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权经济是电影产业的核心价值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字,2008年,中国电影总票房收入达到了43亿元人民币,国产电影则贡献了其中的60%,而电影产业总体收入超过80亿元人民币。在经历了多年的徘徊之后,这个数字似乎能让人们看到中国电影产业走向欣欣向荣的曙光。虽然有研究认为我们的票房收入进入了全世界的前十名,但是考虑到全世界并没有太多的电影大国和市场,并且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有所不同,电影票价自然不同,所以单纯比较票房收入的高低并没有实际的意义。真正衡量我国电影产业是否有进步,是看由电影票房及其他经济收入所共同构成的电影版权收入体系是否和电影产业发达的国家趋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但恰恰也是我国电影界长期以来一直忽略的地方。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电影产业最发达的国家,而美国的电影产业的战略重点则聚焦于版权层面,几乎所有的美国主流电影制片厂都是在围绕版权带动票房和相关的利润乘数业务的发展。美国电影产业实际上就是版权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美国的电影版权产业已经成为其综合国力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美国生产影片590部,国内票房收入96.3亿美元,国际票房收入267.2亿美元,电影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36万人。由于美国电影作品的版权保护期不断延长(目前为75年),所以在保护期限内可不断创造收益。加上其不断开发后电影产品,其版权产业链已经延伸至图书、服装、玩具、音像制品、广告、电视、网络及主题公园等多种乘数业务领域。在十年前,美国电影版权产业的综合收益就已经超过700亿美元,目前则达到了10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电影作品的出口创收,更是超过航空、汽车等行业,多年来稳居前三位。① 如果详细分析美国的电影版权产业的收益构成,首先就会发现美国电影的国内票房收入是整个票房收入的40%,余下的60%是从美国以外的市场获得的。其次,更重要的是,通过电影票房回收的版权收益只是占据了整个电影版权收益的22%左右,其他的78%的收益都是通过电视、音像制品、主题公园、服装玩具和网络等所谓的乘数业务领域回收的。换句话说,美国的电影版权产业中的票房收入只是整个电影版权收益的1/5左右。这样看来,我们在2008年的电影票房收入,就占据了整个电影产业收入的一半,所以即使把2008年的八十多亿元的电影产业整体收入全都看做是电影版权所带来的收益,也很难说明我们的电影版权产业有什么大的发展。而且更令人担忧的事情是,由于看到了2008年的好成绩,也许会让更多的投资商盲目地进入电影市场,但是电影有自己的产业规律,如果这些投资商不能取得预期的回报,那么在今后就很有可能给刚刚走上复苏之路的中国电影产业带来不小的震荡,甚至是倒退。 也许有学者会认为,拿我们的数据和国外相比,恰巧能证明我们的电影版权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可以拓展国外的票房市场;其次可以拓展电影版权产业链条的空间,通过授权获得更多的利益回报。当然这个想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而在现实中却具有一定的实施难度。 现在,虽然还在大力强调电影的艺术属性,但“电影产业”的概念也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了。既然是产业,那么电影(版权)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遵循产业经济的普遍规律。如果希望中国的电影版权产业能够拥有像美国电影版权产业那样的收入体系,就意味着中国的电影版权产业必须做到在拓展国内外票房市场的同时,还要全方位拓展和控制电影版权产业链条(乘数业务领域)所带来的经济收入来源。虽然有美国电影版权产业这个参照物,而且我们也一直在学习,但是实施起来却存在较大的困难。 二、票房市场的“比较优势” 众所周知,一个生产(电影)产品的组织,为了获得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必须要尽可能占据国内的市场,同时还要尽可能拓展本国以外的市场。美国的电影版权产业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在拓展国内和国际票房市场方面一直是不遗余力的。实际上,追求最高的版权经济回报是所有电影制作部门组织的本源动机,也符合各国政府的电影版权产业的政策。 近几年来,为了实现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我国也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目标,我国政府的官员也在各个场合多次呼吁要强化电影版权的出口,所以电影版权的对外出口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政策。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包括电影版权的出口在内,我国在文化产业领域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根本就不具备比较优势,我国每年大量发生的文化贸易赤字就已经足以能说明这个问题。而美国电影版权产业之所以能大量出口版权并带来海外票房收益,正是因为其电影版权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的缘故。 电影版权产业虽然常常被人说为是创意产业,但从资源的角度讲,实际上更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而且所谓的创意产业的概念只不过是人才密集型产业的另一种说法。虽然我国具备丰富的电影素材资源(例如历史故事、风土人情等等影视文化资源),并且设备和制作技术也不低于国际水平,但能把这些素材资源整合起来的创意人才资源却很匮乏,同时我国的资本力量也并非雄厚。因此,这两种关键资源的匮乏就造成了我们的电影版权产业很难生产出具有高水平创意的作品来。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笔者对影视界的人士进行采访的时候,很多制片单位都普遍反映说影视制作行业“民工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其结果就是影视作品的艺术质量下降的同时带来生产成本的上升,我们的影视作品连我们自己的老百姓都不愿意看,大多数影片根本就进不了国内的电影院线,谈何能够打入国际主流电影市场。这些通俗话语背后的真正含义是,我们的电影版权产业因为生产不出好的电影版权作品,所以无论采取什么政策或市场刺激手段,我们的电影版权产业在国内市场上都不能获得版权经济效益,更无法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版权经济效益。这种结果正是因为我们缺乏电影版权产业所需要的优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