,医疗服务供给方①,以及医疗服务需求方;目标是为了缓解农民支付重病、大病医疗费用的压力,增加农民的医疗有效需求。自2003年在全国310个县(市)试点运行以来,新农合的可持续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多数研究从制度供给方和医疗服务需求方的视角出发进行分析,而从医疗服务供给方视角的研究则较少。 从实施情况来看,新农合明显降低了农民未住院率,促进了农民对住院服务的利用(王卫忠,2007;袁兆康等,2008)。农民医疗有效需求的增加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医疗服务供给。廉价、有效的基层卫生服务供给是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高梦滔,2005)。但目前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普遍面临人力资源、技术能力和设备等方面问题,无法为新农合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保障(顾昕、方黎明,2007);罗敏、高梦滔和顾昕(2008)的调研也表明乡镇卫生院的情况不能令参合农民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前去就诊的积极性,特别是在遇到大病需要治疗的时候,参合农民宁愿选择价高、路远的县医院。由于基层卫生服务提供能力较弱,导致县级机构的服务利用过度,并且造成了医疗费用的上涨,影响了新农合的参合率(高梦滔,2005;王兰芳、陈万明,2006)。为此,一些学者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供给能力建设(顾昕、方黎明,2007);要进行组织创新和管办分离,完善农村医疗服务监督体系(邵德兴,2005);对医疗机构实施有效的供方激励(王枝茂,2007)。 上述研究主要建立在对不同地区新农合医疗服务供给现状的调研基础上,但从医疗服务本身来看,它具有一般商品所不具有的自然特性,如医疗服务的专业性、需求缺乏弹性、不确定性等。由于这些特性的存在,使得医疗服务的供给方也具有一般商品供给方所不具有的特征。因此,本文将以医疗服务供给的特征为切入点,结合上述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新农合实施后医疗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医疗服务供给的措施。 二、医疗服务供给的特征分析 医疗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它的消费带有不确定性,在消费时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消费与否却又直接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危。这些自然特性使得医疗服务在供给上也具有自身的特征。 (一)医疗服务的自然特性 1.医疗服务具有专业性。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医生。医生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一定的资格考试才有资格为患者服务。医疗服务产品必须在规定的时间甚至空间范围内使用。医疗机构需要满足特定条件才具有准入资格而予以设立。 2.医疗服务的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对疾病的治疗是维护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即使价格上升也很难舍弃。因此,医疗服务是一种必需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很低,价格上涨不会显著影响患者的需求量。而且生命的唯一性使得人们即使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因此,影响医疗服务需求的主要是患者的支付能力而不是价格水平。 3.医疗服务具有不确定性,供需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对于患者来说,疾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对于医疗服务供给者来说,患者能否康复及其康复程度也具有不确定性(Arrow,1963)。从医疗服务的供需双方掌握的信息来看,提供具体医疗服务的医生具备专门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在整个过程中医生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患者由于缺乏医学专门知识和技术,对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案以及医疗费用等难以做出准确估计(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1999)。因此,医疗服务的供需双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医疗服务供给的特征 1.医疗服务供给中的“最好”倾向。针对医疗服务的不确定性,刘卫斌、李长远(2008)认为医生在诊断时从减少医疗技术事故、规避风险的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会倾向于采用“最好的办法”,即昂贵的医疗程序,如建议患者做“高、精、尖”医疗设备的检查,或使用一些昂贵的特效药和保健药等。 2.存在“供给诱导需求”现象。医疗服务供需双方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为医生的道德风险行为提供了实施的可能性和空间。医生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不顾患者的利益,对患者多提供服务,提供高费用、高技术服务,甚至不必要的服务,从而导致医疗服务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增加。 3.医疗服务供给方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医疗服务的专业性使得医生及医疗机构往往会在某些专科领域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地位。在一些地区,由于只有少数几个医疗服务的供给方,有的甚至只有一个供给方,根本没有形成竞争的条件,对医疗服务供给方来说就很容易形成市场垄断。 医疗服务供给中的“最好”倾向,使得医疗服务费用有自然上涨的趋势。而医疗服务市场的垄断性则使供给方“供给诱导需求”的潜在能力变成了实际能力,而医疗服务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则赋予了供给方很强的抬价能力。因此医疗机构具有较大的能力将医疗服务价格抬高到边际成本之上,并扩大患者需求,以谋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收益(朱恒鹏,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