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资源涵盖卫生财力、物力和人力等方面,卫生资源总量和资源配置公平水平均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一般而言,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呈现“正三角”形态,即卫生资源更多的流向人口多和卫生资源需求量大的农村基层地区。然而,目前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却呈现“倒三角”形态。如何针对农村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现象,按照兼顾公平与效率、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与整体效益、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原则,最大效率地利用现有卫生资源,提高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成效,已经成为摆在卫生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1 城乡差异显著的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现状 1.1 卫生资金城乡配置不均衡,城乡居民卫生资金占有存在较大差异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采取相关措施,不断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投入,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不断的改善。改革开放后,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差异较大的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大改善。就卫生资金配置方面看,我国农村居民卫生费用筹资总额较城市居民少4505.92亿元,城市人均卫生总费用为农村居民的3倍,城乡人均卫生总费用差异显著(表1)。 1.2 卫生机构城乡分布不合理,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有待加强,服务可及性较差 2008年,我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卫生机构和设施配置方面仍存在相当差异。2007年,我国城市地区的市县医院房屋建筑面积为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房屋建筑面积的3倍;市县每千人均拥有5.38张床位,为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镇卫生院床位数的6倍(表2)。从表3可以看出,村级医疗机构的构成比较复杂,根据举办者和所有制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村办(集体所有集体经营、集体所有私人承包)、乡镇卫生院设点、村医或卫生员联合办和私人开业等类型。2007年我国还有11.3%的行政村没有村卫生室,农村医疗卫生的机构建设亟待加强。此外,许多高端先进仪器和设备大多集中在城市,而在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甚至连基本的设备和仪器都不齐全的局面也需改善。 卫生资源只有转化为卫生服务的形式才能被利用,而其利用程度取决于人群对资源的接近程度和接触密度。图1显现,按照村距离医院或乡镇卫生院的距离进行划分,各地区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可及性呈现出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变动趋势。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卫生机构的可及性较高。在3k
内可以到达医疗机构就医的村的比例达58.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我国西部地区仍有相当部分的村民存在就医困难,需要到10k
以外的医疗机构才能满足就医需求。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卫生机构在服务可及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1.3 卫生人员城乡总量配置失衡,农村卫生人员素质偏低 在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资源配置差异也相当明显。《2008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从人员数量上讲,2007年我国城市地区的市县医院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555056人,为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3倍。而在卫生技术人员中,在市县医院工作的注册护士人数为在农村乡镇卫生院工作的6倍。城市居民每千人中拥有5.58位医护人员,而每千农业人口中只有1.06位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为农村居民提高服务(表4);多年来我国农村地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人员配备比例一直维持在1000∶1的水平,2007年我国平均每村只拥有1.52位乡村医生和卫生员(表5)。2006年,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乡村医生人数仅占乡村医生总数的3.76%,2007年这一数值增长到4.08%。然而,面对68.00%的乡村医生只有中专学历(水平)的现状,乡村医生卫生服务的质量及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无论在卫生人力资源总量方面还是人员素质方面,我国农村卫生机构卫生服务人力资源均严重欠缺。 2 我国农村基层卫生资源配置失衡的影响因素分析 资源配置问题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学问题。资源配置问题的背后,反映了谁拥有决策权,不同利益集团对资源配置决策产生影响,资源配置的结果会对不同人群获得基本健康权利产生相应的影响。一种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是由拥有主流价值观的群体决定的,但由于不同群体价值观之间主流价值观冲突的客观存在,使得任何一种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都不可能是单一配置方式,而是多种资源配置手段的结合体,形成复合的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下面就与卫生资源配置相关的政府职能、组织机构、卫生人员与服务受众等层面,展开分析。
注:资料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 图1 各地区村庄到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