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背景分析 (一)中国改革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1)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24.66万亿元,2008年有望达到27万亿元。人均GDP有望超过2万元人民币,接近3000美元。中国的GDP在世界上排位第四,接近第三。人均国民收入进入中等偏下水平。整体工业化水平进入中期阶段。(2)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达2万亿美元。(3)多种工业品、多种粮食作物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或居前几位。(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经形成。金融市场、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基本形成。(5)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财政实力较强,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水平,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共识已经达成。 (二)农村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1)城乡差距持续拉大。2007年,城市人均收入达1.9万元,农村人均收入仅4000多元。(2)城市郊区农地被大规模征用,而且补偿很低,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严重损害。失地农民的就业、生活养老等问题越来越严重,隐藏着巨大的危机。不改革原有征地制度、养老制度等,将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3)农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达80%,个别地方达90%,农业生产主要由“3899”部队即妇女和老人承担,农业生产率增长乏力,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特别是在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加剧、气候变暖、世界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背景下,立足国内、拉动内需的思路已经形成。 正是基于新阶段新形势,党中央审时度势,决心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农村多项制度,特别是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破解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难题,适时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的起草和出台与国际金融危机关系不大,因为《决定》的起草是在2008年3月份开始的,当时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还不很严重;但《决定》的出台却对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大有好处,在外需受影响的情况下,深化农村改革,可以有效扩大内需。 二、如何改革农村土地制度 (一)允许城镇郊区集体土地入市,同地同价。我国可用于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需要的土地大约有2700万公顷,加上农村农民住宅用地约200万公顷,共有约2900万公顷土地将有望逐步入市进行交易。农民的土地产权即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处置权商品化,农地成为资本,宅基地成为财产(具有物权),建立完善的土地要素市场,农民以土地为资本进入市场交易后,将能获得在城市发展的启动资金或买房安家的本钱,为农民改变身份打开一条出路。同时国家今后将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户籍限制,使农民能够退出农村有路,进入城市有门,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偏远地区的农地制度改革。偏远地区、城市远郊农村的农地制度改革,主要是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另外,还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也就是说,在农村,实质上是指偏远农村、城市远郊的农村,土地可以流转,而且可以多种形式流转,包括出租、转包、互换、股份合作等等,但集体所有的性质不能改变,从事农业经营的性质不能改变,一切皆须维护好农民的权益,坚持依法、有偿、自愿原则,而不能无偿占有,必须由农民自觉自愿转移承包权,不能逼迫,不能强制,不能以种种貌似合理的理由或以集体的名义剥夺农民的承包权。特别是要防止农村黑恶势力、大公司、乡村基层干部等强势群体利用国家允许农地流转的政策,强迫、非法、无偿或低偿流转农民的土地。 (三)需要说明的一点。《决定》并没有明确区分城镇郊区与城市远郊和偏远农村,从字面上看政策是统一的。细节问题或需要明确的问题将通过其他政策工具或有关法律来予以明确,比如正在着手修改的《土地管理法》,将对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作出相关规定。 三、实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的及预期效果 本轮农村土地改革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同时也是对30年农村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制度探索创新现实的承认,也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大创新。同时也指明了今后十多年以至更长一个时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方向。下面笔者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谈这个问题。 (一)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次土地制度改革的着眼点在于中国农村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一个基本方向。我国农村经过30年的改革,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但是也有很多问题,矛盾很突出,传统农业已经不适合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难以保障今后中国的粮食安全,传统农业在市场经济面前也凸显出弱势特征,发展后劲不足,特别是偏远农村的农民对前途信心不足。面对我国“三农”的现状,每个真正关心“三农”问题的中国人都在思考这些问题。我们的回答是,中国农业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专业化、适度规模经营、合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