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电影的三种不同道路 大凡文艺作品都有三大功能:审美、教化和娱乐。电影也不例外,任何一部影片都以其中某一属性为主,兼有另外两种属性。由于电影的特殊性,看待电影发展的历史往往有三个维度,一是市场的维度,它以娱乐功能为主,比如好莱坞。二是艺术的维度,欧洲电影比较倾向这一方面。三是社会思潮的维度,它以教化功能为主,中国电影和前苏联电影的这种特点就比较明显。这三者相互之间经常转换,但总有一个维度作为它的主流。 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是后工业时代的产物。在电影出现以前,艺术作品与工业产品的界限基本是清楚的。艺术品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工业产品则是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从创作角度看,艺术品是个性化创作,因为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当专门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出现以后,艺术作品才从工业产品中分离出来,所以个性化创作和不可重复性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手稿的原创性和唯一性是不容置疑的。而工业产品则是通过批量生产产生的。电影出现以后这一界限开始变得模糊了。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所说,“作品价值由膜拜转为展示,由有韵味转为机械复制,由审美转为后审美”。 电影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是一种集体创作的产物,因为电影创作过程需要众多的环节和众多的人员参与,巨额的投资需要尽快回收。因而电影作为艺术的个性化创作必然被集体创作所取代,所以无论是倾向于审美、教化和娱乐功能的哪一种,电影创作的集体化倾向是不会改变的。 但是集体化创作并不必然导致类型电影。在20世纪初电影生产逐渐形成规模之时,最初的法国的百代公司形成了生产、销售、放映一条龙的垂直生产模式。随之跟上的就是好莱坞的八大公司的迅速膨胀,以及逐渐形成的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和按照福特汽车公司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将电影创作的各个环节分解成许多专业的创作部门,创造出一种将艺术作品产业化的流水线似的生产模式,类型电影由此而生。 类型电影就是按照不同的类型或样式的规定创作出来的影片,是由于不同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美国影评家格杜尔德列举了75种故事片和非故事片的类型。故事片有:恐怖片、科幻片、灾难片、西部片、强盗片、歌舞片、喜剧片、战争片、体育片等,非故事片有:广告片、新闻片、纪录片、科学片、教学片、风景片等。类型电影是好莱坞表现美学在全盛时代特有的产物,一种与商品生产结合在一起的特殊的影片创作方法。它是在制片厂制度下形成和发展的,它的主要特点同制片厂制度的生产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种拍片方式,类型电影实质上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好莱坞全盛时期的巨头们经常关心的是他们所生产的影片的商品价值,他们宁愿生产相互雷同而不是独具个性的影片。结果,那些年代生产的影片很少给人以独特之感。要研究好莱坞,只能从大量影片中归纳出类型、模式和类别,而很难发现每一部影片本身的风格。因为这些影片是以如此巨大的数量在传送带上炮制出来的,所以它们常常要比个人构思的那些追求艺术风格的影片更能反映出当时观众的兴趣,迷恋和道德标准。 当好莱坞的大公司把流水线上大量的搞笑故事和梦幻影像推向欧洲的时候,引起了欧洲电影人的强力反弹,于是欧洲的艺术电影作为一种反制出现了。先锋派电影、表现主义电影纷纷走上银幕,“上镜头性”“蒙太奇理论”等也相继问世。这些具有艺术探索的影片和理论传到美国时,当时的美国舆论也一片哗然,好莱坞的庸俗被美国报刊批得一无是处。但是这并没有让好莱坞的流水线停止生产,反而是一大批欧洲的艺术家在高额酬金的诱惑下加入到流水线生产的队伍中,在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和1939年开始的二次大战中好莱坞再一次创立它的辉煌。二战以后欧洲再现艺术电影的高潮,新现实主义,新浪潮,新德国电影,都把矛头指向好莱坞的电影流水线,巴赞、特吕弗等人提出了“作者电影”的口号,结果却是好莱坞越来越强势,欧洲电影只是为好莱坞输送艺术营养和艺术人才。在商业电影市场,好莱坞已经立于不败之地,而类型电影就是他的法宝之一。 二、类型理论与类型电影 类型是指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而类型电影所指的应该是艺术学中的类型理论。类型理论是文学艺术创作中较为古老的理论。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就把诗(文学)分为悲剧、史诗和抒情诗,并规定了每个种类的特质和描写范围。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把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发展成为一整套严格的戒律,即所谓古典主义诗学。它要求在文学语言上有雅俗语之分,要严守韵律,这种机械戒律后来遭到浪漫主义激烈反对而被彻底推翻。文艺创作由更为先进的典型理论代替了陈旧的类型理论。然而,这种类型观念在20世纪的好莱坞重新复活,我们不得不来探究一下它的存在和发展原因。 首先应该知道好莱坞的类型观念不是像亚里士多德那样是对现存文学作品的研究总结基础上的分类,而是像古典主义的三一律一样,是对创作者有强制作用的戒律。制片人根据市场流行的样式,强制创作者进行模仿制作。其次,好莱坞的类型观念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纯粹出于商业上的需要,但电影毕竟是一种特殊商品,同时还是一种思想意识手段,反映了这种商品的某种社会要求。比如在2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期,美国的电影业没有受任何影响,它为那些被现实搞得烦躁不安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暂时忘却的梦幻环境。类型电影受欢迎的第三个原因是心理原因,类型电影是制片商在看到某部影片大受欢迎时争相模仿的结果。它是对第一部成功影片的模仿,而不是对人生的模仿。 类型电影有三个基本元素。一是公式化的情节:如西部片里铁骑劫美,英雄解围;强盗片中抢劫成功,终落法网;科幻片中怪物出世,为害一时等。二是定型化的人物:如除暴安良的西部牛仔或警长,至死不屈的硬汉,仇视人类的科学家等。三是图解式的视觉形象:如代表邪恶凶险的森林,预示危险的宫堡式塔楼,象征灾害的实验室里冒泡的液体等。从艺术上讲,这类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是不可取的。但由于这种公式和概念并不是干巴巴的,相反它往往颇有刺激性,所以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哪怕是见头知尾,仍然使人流连忘返。有时一种类型出现太多,人们感到厌烦时,另一种类型又出现了,所以好莱坞类型片往往在时间上有热点。西部片热潮过后,恐怖片又出现了,周转不息,内容总是老一套,却是经过观众考验的灵丹妙药。只要隔一段时间不见,观众便会想念它们。这种现象不但是在好莱坞全盛时期,即使是现在也屡见不鲜。比如轰动世界影坛的电影“007”影片,主角是一个不断改变公开身份的情报员——詹姆斯·邦德,代号为“007”。影片把这个角色塑造成智勇双全、侠骨柔肠的形象。在他手下,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任何间谍案他都能侦破,任何险恶他都能闯过,而且永远有多情美女为伴,或是善良的好记者,或是敌方的女暗探。从60年代至今,“007”系列片一部一部地被推出,人物性格没有任何改变,每部片子都有几个新的女主角出场,故事全是凭空虚构,脱离现实,但观众一听说是“007”片,便迫不及待地赶去“先睹为快”。出了影院也会骂一句胡说八道,但心里是很满意的。后来男主角邦德的扮演者换了四次,但“007”片还有人看。女演员只要一上“007”片马上走红,“007”片演员阵容越来越大,成了一个邦德家族,片子也越拍越多,越拍越险。这些定型形象,反映出电影人物塑造的一个重要特点,它的类型化可能永远也不会消失。它既是缺陷又是优点,可以作为严肃影片的互补因素。